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兴企业自主创新陷阱突破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兴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转型经济的特殊环境,使得自主创新很容易掉入两种陷阱——失败陷阱和成功陷阱.组织学习理论认为这两种陷阱的根源在于割裂了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互补关系.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提出突破这两种陷阱的路径:一是通过知识存量、企业特定的不确定性和绩效差距动态结合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二是系统地考虑中国新兴企业两种重要的资源—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对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动态关系产生的影响.并且以两家典型新兴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为背景,利用Vensim_PLE Plu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揭示了这条突破路径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的轨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个人理性来说,领导干部有"舒服"需求,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转变为享乐主义。从公共理性来说,为了让人民"舒服",领导干部应该习惯"不舒服",跳出"舒服陷阱"。领导干部要防微杜渐,避免受到"舒服病毒"的感染;在掉入"舒服陷阱"之后,要敢于承认错误,以"壮士断腕求生"的精神重新建构免疫系统。组织应优化领导干部选拔与考核机制,帮助领导干部跳出"舒服陷阱"。  相似文献   

3.
《领导科学》2012,(36):50
陷阱通常有下列三个特征:①有一个明显的诱饵;②通往诱饵之路是单向的,可进不可出;③越想挣脱,就越陷越深。社会心理学家泰格曾对参加"千元大钞拍卖游戏"的人加以分析,结果发现掉入陷阱的人,通常有经济上的和人际关系上的两个动机。经济动机包括渴望赢得那张千元大钞、想赢回他的损失、想避免更多的损失;人际动机包括渴望挽回  相似文献   

4.
管理者在企业或其他组织中往往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但这种强势地位的取得、保持有赖于管理者拥有的权力。权力的基础则是管理者拥有吸引下属的资源。所以管理者最怕的事就是手中没有吸引下属的资源,另外,还怕不了解下属。  相似文献   

5.
员工听话给糖吃,员工不乖拿鞭子,身为企业核心的主管,却往往掉入致命的陷阱。《主管的十三大罪状》,指出了主管应避免的十三大陷阱。 《主管的十三大罪状》一书作者布  相似文献   

6.
马一凡 《决策》2014,(9):80-81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领导观正在发生变化,领导者慢慢从独揽大权的角色中淡出,下级也并不像以往那样很容易服从管理。这样的新型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使得领导过程中出现了新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领导者的权力是下级授予的,如果下级们不信任、不支持领导者,那么领导者也就无法维持自己的权力,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就会削减组织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特有的权力配置机制中,县委书记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县委书记权力的相对全面性,使得县域范围内县委书记的权力很容易演变为个人权力;另一方面,县委书记行使权力的范围是在县域范围内,而这一层级恰恰是熟人社会色彩最浓厚的地方,人情关系对  相似文献   

8.
在单位现代治理中,如果缺乏对长官意志的约束,就容易造成制度陷阱的隐患。在制度工具理性的强势影响下,很多制度的功利性取向明显,由此产生制度依赖从而催生制度陷阱。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预想效果大打折扣,使得制度陷阱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缺少制度认同的制度文化,使得制度束之高阁难以落地,进一步加剧了制度陷阱的产生和恶化。在单位治理中,应注重制度建设,更应避开制度陷阱。  相似文献   

9.
<正>新时期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十分激烈,一些不法之徒腐蚀领导干部的势头之猖獗、手段之卑劣、方法之恶毒,早已是令人发指。他们往往瞄准领导干部的薄弱环节,投其所好,使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掉入温柔的陷阱,  相似文献   

10.
短小精悍、知识覆盖面广、迷惑性强的高考选择题在化学试题中占有相当比例,但其失分率却很高,从近三年重庆市高考理综来看,化学选择题的得分率不到50%。笔者通过对綦江县高2005级、2006级、2007级部分高考考生的选择题的答题情况的调查分析得知:由于学生概念不清、规律运用不当、以偏概全,解题的思维品质不够、化学原理处理不当和心理素质不高等因素,致使其掉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而造成失分。如何打破高考选择题设置的障碍,跨越题设"陷阱",提高考生答题的正确率呢?笔者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跨越题设"陷阱",巧解高考选择题。一、准确把握基本概念,跨越题设"陷阱"  相似文献   

