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族图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蒙古族图案特点及民俗文化特征从五个方面论述蒙古族民族艺术特征,分析其具体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揭示了图案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激发人们进一步发展蒙古族图案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曲艺文化在积极参与蒙古族文化传统建构的同时,也在不断接受他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清朝中叶开始,东蒙古草原多元文化冲击、交流与融合,给这里的曲艺带来一次前所未有、声势浩大的重构与发展。在其重构过程中,虽然受到他民族文化影响,但始终保持着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传承着蒙古族曲艺的传统主题和传统表现手法,使东蒙古地域文化更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3.
蒙古拜火的习俗起于何时,至今没有明确的推断.最早系统研究蒙古萨满教的布利雅特学者班扎罗夫认为,拜火习俗是由波斯传入蒙古的.但是对自然现象世界万物的有灵论崇拜,在各个民族原始社会时期均为常见,很难说那一民族的有灵论崇拜是受了别的民族影响而产生.拜火习俗,在蒙古古已有之.这一点为众多的古老祭火颂词及其流传于世的抄本所证实.拜火也是蒙古萨满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拜火习俗经过蒙古帝国前后的萨满教兴衰,蒙元时期红帽派喇嘛教的盛行,明清时期黄帽派喇嘛教的泛滥,原封不动地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仍在一定范围内流传着.拜火是蒙古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之一,通过对拜火习俗的研究,可以窥见民族历史生活的一个侧面,对于研究民族心理素质特点、信仰风俗等是很有  相似文献   

4.
马锡珍 《中国民族》2007,(10):32-33
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特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作品创作,都是在以表现民族精神气质、反映民族思想感情、展示民族生活风貌过程中形成自己艺术审美独特风范的“这一个”。回族舞蹈的发展也必将是在当代精神的发展创新中,不断完善着自己“这一个”的形式美创造。  相似文献   

