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午,溜溜的肚子饿得“咕(gū)咕”直叫。于是,他直奔拉面馆。刚到拉面馆门口,他发现“天天超市”慕(mù)名而来订购拉面师的面,但小货车装不下那么多的拉面,拉面师直挠(náo)头。溜溜眼珠骨碌(lu)一转,想了个好主意,便喊道:“拉面师傅,我有办法压缩一下!”拉面师忙跑过来:“溜溜,你要能帮我,今天我就请你吃拉面!”“真的?好,一言为定!”“一言为定!”拉面师和溜溜的小手指拉在了一起。“拿一把面来!”很快,一把“句子拉面”摆在溜溜面前——“强强的爸爸是实验小学的校长”。“先将这‘句子拉面’压缩一下,把‘强强的’和‘实验小学的’都…  相似文献   

2.
谢耀耀 《新天地》2012,(3):24-25
掺入食用胶,面条能燃烧不久前,在河南、山东等地有不少消费者向工商部门举报称:"从农贸市场买回湿面条,做饭时两根面条掉到‘火眼儿’旁很快被点着了。"还有人拿了几根面条用打火机点燃,想不到面条都燃烧了,烧后有股刺鼻的气味,燃烧后的粉末发硬,面条里到底添加的是啥东西?知情人说,几乎卖面条的都  相似文献   

3.
老莫--莫元季的成名是由变脸而起,而他变脸的来历是出于小时侯的淘气。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住在大院里,每天吃公共食堂,在上个世纪那物质贫乏的50年代,能在食堂里拿到最大的馒头或者窝头,打到最大一份的菜成了他日常生活中很大的奢求。 食堂的师傅都认识这位调皮捣蛋的小胖子,并亲切地叫他"季胖胖",每次他去打饭的时候,负责卖饭的师傅都会说:"季  相似文献   

4.
梁红星 《社区》2012,(18):44
在安徽阜阳街头,随处可见很多"搁拉条"店,门脸不大,均不装修。店铺前水泥铺地,店主在当街吊起一口大锅,锅上架着用千斤顶改制的压面机,压面师傅把和得很硬的面团放进机器,压制成粗细均匀的条条状。这种类似于面条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2)
元旦前那天晚上,闲着没事干。回首过去的一年,一塌湖涂,展望未来的一年,前途未卜,有什么好庆贺的呢?于是决定拒绝和朋友们出去鬼混浪费青春,自己去吃碗拉面,然后睡觉。吃拉面时师傅问我:要机器轧的还是要手工擀的?我问:有什么区别?师傅答:机器轧的面三块五一碗,手工擀的面五块钱一碗。我说:能有什么区别,价格差别这么大!师傅说:手工擀的劲道呀,有嚼头呀!我说:少来了!都是唬那有钱没处花的!我就不信你的手比机器还有劲?!小时候能吃顿机器轧的面,都觉得牛得很呢!说是这么说,还是点了碗手工面,就像绿瓶的茶水比黄瓶的茶水好卖,人总是要跟着时髦走嘛。吃完了在街上转,想再看一看  相似文献   

6.
正瑞典作家海登斯坦曾说:"无论如何,一个人应永远保持有礼貌和穿着整齐。"而钱学森、蒋英夫妇从来都是这样。他们家有一个炊事员,一天,这位师傅和他们的儿子钱永刚聊天。那是夏天,因天气炎热,钱永刚只穿着一件背心和一个裤衩。师傅说:"永刚,你也是读书识字的人,问你个问题,为什么你爸爸妈妈在吃饭的时候衣服都穿得很整齐?"  相似文献   

7.
新房正在装修,一个师傅上门为我家安装抽油烟机。这位来自山东潍坊的师傅邀我在厨房里陪他劳动,干一些扶梯子、递扳手之类的辅助工作。很快我就意识到,该师傅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我帮忙,而是要和我聊天以打发单调的劳动时光。  相似文献   

8.
能够从别人看不到的平常小事中看到机会所在,除了能勤于探索,还要有颗悲天悯人的心一个在日本的台湾人,因为看到人们在寒风中等待拉面出锅,决定制造一种能坐在家里用开水泡着就能吃的面条。1958年8月20日,原名吴百福的安藤百福将第一碗鸡汤味方便面送到商店,很快,晚上加班没时间吃饭的人找到了他们要的食物。  相似文献   

9.
与汽修结缘     
只要脚踏实地地坚持走好每一步,灿烂的未来一定在远方等着你。"叮叮当当",在东升汽车维修公司,一位年轻的汽修师傅正在埋头苦干。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汽车零部件卸下,思忖一番之后,再将部分零部件重新组装。一眨眼工夫,之前"大闹罢工"的汽车发动机焕然一新。这位年轻的师傅看  相似文献   

