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论战,发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这场论战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战涉及到如何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些根本问题.这场论战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要掌握什么样的思想武器,要建立什么样的政党,要走什么样的道路的一次重要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西学者关于中国三十年代哲学论战的研究徐素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哲学界所发生的那场哲学大论战,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精彩的一页。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为主要对象的这场哲学论战,不仅有新旧哲学之间的冲突,更有新哲学内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发生在六十多年前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亦称“科学与玄学论战”),本文不打算具体评判论战各方的是非曲直,而是把这场论战看作二十世纪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产儿,找一找它的“上下文”,以探究其在现代中国哲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行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来看,这场论战在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情依据、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形成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基本范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苏论战是中苏关系史乃至世界政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这一事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对论战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而这场论战也对邓小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认真回顾、总结和研究这段历史,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邓小平的伟大人格,加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理解和领会。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代初,在中国的思想界,爆发了一场“科学与人生观”论战。许多有名望的学者、文人、思想家,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或者中间派都亲自参加或密切关注着这场论战。中国传统的东方文化和近代输入的西洋文化,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令人眼花缭乱地在论战中发生了一场总撞击。人生观论战,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并使参战者久战不疲,在众多的战线上摆开了战场?它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占着怎样的位置,对现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起了怎样的作用?这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文学作为多元文化的独特产物,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和汤亭亭一直在进行一场论战,就是人们所说的“赵汤之战”,这场论战已经成为探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书写无法回避的话题。赵、汤之战的实质是华裔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如何书写中国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864年爆发的新疆各族人民反清斗争,规模大,时间长,为新疆历史上所罕见。当地几个主要民族,不同阶级、阶层,几乎都卷入了这场斗争。整个斗争过程,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对于这场斗争的性质,各家看法不一,或认为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或把它理解为反民族压迫的民族运动,等等。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史界前辈。  相似文献   

9.
盛世才时期新疆的农业机械化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新疆曾掀起过一次为期十年左右,以推广新式农机具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机械化运动。这次农业机械化以从苏联进口新式农机具为农机来源,以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广为主要方式,对提高新疆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新疆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新式农机具所需零部件全部依赖进口,自己无法生产,结果是当苏德战争爆发和盛世才反苏后,苏联中断对新疆的农机出口,这场农业机械运动被迫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思潮中的"科学大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卡尔事件”后,在全球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后现代思想家与科学卫士之间的“科学大论战”。这场论战的认识论根源在于科学元探夸大了科学实践的社会维度,也反映出了两种文化的新对抗。解决这场论战的关键在于调整好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内容与社会历史内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十九世纪前期的斯拉夫文学中,有两位声名赫赫的大诗人,一位是俄国的普希金,另一位是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他们在本国同为“文章首领”(鲁迅语),而且在欧洲同享盛名。早年,共同的道路和命运使他们结成了诚挚深厚的友谊,后来由于政治观点的严重分歧,双方进行过一场诗的论战。这场论战是怎样引起的?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场论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苏大论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更加严重,使苏联党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的倾向更加严重,中国党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更加严重。尽管中苏双方都声称论战是为了捍卫、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实际上,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场论战中受到了最大的伤害。与此相适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因此受到了最大的伤害,埋下了其在20世纪末步入低谷的伏笔。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引起了各国学术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迄今还在继续。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值得一评。 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争论的情况,争论集中在下列两个问题上: 一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是不是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另一个是: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4.
吴小龙 《21世纪》2001,(10):48-49
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发生过一场名为“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大论战。论战中,“科学派”的一员主将就是丁文江。这场论战,以弘扬科学为宗旨,通过一系列辩论,树立了科学在人们心里的“无上尊严的地位”。在论战中,丁文江以极大的热情撰文作论,批驳“玄派”的观点,对科学、人生观、信仰和宗教等种种问题进行了论述,并赢得了“中国的赫胥黎”的称誉。正是这位丁文江,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还是一位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少年立志,万里求学丁文江,字在君,江苏泰兴县人,生于1887年,1936年在进行地质考察过程中不慎煤气中毒,经抢救…  相似文献   

15.
要正视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产生的那天起,就一直面临着来自社会实际生活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这两个方面的挑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在迎接这两个方面的挑战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并日益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也同样遇到了来自这两个方面的挑战。它一传到中国就引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既  相似文献   

16.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中的一次规模较大的论战。这场斗争关系到中国革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要以什么样的思想作指导等重大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无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刘锦棠与新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锦棠作为首任新疆巡抚,在新疆活动14年,为新疆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具体说来,他在新疆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复新疆,巩固边防;二是建立新疆行省的愿望最终在他手里实现,为新疆的治理提供了保证;三是收复新疆后,积极开发新疆,为民造福。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四年,在我国哲学界曾经展开了一场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论战,这场论战轰轰烈烈开始,匆匆忙忙告终。论战的结果,是给“一分为二”加戴了几顶桂冠,如:只有“一分为二”才是真正的辩证法;“一分为二”包含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一分为二”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精髓等等,而视“合二而一”为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19.
“科玄论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哲学维度上梳理了这场论战的基本内容,厘清了论战的基本线索。哲学视域中,“科玄论战”规定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基本走向。科玄两派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现代新儒家的兴起提供了思想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化和现代新儒家的科学化之趋势,显示了理性与价值相整合的取向,而理性与价值能否整合及如何整合,将成为2l世纪中国学界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苏论战的十年间 ,邓小平始终站在第一线 ,领导写作班子用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参加论战 ;多次率领中共代表团同苏共中央代表团进行谈判和斗争 ;同许多兄弟党的领导人面对面交换意见 ,沟通协调。他是这场论战的直接参与者和实际领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