5.
伤痛的草原     
每个蒙古人,不管生长在哪里,心中总有一片草原,那是物质填不进的空旷。正是这块心灵的空旷,塑造了蒙古人独有的精神境界和鲜明的民族性…… 近些年,总能听到或看到草原遭破坏的消息,让我这个不是蒙古人的人也感到了失落和伤痛。我不是蒙古人,但我热爱这个民族,他们自由豪放又悲悯的气质打动着我。想象中的草原神奇瑰丽又苍凉悲苦,是诗境也是禅境。 当然,面对衰败的草原,最痛心疾首的还是蒙古人。草原不光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场所,也是他们精神的家园。我曾经在想,是什么让蒙古人有那么深的民族情结呢?我的答案最终锁定草原──是…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财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散居蒙古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所持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再明显,却依旧作为纽带维系着各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文化冲击、民族语言文化的缺失以及民族自身等方面的影响,散居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上面临着保护与传承困境。本文从探讨散居蒙古族文化传承困境的具体表现入手,试图寻找散居蒙古族文化传承困境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在元代中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蒙汉民族掀起第一次文化交流高潮的大背景下,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间蒙古民族及其统治者对戏曲歌舞的爱好与关注,对元杂剧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当对蒙汉文化关系及元代文学研究有促进作用或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深入到我国大多数民族之中。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及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蒙古贵族也逐渐与喇嘛教发生了关系。但是,喇嘛教在蒙古族中广泛传播,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完全占据支配地位,则是在明清之际,黄教传入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9.
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记载着原蒙古人来到和离开此地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社会构成、故事情节和生动画面。学者们常常传诵和引用它的感性表述,但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却研究甚少。然而,额儿古涅昆传说的真正意义可能就在挖掘、传承和弘扬它的精神。本文通过对传说的真实性及其精神实质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分析,部分地澄清它的真实性的同时,抽象概括了蒙古人原有的根本精神,即"乞颜精神"和"捏古思精神"。这原始精神作为民族灵魂以永不枯竭的智慧和力量引领和推动着蒙古人的勇敢与开拓创新、和谐与适应发展,使得蒙古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意义深远.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大城市中的蒙古族高中生是如何对待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本研究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北京市12所中学中的蒙古族高中生为例,调查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生活的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继承的程度,探究影响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认同感和继承程度的因素,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对导致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自身民族认同和继承程度不一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结合探究所得因素,从北京市蒙古族高中生这一小群体出发,由小至大,为大城市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提出建议.希望研究能够反作用于大城市中的少数民族高中生们,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社会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关注,创建各民族文化和谐交流的繁荣气氛.帮助塑造新一代的民族观和文化观,为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意义深远。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大城市中的蒙古族高中生是如何对待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本研究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北京市12所中学中的蒙古族高中生为例,调查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生活的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继承的程度,探究影响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认同感和继承程度的因素,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对导致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自身民族认同和继承程度不一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结合探究所得因素,从北京市蒙古族高中生这一小群体出发,由小至大,为大城市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提出建议。希望研究能够反作用于大城市中的少数民族高中生们,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社会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关注,创建各民族文化和谐交流的繁荣气氛。帮助塑造新一代的民族观和文化观,为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布村为个案,结合该地区生产生活背景,对村落空间中蒙古族传统游戏的特点、变迁原因以及游戏功能的转变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杜尔伯特蒙古族传统游戏的变迁,不仅与该地区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相关联,同时也受到了周边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影响,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回族在我国众多民族中属于形成较晚、居住最为分散的一个民族,她是公元7至13世纪期间伴随着伊斯兰教传入、蒙古军西征及大量外国穆斯林入华,同时又吸收中国其他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至今伊斯兰教仍影响着回族人民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本文试就伊斯兰教对回族艺术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青海蒙古又叫德都蒙古,是指居住于青海的蒙古族,青海蒙古人称自己为“库库诺尔蒙古勒(青海湖蒙古)”或“德都蒙古勒(上蒙古)”,是由历史上的卫拉特和硕特部众为主,以卫拉特其他部众、东蒙古部众的后裔组成,这些蒙古族入居青海在不同的时间,并从不同的地区迁居青海,与各民族长期杂居,过着古老的游牧生活,形成了德都蒙古现在的布局,他们在传承蒙古族古老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他民族的交流接触和地域环境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习俗,成为整个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以马为载体和象征的蒙古族马文化渗透在蒙古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融入了蒙古人的精神世界。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变化,蒙古族马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将以蒙古族马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蒙古族生产生活变迁下的蒙古人与马的互动变化,试图指出以马文化为代表的蒙古族传统文化逐渐趋于减弱或消失的原因、影响以及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6.
13世纪是蒙古人强盛的时代,追究其理性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蒙古人普遍具备和弘扬了全族拥有的英雄精神、爱家爱族的全民意识、世代传承的民族品格和汗王将帅的自由开拓等精神.这些精神优化和促进了民族个体的能力、情感和创造性;而成吉思汗的世界精神和不容置疑的法治精神,前所未有地增强了民族整体的凝聚力和生机活力,使得全社会高度走向有序和不断开拓创新.这些精神因素有机融合而构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结构,它引领和促进了13世纪蒙古人的壮大和强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壮族、藏族、蒙古族等在我国拥有众多的人口,而且这些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对于这些民族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蒙古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拥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集中体现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对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对于当代的启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壮族、藏族、蒙古族等在我国拥有众多的人口,而且这些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对于这些民族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蒙古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拥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集中体现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对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对于当代的启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回族是一个勤劳、善良、勇敢、吃苦耐劳的民族。在悠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回族在生产与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灿烂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回族内在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生活状态、社会风尚、礼仪规范、宗教信仰、生活情趣的真实反映,也代表着深刻的民族文化思想内涵,是回族不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历史写照。充分体现与凝聚着整体的民族精神风貌、民族思想感情,蕴含着深途的民族思想结晶,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力量所在。民族民俗文化的创作与发展,不但是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并…  相似文献   

20.
边缘化的中国穆斯林族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化的中国穆斯林族群是指那些生活在蒙藏等民族地区的回族及蒙古族穆斯林 ,由于他们人口少 ,长期与该地区占绝对多数的主体民族生活在一起 ,他们之间相互通婚 ,在主体民族强势文化影响下 ,接受主体民族的语言、服饰及生活方式 ,但仍保持了伊斯兰教信仰。学术界一般称他们为藏回、蒙古回回、傣回、彝回等 ,这些边缘化的穆斯林生活方式及历史来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认识还不尽统一。笔者结合田野调查同时吸收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