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流反映了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体现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周边城市对核心城市辐射力的接收状况,是城市群协同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已成为引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增长极,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经济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流呈现"分殊性"的区域空间结构特征,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基于三大城市群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交通运输量、信息强度四方面影响经济流的发展差异,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亟须借鉴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成熟的发展经验,在发挥核心城市辐射作用、聚集创新资源要素、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交通网络体系、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注入新鲜活力,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向更加均衡、更高质量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2.
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延芬  孙矩 《东岳论丛》2007,28(2):96-100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包括我国环黄海地带及韩日等国的环黄海经济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群,半岛制造业基地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是山东半岛地区率先崛起的龙头,是新一轮日韩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要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必须解决科技、人才的薄弱,制造业结构低级和龙头城市辐射力不够的问题,提升城市的技术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规划,打造龙头城市,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同时优化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竞争单元,是各个国家拉动经济增长和平衡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本文系统解读国际城市群研究文献,旨在为我国对该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及优化城市群规划政策提供国际经验借鉴.首先,我们借助CiteSpace工具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城市群主题文献的发文趋势、空间分布、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性分析,揭示新世纪以来该主题最新的研究前沿;其次,基于知识图谱分析,从时间维度上纵向剖析城市群研究的知识演进过程和主要特征;最后,结合关键词共现分析、VOSviewer工具和影响力较高文献,根据经济、地理、人口和政府治理四个维度,我们进一步挖掘城市群子主题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城市、增长和城市化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本质和动力,中国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相关研究在不同阶段分别侧重考察了经济集聚形式、城市网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城市群的经济影响、空间结构、城市蔓延、人口集聚、政府政策是不同学科关注的重点.未来我国应加强对于科学划定城市群、实现区域公平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城市群和旅游圈的理论研究与论证,提出构造沈阳大旅游圈、推动中心城市区域旅游发展的构想.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沈阳要发挥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以及由此而产生凝聚力、辐射力、市场资源与要素的整合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动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四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对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振兴中部地区经济、提升群内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四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辐射竞争力五个评价指标构建新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熵权 TOPSIS 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实证评价,给出了各城市的单项和综合竞争力排序及其时间演化分析。结果表明,武汉、长沙、合肥和南昌城市竞争力强,孝感、益阳、抚州、安庆等10个城市竞争力弱。最后,针对“中四角”城市竞争力提升策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其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美俄博弈、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等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江中游城市群不能走现有城市群发展的老路,其路径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应该创新先行、智慧驱动,成为我国跨界合作开放发展先行区,社会主义城镇化示范区,世界智慧经济增长极.为此,长江中游城市群必须迅速克服其当前外向型经济水平低、全球分工参与不足、武汉的长江流域中心功能与地位被人为弱化等问题.分三步走,创建跨界协同发展基金,打造武汉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打造长沙和南昌国家级智慧城市,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水陆空铁三角,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自贸区,推进武汉、长沙和南昌三大中心城市国际化,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成世界级智慧城市群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时间距离模型和区位熵法分别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西北段5个城市群、28个节点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交通通达度和产业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综合评价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的空间联系能力呈现"东强西弱"态势;群内城市空间联系能力差异显著;城市交通通达度与交通运输产业专业化水平匹配度较差,城市群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2018年的九大城市群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构建国内大循环和经济韧性发展的评价指标,测算其综合发展和耦合协调水平,同时考察国内大循环与我国城市经济韧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九大城市群的国内大循环和经济韧性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城市规模越大,经济韧性越强,国内大循环水平越高,两者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越高;国内大循环对经济韧性的发展存在显著且积极的正面影响;数字经济在国内大循环影响经济韧性的过程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合理安排城市群内部结构、加强城市群的区域循环建设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经济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和城市自然演化的必然结果,在新历史条件下,城市群发展呈现三大新趋势:大城市的深度拓展与中、小城市的强势整合;城市群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并行不悖,交错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纵向的中心地模式向对等结网的网络城市转化。当前加速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城市群规划对城市群发展的指导作用。以城市群总体规划为基础,从空间结构调整和强化空间联系两个层面加强城市群管理,加速城市群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的重要指标,城市流反映了城市群中城市集聚辐射能力的大小和相对经济地位的高低。基于城市流模型,实证研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群内34个城市间的经济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发育初步阶段,整体城市流强度不强,经济实力较弱;武汉居于群内城市等级体系的最高层次,长沙,合肥,南昌为区域内次级中心城市,多数城市的城市流规模较小位于城市体系的末端;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远高于其他城市,但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大部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研究提出需要通过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强化城市间交通设施建设,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