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房地产估价中的折旧是指价值的减损.在我国有偿有限期的土地使用制度下,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需要折旧.房地产估价成本法计算公式中的折旧是指建筑物折旧,并没有土地折旧.其原因在于: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与土地的重新购建价格的内涵不同,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是在建筑物全新状况下的价格,而土地的重新购建价格是土地在估价时点状况下的价格.土地的折旧隐含在土地的重新构建价格中,在求取土地的重新购建价格时,对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进行年期修正,其实质就是考虑土地的折旧.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估价中的折旧是指价值的减损。在我国有偿有限期的土地使用制度下,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需要折旧。房地产估价成本法计算公式中的折旧是指建筑物折旧,并没有土地折旧。其原因在于: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与土地的重新购建价格的内涵不同,建筑物的重新购建价格是在建筑物全新状况下的价格,而土地的重新购建价格是土地在估价时点状况下的价格。土地的折旧隐含在土地的重新构建价格中,在求取土地的重新购建价格时,对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进行年期修正,其实质就是考虑土地的折旧。  相似文献   

3.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依据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已由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三个规程的出台无疑标志着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中跨出了重要一步,对于现今正在全国广泛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4.
《城市》1997,(1)
一、引言 目前,我国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工作不断深化,许多大中城市在该领域中锐意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特别是高科技的引进,为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城镇基准地价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资料测算方法得到,在实施操作中因为地价样点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往往会导致地价差异显著。本文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为依据,对常用的房地出租、商品房出售和房屋买卖三种典型地价样点的测算原理和结果进行剖析,探讨其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土地定级估价是地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以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在加速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接受天津市土地局和塘沽区规划土地局委托,于1992年5月开始,进行了塘沽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并在1993年内,将成果交付塘沽土地管理部门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土地估价机构是伴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里,土地估价机构在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土地市场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中介行业,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正确地估价土地资产的价格是资产存量核算、土地资产管理和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故特对此论述如下: 一、城市土地估价的理论 (一)需要划清的两个界限 1、土地价格与土地征用费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土地价格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交易的价格,而土地征用费是征用土地时,建设单位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对土地的原有使用者支付的青苗补偿费、拆迁费和其他  相似文献   

9.
浅谈未利用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土地分类中,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其中,未利用土地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未利用土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其他未利用土地等。其他土地指未列入农用地、建设用地的其他水域地,如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等地类。近年来,在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形势下,既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又要创新拓展建设用地空间,还要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对此,人们越来越关注未利用地的管理、利用和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租代征",即未经农用地转用审批,通过租用农村集体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行为。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并呈蔓延之势。对2005年1月1日以来的"以租代征"问题进行集中查处,是这次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以租代征"行为,它对土地管理和调控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将它列为"百日行动"的重点,国土资源部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大整治力度?就这些问题,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潘明才接受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日前发布信息,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目前基本完成。"一张图"汇集了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农用地分等定级、城镇地籍等18个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底图采用遥感影像数据,覆盖全市,分辨率为0.6米,能够发现地面0.3亩的变化,为政府及各部门提供权威、准确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一张图"使宁波市国土资源管理从纸质管理迈入智能化管理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一土地登记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用途、面积、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并据此颁发土地权属证书的一种制度。从其内涵和具体行为来说,土地登记是依法确认土地权属的具体法律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从而确立了以土地登记为基础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制度。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没有产权的界定、划分…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概况 青白江区幅员面积378.94平方公里.按地类分类,全区农业地约415251.60亩,占73.05%;建设用地约145174.05亩,占25.64%;未利用地约7445.25亩,占1.31%. 在农用地中,耕地约285588.90亩,园地约22797.75亩,林地约54394.65亩,其他农用地约52470.30亩. 在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约128158.50亩,交通运输用地约17447.40亩,水利用地约108.15亩.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60亿元,全区出让土地90余宗,实现土地收益约10.75亿元.截至2014年11月,全区出让土地50余宗,实现土地收益约9.2亿元.  相似文献   

14.
五,关于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挖废、塌陷、压占了大量土地资源,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中,约有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使原本就十分紧张的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土地复垦,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可以使损毁土地重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保障经济高速增长和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部4月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31个省(区、市)土地调查面积中,农用地98.58亿亩,占69.1%;建设用地4.85亿亩,占3.4%;未利用地39.17亿亩,占27.5%.……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途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以期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估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市场比较法在房地产估价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可比实例选择的随意性,因素修正的主观性.不完备性,待估房地产综合价格确定的随意性.作者提出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市场比较法,这对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的改进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履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犯罪行为。为切实发挥案件查处的示范引领作用,自然资源部决定公布12起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19名当事人受到刑事处罚并被责令恢复耕地种植条件,相关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真履职,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的协作配合,形成了较大震慑。奉法者强则国强。自然资源部通过公布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向全社会持续释放严格保护耕地、依法依规使用土地、保持对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犯罪行为高压态势的信号。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以公布的典型案例为参考和借鉴,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做到有案必查、涉刑必移,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共同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等自然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9.
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复合开发利用可依托市场机制来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未来土地复合利用需要加强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底线管控职能,加强原土地权利人、企业的多方参与,围绕涵盖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土地“大复合”利用方向,并朝着品质优越的城市环境、丰富活力的公共空间、绿色低碳的生态系统三者“相生相长”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邑县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把农用地整理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既有效保护了耕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又较好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补充耕地数量超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