11.
<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激励哲学。为什么要赏?赏相对于罚而言是正面、鼓励、向上的引导,能够实现正常条件下实现不了的目标。为什么要重赏?这是因为激励效力有递减性,如果发现非常之人,使用和挖掘非常之力,就需要用非常之激励。赏什么是没规定的,要根据特殊环境和特定目标,提供奖赏之物,用组织资源提供给完成特殊使命的人,而不掉入"只让牛干活又不给牛吃草"的陷阱。赏给谁并没有指定之人,谁完成任务就赏给谁,不存在私下交易或者"封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突出管理者权力在企业激励契约中的作用,对不同管理者权力下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货币性补偿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权力强大的管理者可以自己设计激励组合,在获取权力收益的同时实现高货币性补偿,并不需要盈余管理迎合董事会的激励要求;而权力较弱的管理者则更关注货币性补偿,只能通过盈余管理虚构利润,以达到薪酬考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疫情背景下企业该何去何从?作为企业重要决策人员的管理者,陷入短期获益和长期发展平衡的两难之中,短视主义波动越发明显。基于管理者认知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管理者短视主义波动指标,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2019—202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疫情背景下管理者权力对短视主义波动的影响以及所有权性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任期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管理者权力对短视主义波动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所有权性质和冗余资源在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管理者任期在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管理者认知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了疫情背景下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的相关研究,从所有权性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任期等维度审视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的情境,为疫情背景下避免管理者出现短视主义波动和稳定管理者决策视野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4.
境遇与心情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13,(15):118-118
人生的一切矛盾都不可能最终解决,而只会被时间的流水卷走罢了。△人生是一场无结果的试验。因为无结果,所以怎样试验都不踏实。△有人说,人生到处是陷阱,从一个陷阱跳出来,又掉入了另一个陷阱里。可是,尽管如此,你还是想跳,哪怕明知道另一个更深的陷阱在等着你。最不能忍受的是永远在同一个陷阱里。也许,自由就寓于跳的过程中。△聚散乃人生寻常事,却也足堪叹息。最可叹的是散时视为寻常,不料再无聚日,一别竟成永诀。或者青春相别,再见时皆已白头,彼此如同一面镜子,瞬间照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  相似文献   

15.
<正>员工管理包括控制与激励两个核心环节,管理者往往聚焦于员工行为的矫正与转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以宏观权力背景为框架,以权力指向对员工行为进行弱化或强化,但是这种宏观权力自身的压迫性属性使得员工自我实现与自我管理显得遥不可及。以米歇尔·福柯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学者对以宏观权力为工具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批判,他们提出了一种与宏观权力相对的微观权力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由统  相似文献   

16.
现有文献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时,多停留在代理成本视角和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约束"视角,沿袭的是现金流量分析思路,忽视了控制权因素的影响。该文基于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结合代理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从管理者权力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会计盈余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检验发现,会计盈余质量的提升可以明显缓解管理者的代理问题,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提高投资效率,但管理者权力的存在会弱化会计盈余质量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根据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管理者权力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调节效应在市场化进程低的样本组表现得更显著,说明了制度环境对管理者权力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企业在重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投资决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管理者权力的影响,应通过合理配置企业的权力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当下级在工作中存在较强的私心私欲时,上级权力下放就容易诱发或加剧部门本位主义,导致自我服务意识超越公共服务意识、指令执行中逐利取向明显、公权私化加剧山头主义氛围、思维眼界局限于短期局部收益等一系列问题。这主要缘于诉求多元状态下部门权力强化容易加剧彼此的"不协调",自我意识下决策权限分散容易加剧彼此的"不服气",山头主义影响下权力运行分裂容易加剧彼此的"不统一",资源私化心理下主观化评价容易加剧彼此的"不理性"。对此,要兼顾"灵活"与"统一"的双重治理效果,积极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立足政治属性消融内耗;坚持民主集中制,立足组织属性消散内耗;完善组织制度体系,立足规范属性消释内耗;培育优良政治生态,立足文化属性消解内耗。  相似文献   

18.
保明 《经营管理者》2002,(11):44-44
<正> 管理学认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没有明显的约束力。它体现的是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人格、学识等方面的修养水平,具有感召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和特点。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激发下属的工作能动性,更有助于提高管理效能,意义更为深刻。 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第一,品格因素。在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几个因素中,个人的品格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管理者的品  相似文献   

19.
王志强 《领导科学》2022,(10):113-116
在开放、包容与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当善于借势者、造势者操控并主导舆论主流时,民主反而可能成为剥夺其他人合法权利的工具手段,尤其是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借由网络民粹情绪制造“一边倒”的偏激民意,常常给管理者带来更大的“劣质民主陷阱”。管理者精准识别“劣质民主陷阱”,要看民主意见表达是否能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显著改善,民意表达的内容及方式是否合理合法,群众意愿在表达过程中是否被部分群体性偏好绑架。陷入“劣质民主陷阱”,会导致管理者丧失理性判断思维而决策失误,缺少客观分析视角而认知片面,纯粹迎合外界舆论而有违初心。防范“劣质民主陷阱”,管理者应以人民为中心,紧抓获得感;以变革为手段,维系平衡性;以诉求为着力点,提升效力性;以“正”为原则,净化舆论场。  相似文献   

20.
<正>内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而言的,显性权力通常由上级组织正式合法授予,但组织的内隐性权力往往来自非制度性渠道,因而是一种非正式的权力。组织内隐性权力的非规则性和非合理性,使得其不断寻求冲击以领导效能为核心的显性权力的机会,以此获得在组织中的话语权和支配权,进而影响、干预组织的秩序和决策。领导效能作为显性权力的直接表现,决定着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虽然内隐性权力与显性权力存在对立关系,但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应用妥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