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叶海平在《学术月刊》1989年第4期发表文章,通过对两类性质不同的认知客体的划分,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认识论(简称“经典认识论”)的局限性和采用科学超前认识方法的必要性。从而,在哲学认识论领域里,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见解。叶文认为,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把认知客体划分为“改造客体”和“观察客体”。  相似文献   

2.
在对客体的认识中,人们一般认为,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是客体的本质属性,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内在统一规定着客体的一般性质(参见李景源、韩铁城:《简论主体和客体概念》,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高齐云:《马克思新哲学体系中的客体范畴》,载《岭南学刊》1990年第1期).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能动性也是客体的本质属性之一,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价值是人关于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价值范畴的实质是什么?哲学界主要存在着“属性说”和“关系说”之争。我认为,哲学价值范畴的实质既不是客体所固有的某种属性,也不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种关系本身,而是主体的一种认识,即主体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种关系(或称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合理的认识,这应是哲学价值范畴最一般的规定,如果不这样规定,那将矛盾百出,不能说明哲学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从主体客体关系问题的角度研究哲学史,划分哲学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以此对中西哲学发展道路之异同进行比较,阐明当今中国哲学发展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是一种值得唱和的方法。张世英先生的大作《“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就作了这样的尝试。文中张先生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的精湛分析,指出西方哲学围绕主体客体的关系问题经历了柏拉图以前早期自然哲学的“天人合一”,近代  相似文献   

5.
我在《把参照系范畴引入认识论的沉思》(见《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二期第103页)一文中,提出了“在认识论中,除了有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外,还应当有认识的参照系”,并提出了外参照系——客体参照系和内参照系——主体参照系两个范畴。本文试就在《把参照系范畴引入认识论的沉思》一文的基础上,对认识论中的参照系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主体一客体理论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一环,而人的本质问题又是解决主体—客体问题的理论前提。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表明:只有当其在思想中彻底克服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的残余,科学地规定了人的本质的时候,主体—客体思想才得到了科学的确立。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缩写的形式,表明了马克思思想发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研究》1984年第十期上,我曾经发表了拙作《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这一原则的客观依据是什么,这是关系到这一原则能否成立的大问题。黑格尔曾经指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完全取决于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本身的性质”。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这样,它是以科学认识客体的整体性为客观依据的。因此,论证科学认识客体的整体性,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写作这一行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不仅与作为客体的现实世界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还与作为主体的写作者本身有着紧密的关系,它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对于写作过程中这一美学原则和写作这门艺术的本质,人们的理解和回答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有根本的分歧.写作这门学科既古老又年轻.说它古老,是因为在我国古典经籍《尚书》、《周易》、《庄子》、《文赋》等典籍中早有论述写作理论和规律的文章.孔子主张:“修辞立其诚”(引自《周易·乾》),对言辞的修饰要真实诚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见《总述》),认为不论写什么文章,都是有方法有门路的.他要“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见《序志》),去探讨“为文之用心”.我  相似文献   

9.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哲学界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也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渴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教. 理性认识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一是对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人)的需要和条件等等的认识.前者所解决的基本上是客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称之为“客体意识”.这实际上就是毛泽东所说的“论理的认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P.263).后者所解决的基本上是主体“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称之为“主体意识”.这实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也存在着“重主体轻客体”的倾向。当前必须重视对实践客体的性质、主客体双向作用的双重后果、客体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反思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坚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任何发展均表现为发展主体依据发展标准、创造发展客体并付出发展代价的一种价值建构过程,发展客体是生成、表征并规制发展性质、发展价值的一种客观历史性标志。科学合意的发展,既不是“发展主体”脱离发展客体的客观运行状态去膨胀主体需要之孤立性的自为发展,也不是“发展客体”脱离发展主体合理需要的牵引而自我设定、自我实现之单向性的自在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是自觉回归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发展客体之原生结构;“五位一体”建设的发展客体地位即从属、手段、工具地位,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地位,防止各种“发展异化”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相互依赖的基本范畴。在当前的认识论研究中,关于“认识主体”的探讨非常活跃,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相比之下,“认识的客体”却似乎受到冷落。这种主体与客体研究的不平衡状况,不仅影响人们对认识过程的探讨,而且也势必影响对主体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认识的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哲学视角及翻译学理论出发,探讨翻译主体和客体的范畴、特点和功能。主体(译者及翻译理论研究者)具有主导性、可变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客体包括文本、文本作者及读者,这三个部分是功能有同有异、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实体。主体和客体同样是动态的和能动的。对主体和客体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对于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冷树青《论社会风气结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20年第6期)一文,以建立社会风气理论的基本结构与体系为宗旨,在理论层面作了可贵的思考与探索,可以说是社会风气理论体系及学科体系的开拓性研究,具有学术和理论创新价值,提出的一些理论新见,对于认识当今社会风气与社会治理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认识客体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息过,近年来的理论兴趣更是有增无减。其中,认识客体的定义,认识客体的结构和特征等问题意见分岐较大,误区也多,因而仍有辩析、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正>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初步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将其引入认识的主客体理论,开始了这一理论的革命变革。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在欧洲哲学史上,人们对主客体及其关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黑格尔把历史描绘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自我认识的主客体同一的辩证发展过程。他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以及主体的能动性,这是他对认识论的贡献。但是,他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唯心主义解决,使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运动,在他那里成了脱离人和自然界这一真实基础的纯精神的神秘运动。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主客体理论的唯心主义实质,认为真实存在的主体和客体是感性的人和自然界。但是,他却丢掉了黑格尔的主客体辩证关系的合理内核,认识的主客体的统一在他那里成了直观的感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问题是贯穿于整个西方哲学史的重要的哲学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随着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而不断得以深入。人类对于该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从主张主体只是上帝保证下的认识客体面前的消极“沉思者”或“旁观者”的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大陆唯理论的主体观,与认为主体只是认识客体面前的被动“反映者”的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的主体观,到主张主体在认识客体面前是一个积极“能动者”的康德的批判主体观,再到认为主体的认识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结构,在这种动态的发展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达到融合统一的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主体观的演进,从而展现了一条认识主体性理论发展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18.
主体—客体理论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一环,而人的本质问题又是解决主体—客体问题的理论前提。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表明:只有当其在思想中彻底克服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的残余,科学地规定了人的本质的时候,主体—客体思想才得到了科学的确立。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缩写的形式,表明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这一进程。对人的本质定义的重新反省 1845年初,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马克思由巴黎流寓布鲁  相似文献   

19.
先秦文论(包括本意旨在讨论哲学与伦理却可以引伸为解释文艺问题的言论在内)作为中国古典文论滥觞,它的真实观与大体同期的西方文论有着很大的差别。先秦文论的真实观不讲究“摹仿自然”,“再现客体”,而是更多地关注创作主体的“诚”。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与社会的前进,它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从一味注重主体的“诚”到日益兼及客体的真。本文拟就孔子、庄子、《周易》、《乐记》的有关论述,探寻一下这一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翻译观的认识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蔡元培在《国文学讲义.叙言》中隐含的“译即易”的译学观点进行了诠释。认为翻译过程就是译者主体对于文本客体的认识活动,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译者主体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情感等都对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即不同的译本。但译者主体作用的发挥最终还是要受到文本这个客体和原文本作者这另一主体的制约。文本内容,即原作者的思想仍旧是无法改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