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到石河子大学来讲讲真理标准讨论与改革开放,主要想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为什么要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搞改革开放 首先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就不会发起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个逻辑关系要清楚。真理标准是破除“两个凡是”的,开展真理标准讨论的目的是全面拨乱反正,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开辟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主 持 人 语     
作为一种哲学理论的评价论,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才在中国正式兴起的。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前奏。该文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里的“思维”显然不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单纯反思,而是与实践能否达到预想目的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形态的“目的”总表现为价值判断。因此,由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对实践检验机制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评价论研究。真理标准讨论的展开,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由此开始了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我们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由于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党中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指引下,大学生们开始对“文革”进行反思。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肃清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倾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过程中,使自己的那种狂热思想得到了平静。应该说,那时的大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强烈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周年,促进“生产力标准”讨论的深入,加强学科交流,活跃学术空气,我校政教系在今年5月28日组织了一次“生产力标准”研讨会。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生产力标准的概念、内在规定性及其与实践标准的关系和其现实意义等许多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真理检验标准问题从未科学解决过;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真理标准大讨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1978年、1992年和1997年三个年份为标志,迄今为止,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这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大事。 一 第一次思想解放发生在1978年,经历了大约一年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便大致完成,冲破了“个人崇拜”。 第一次思想解放源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一开始就是围绕要不要解放思想而展开的。当时给党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虽然过去了,但是“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7.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引发了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最重要和最伟大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以“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思想僵化状态,直接导致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没有那次思想大解放,就不可能有20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此本刊特编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中立教授的文章,以之作为对“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院政治系七八级一班在《中国哲学史》任课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了一次关于墨子“三表说”的学术讨论会。同学们在讨论会前都作了认真准备,会上踊跃发言,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墨子的“三表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真理标准观。墨子的“三表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以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方式接触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认识论上  相似文献   

9.
集古今中外封建专制主义、法西斯专制主义于一身的林彪、“四人帮”,奉“强权即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否认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疯狂践踏客观真理。从而严重地摧残了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澄清理论、路线是非,解放思想,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繁荣科学,推动我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并进而明确提出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光辉口号。这些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大家在讨论中已经发表了许多好文章、好见解,批判了林彪、“四人帮”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谬论,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对于促进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端正思想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用实践检验真理,这方面的问题虽然在讨论中有所涉及,但并未充分展开,尚待深入探讨。我们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下,还要学会正确地运用这个标准去检验真理,彻底清除林彪、“四人帮”散布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流毒,以便更好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在这个世纪里,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高举着他的光辉旗帜,把革命不断向前推进,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在认识史上第一次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思想,为列宁、毛泽东丰富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深入人心,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着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所讲的真理标准,是不是只有一个?除此之外有无别的标准?有的同志肯定真理标准只有实践,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对此,笔者以为有进一步讨论之必要。  相似文献   

12.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神州大地掀起了巨大的波涛,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此拉开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这场讨论的成果。这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在20年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鉴语义分析讨论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其主要内容如下 :“真理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的分析定义。综合真理应该具有其限定形式 ,塔斯基的真值形式可以改造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综合真理的表达方式。从真理的产生途径出发 ,真理可以表述为“真理是产生于辩明过程之中的正确认识”。综合真理也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但综合真理的日常表达具有多种形式。西方语言哲学的思想对完善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今年是真理标准讨论十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深入开展生产力标准的讨论,它将对破除教条主义影响和变革旧的观念,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我们今天讨论生产力标准问题时,我们会自然地想到曾开展过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之后,由于人们多年来受左的思潮影响,习惯于按教条办  相似文献   

15.
近来,哲学界就“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个讨论是实践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发展.弄清楚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对于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解放思想,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是一场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思想交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破冰之旅。在这一思想和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自然辩证法以科学的理性和批判精神投入到实践标准讨论中去,同时清理了“文革”期间在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一系列错误的和被歪曲的理论,成为打破禁锢、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自然辩证法在这场论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和苏州大学等1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5月16日至1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部分高校、中央党校和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6篇。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20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初稿作者、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福明、苏州市市长陈德铭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会议围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意义和学术意义,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把深化…  相似文献   

18.
一自从“真理标准”讨论以来,几乎所有的撰文都从“实践”的客观性方面说明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很多哲学教科书上也写着“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这样,实践似乎只是一个客体的东西了。但是,“实践”无论是从它被马克思引入唯物论认识论时,还是从“实践”自身的内容分析,它始终是一个兼有客体、客观和主体、主观的范畴,不是一个纯客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回答:第一种,认为“事物的客观本性”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种,认为“实践各要素的总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种,认为“实践结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基本同意第三种回答。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认为,“真理”、“真理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三者是有所区别的。什么是真理?这是要回答那一种认识是真理。在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的乃至相反的认识中,那一种认识是真理呢?我们说,正确反映了客体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是真理。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争论并不是从现在才发生的。早在五六年就有不同意见,当时《光明日报》组织过讨论。以后六二、六三年又在学术界讨论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伯达等人在他们炮制的六六年六月四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借批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提出了“阶级的真理”的谬论,以后凡是主张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就被作为修正主义观点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有的同志在批判“四人帮”极左路线、批判“阶级的真理”的同时,重新提出了真理的阶级性问题。一部分同志认为凡是真理都没有阶级性,而另一部分同志则有不同意见,认为“四人帮”的“阶级的真理”是应当批判的,但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真理的阶级性,同自然真理没有阶级性不同,社会真理是有阶级性的,于是又展开了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