10.
一碗拉面 某家电视台做了一期报道,引发了一场拉面危机。那家电视台的记者发现某地的拉面馆里全都使用一种叫拉面剂的物质。记者把拉面剂放入纸杯加水,纸杯出现了氧化;把拉面剂溶液倒到地板上,地板出现了腐蚀现象。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轰动效应,由那个城市四散波及到其他城市,拉面馆儿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11.
王兴菜 《今日南国》2010,(16):56-58
说到“吃”,像董事长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吃不上的?除非是外星人烹饪的太空佳肴、天外美食,可这一天,董事长突然心血来潮,说是要吃“拉面”,他家的厨子可为难了:厨子是扬州人,会做淮扬菜,不会做拉面,于是就到市里最有名的兰州拉面馆里订了一份。拉面送来,董事长尝了一口,连连摇头,恰好席先生在旁边,问起其中的缘故,董事长便说了一个拉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拉面传说     
《北方人》2008,(12)
每个日本人多少都修练了一些面道,虽非面道七段、八段,也能念一些面经。除了自许为拉面通之外,更有拉面王、拉面评论家、拉面博士、拉面学会、拉面研究所、拉面博物馆、拉面用语基础知识……说起拉面,若不知对方拉面信仰有多坚定,最好先  相似文献   

13.
正前几天的一个中午,我下班路过小区门口,看见一位约莫7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正在卖自产的新鲜苹果,我立即买了五斤,可掏钱包时愣了,原来早上换衣服时忘拿钱包了,正摇头遗憾时,老太太从筐边上拿出两个小纸牌:"这位师傅,钱包忘了不要紧,可以扫码支付,这用微信,这用支付宝。"我在感叹之余,回忆起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支付变迁……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农家娃,那个年代经济落后,商品稀缺,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等等,就连买电视机、自行  相似文献   

14.
君子远燕窝     
引子我学徒时,时常的差事是拾掇燕窝.这是个细活儿,粗手毛脚之徒还凑不上槽儿呢.每逢贵宴将至,师傅便将他涨发好的一篮子燕窝给我,遂就扔了句:"把燕毛挦净!"这当儿,我得将这些燕窝一根一根过检,把粘在上面像昆虫腿儿似的燕毛用小镊子仔细挦去,一捣鼓就是两三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农民改诗     
韩文兴  陈桂花 《老友》2008,(5):50-50
从前,有一个阔公子,把祖辈的产业败光了,成了乞丐,到处沿门乞讨剩饭。一天,路上碰到一位农民。这位农民对他说":你是五尺男子汉,有手有脚,为何不自己养活自己?"这位叫花子公子一点也不感到耻辱,在路旁捡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四句诗":朝吃千家饭,夜宿古庙亭;未犯朝廷法,任我天下行。"  相似文献   

16.
你见过30根面条穿过针眼吗?四川自贡名厨李红凯以其高超的绝技,日前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他用细如线丝的30根面条穿过了针眼。这是李红凯苦练19年的成果。据介绍,李红凯曾在国内国际大赛上多次获奖,此次厨艺绝技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为自贡餐饮界争得了莫大的荣誉。  相似文献   

17.
[求美片断]我家养有一盆臭海棠,它的干有拇指粗,灰绿色。短短的干上长着圆形的叶子,边沿成波浪形,犹如裁缝师傅加工过的裙子花边。花朵很特殊,先是在枝的顶端伸出一根花茎,花茎的顶端又长出一撮小花蕾,由中间往边沿有顺序  相似文献   

18.
南妮 《可乐》2008,(12):60-60
剪头发时,理发店店长说:"一会儿我要去见师傅了。"口气欢快而虔诚。这个店长身材魁梧,人近五十,还有师傅?他说他的师傅住在山上,教他武功,也教他做人的道理,他一年要去见师傅几次。晚上聚餐时,友人动辄感慨自己的师傅如何如何、师弟如何如何。他身手不凡,拳脚了得,我知道他也是从小拜了师傅的。  相似文献   

19.
正"师傅,你是何明庆?"2018年7月16日,成都五桂桥,一位女士坐上何明庆的出租车后,突然问道。"是的,我是何明庆。""你真是何明庆?开过宾馆的何明庆?"女士继续问。"是的,我曾经开过宾馆。"何明庆有点奇怪:"你曾经见过我?""是呀!我不仅曾经见过你,你还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说到这里,这位女士突然哭了:"你现在怎么开出租车了呀……"  相似文献   

20.
正一辆面包车、几块DIY展板,这个暑假,温州6名学生踏上了暑期澳大利亚"神奇校车"研学之旅。探秘南半球推介家乡文化7月1日至12日,余京霖跟其他几位小朋友一起,经历了一次特殊的暑假之旅,他们中最小的才小学三年级,最大的即将上高一。这些孩子都是《窗边的小豆豆》《神奇校车》的小书迷,对书中探索科学奥秘的神奇旅程非常向往,这次自己的旅程也如《神奇校车》一般,探索、研学过程中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惊奇,而且,他们也热情称呼领队叶明老师为"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