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北地区自古是西北诸少数民族杂居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使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逐渐在婚姻、宗教、文化、风俗诸方面互相融合.通过对陕北地区现存少数民族姓氏孑遗考察可知,匈奴、党项、羌、鲜卑、蒙古等少数民族历史时期在该地的改姓的原因或是自然改汉姓,抑或是被统治者强迫改汉姓,但都顺应向了先进文化靠拢的历史规律,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拉面文化是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兰州拉面"为代表的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开始走向全国。本文以北京和武汉的四家拉面馆为例,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常经验观察与问卷调查,深入研究了拉面从业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要将文化挖掘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色小吃的产业化发展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则  薛泽林  张劲松 《民族论坛》2013,(9X):100-104
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拉面文化是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兰州拉面"为代表的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开始走向全国。本文以北京和武汉的四家拉面馆为例,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常经验观察与问卷调查,深入研究了拉面从业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要将文化挖掘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色小吃的产业化发展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随着苗疆走廊的开辟,大量汉族人群涌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并逐渐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促进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交融。从西南民族舞蹈文化的相互交融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受汉文化影响的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二是受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汉族舞蹈文化,三是表达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共有历史或故事的舞蹈文化。西南地区民族舞蹈文化的交融性客观体现了西南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与文化特征。西南地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道教的宗教特质对于促进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以及道教对于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现代意义。首先,对道教中与民族融合有关的宗教特质进行阐述,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传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先驱,是联系中华各民族和海外中华文化圈以及外国道教徒的文化纽带;道教追求现世利益以及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始社会起源一致性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其次,道教与少数民族的信仰和民俗紧密结合,是加强民族联系的重要纽带,对民族融合及民族团结做出贡献。最后,道教理念对于解决当前民族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社会交往与族际交流--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些年来,随着大批少数民族成员进入城市,我国城市的少数民族呈现出多元化、杂散居化的新格局.由于个人条件、进入渠道等的差别,进入都市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社会交往网络,族际交流的内容和深度也有差别.在城市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单位制下,城市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合作有序,以各民族的平等融合为主流.在城市民族融合过程中,风俗习惯、民族性格、语言等文化方面的差异仍是影响民族关系的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7.
达斡尔民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黑龙江、内蒙、新疆等地.根据地域特征又分为四个方言区:莫力达瓦、海拉尔、齐齐哈尔和新疆塔城方言区.本文主要研究在新疆塔城达斡尔聚居区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达斡尔民族音乐的生成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宁夏成为众多少数民族活动的场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借西晋王室衰微之机,以迁移、战争等方式在西北地区建立地方割据政权,不同程度控制宁夏地区,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宁夏民族交融的方式主要有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移民兴屯、统治者的自我革新和政治改革、经济文化往来,民族交融呈现出的特点主要为民族融合促使“夷夏之别”民族观念改变、民族融合推动宁夏政治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9.
民族预科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的重要举措,普通高校中相对特殊的教学阶段和形式。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相对而言可能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项目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习惯法文化.学界对少数民族的法律文化有了深入的研究,关于少数民族的买卖契约、所有权转移的法权关系等问题成果颇多,但是有关租赁契约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所讨论的三份瑶族批山契约就是在广西桂林市荔浦县茶城乡九尺瑶村发现的,为清末同治至宣统时期的瑶民批租汉族山林土地的租赁契约.通过分析这三份契约的内容、效力等,探讨民族地区租赁关系的相关法律问题,对研究瑶族地区物权的流转、促进广西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法治进步以及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族融合是促进岭南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重要因素,不仅加速了岭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促进其生计方式的变迁,而且推动了岭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经济文化类型嬗变是吸引和加速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物质基础。从岭南早期的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明,都镂刻着民族融合的历史痕迹。经济文化类型嬗变加快了民族族内融合的力度,推动着民族族际融合进一步深化,形塑着岭南民族融合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并根据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调查,探讨了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本文认为企业家精神型政府的角色、剩余索取权利的合理安排和相关利益者的共同协调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制度安排的关键,其中,企业家精神型政府的作用是前提基础.文章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安排的参考决策.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学艺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民俗 《民族文学研究》第4期第66页试论文艺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广西大学学报》第5期第79页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复古与创新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39页民族融合时期的优伶热以及中国 古代文学向综合艺术的回归 《东北师大学报》第4期第60页少数民族美学研究断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第35页审美与民族的精神民俗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第86页鲁迅与少数民族文化之识见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第8页鲁迅所涉猎的少数民族文化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第14页从文化角度开拓少数民族兽迅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黑龙江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为目标,从产生、构成要素和特征3个方面,对嫩江流域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这3个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析,在肯定了自然环境是决定这些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强调了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建筑为载体的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因此,对建筑的研究成为居住文化研究的核心。本文把CIS(整体识别系统)概念引入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从理念(MI)、行为(BI)和视觉(VI)3个要素阐述了这些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外延,进而分析了该文化的面貌及特征,通过综合设计,形成少数民族文化整体识别系统,为这些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是少数民族村寨特色的集中展示地,是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基于此,文章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平等侗寨的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空间重构,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生存和健康发展恢复适宜的空间环境,以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精神,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从而造就我国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小镇文化空间发展的理想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再生产的能力,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受教育权被"差别对待",这种"差别对待"不仅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再生产能力,还能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捍卫少数民族文化权利,补偿少数民族在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是一种实质平等,可通过配额制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自1949年始,少数民族地区才逐步组建了相关的美术协会与研究团体,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油画作为外来画种,自20世纪50年代始,油画民族化问题一直是我国艺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民族化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国民族构成复杂,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元多样。当民族化与区域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碰撞与互识的时候,民族化便转化为具体的,表现为个体民族独特的艺术样式。不仅仅是在题材与外在语言形式上的民族化,而是基于内在艺术创造精神驱动力上的本质的民族化。所以,油画的民族化既是在宏观概念上的理解,更是体现在不同民族地区油画创作研究中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目标,强调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具有重大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是儒家文化浸润与影响青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思想,丰富和充实其文化内涵的过程,也是青海少数民族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发展和创新.因此,在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各民族文化共存并举的多元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一、请简要谈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对实现四化、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 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加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建设繁荣的边疆,巩固的边防.少数民族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资源丰富,地大物博,我国的草原、森林和许多地下矿藏大部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国搞四个现代化建设,非常需要少数民族的积极支持和参加.同时,在国家四个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