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大旗  李蕊 《社会科学》2012,(2):104-111
预算监督权是现代各国立法机关普遍享有的一种重要权力。我国人大预算监督权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现实中人大预算监督权的行使仍然存在一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运行的问题。《预算法》的修订已列入国家立法规划,为了能使人大预算监督权有效行使,应在《预算法》中明确赋予人大预算修正权,贯彻预算全面性原则,加强预算监督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
财政预算的修正是指代议机关在审批预算草案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对预算草案所作的修改.我国宪法和预算法对于财政预算修正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应参考一些国家的做法,确立预算不得变更法律的原则,有条件地赋予人大对预算草案进行增额修正的权力,并健全财政预算修正的程序,以保障人大财政预算审批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3.
预算民主:预算审批权为中心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是现代社会中集体选择的基本方式,预算是实现民主的重要手段。预算本身也需要民主化改造才能达成民主载体的功效,而预算民主的核心是预算审批权,即代议机关有权审查批准预算。预算审批权是代议机关一项特殊职权,应包括有限制的预算修正权。预算审批权的效力,既表现为授权,又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并同时受到一些制约。预算审批机构和程序的再造是代议机关预算审批权实质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政府预算制度同源异流,这为预算制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空间。本文从预算编制、调整、监督和绩效评价的具体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展开比较,并简要缕析台湾地区预算年度变迁及预算法的修正历程,以探求提升中国政府预算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预算尤其是政府预算的研究角度及相关、相应的主要理论进行了介绍、研究和评价 ,并对预算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对预算的研究主要有经济学的、政治学的和管理学的等几个角度 ,相应地有公共选择学派、递增主义和阶层理论与宏观微观理论。结合预算的研究角度和主要理论及预算的内涵 ,作者认为预算是财政政策、公共政策与管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7,(8):59-65
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石,如何践行预算治理理念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命题。挖掘现代预算与预算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把现代预算的规范性、民主性与绩效性作为推进预算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预算治理的规范表达是各种预算权主体动态博弈妥协的产物,实质在于实现预算权之间制约的平衡。预算治理的民主基础包含代议制民主与协商式民主的双重向度,代议制是预算治理的直接保障,协商式是对代议制下预算公共性不足的合理补正。预算治理的绩效维度是预算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目标取向,体现出预算结果和预算目标意义上的良好预算治理。为提升我国预算治理能力,立足上述三重维度,应促进立法、行政、社会之间预算权配置的平衡,夯实代议制民主与发展协商式民主,加快"抽象的绩效"向"具体的绩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J县的调研发现,县级财政的预算过程仍是行政主导,县政府和预算核心部门具有较大的发言权。人大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是人大财经小组的技术性的预算审查权力和人大代表大会的预算立法权力因实际权力结构中人大的弱势地位而被预算核心部门技术性消解;二是人大常委会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也只能协商性参与和在事后确认。它是以一个与政府商议预算的机构介入到预算过程中,所提的预算修正意见能否受到重视主要取决于人大领导与县政府领导的私人交情和人大拥有的选举地方领导人的程序性权力。在不超出地方财力的情况下,人大领导所提出的预算建议还是能够得到支持,起到一种非强制性的"协商性参与"的作用。这些发现表明,保障法律所赋予的人大在县级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激活人大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权力意识是地方预算民主化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规范的复式预算区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国家对预算收支进行精细化管理,社会加强对预算监督的产物.资本预算处理对资本项目的大型支出,具有长期回报和生命周期,支出能够物化,体现了政府资本积累水平以及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我国的政府投资比重较高,资本预算具有相对更大的使用价值和运作空间.资本预算过程主要包含项目计划、成本分析、项目融资和风险管理.在预算改革中,应单独反映资本预算内容,逐步放开地方政府公债发行权,并加强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9.
预算法是财政法的核心,我国正由“税收国家”向“预算国家”转变。预算法理念包括民主宪政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和正当程序理念,我国预算法的部分内容已经与现代预算精神不相适应。在现代预算法理念的指导下,需要重新调整我国预算法的原则和具体制度安排,从法治的视野对我国预算法的具体制度,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查、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既有文献的分析和对美国预算改革历史的考察显示,每次预算改革都追求某种特定的"预算价值"形成相应的预算焦点,新的改革虽然直指既有制度的弊端,但每次改革都会保留以往改革的价值追求形成价值积累。预算焦点的变革是公共预算追求公共责任的不同表现,预算价值的积累反映出对公共责任的发展和丰富,但价值积累性改革往往对后续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导致改革难以完全成功,这种积累性改革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借鉴带来巨大困难。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预算管理中,预算松弛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高校的预算管理中,目前对高校预算管理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和方法介绍为主,对预算管理实践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进行专门研究。通过对预算参与程度的角度分析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以期为预算管理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预算分配碎片化已经成为阻碍预算分配效率改进的重要因素,也成为预算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碎片化权威体制模型认为权威的碎片化是结构性,程序性的改革政策将强化权威的碎片化程度。文章通过对广东省A区项目绩效预算改革的经验研究发现,项目绩效预算改革通过专家独立评审、项目化评估和整合性政策要求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因功能管理、信息不对称和切块预算导致的预算分配碎片化格局。这种整合是通过将政治冲突排除到预算过程之外而实现的,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预算从属地位的回归和地方政府统摄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行政救助标准研究——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能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30-31
行政救助是实现国家对公民生存照顾义务的重要手段,行政救助标准直接决定着公民获得救助权利的实现程度。行政救助标准的核心在于最低限度生活,行政救助标准在性质上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确定行政救助标准过程中均应有所作为。我国行政救助标准的完善应在理论上明确行政救助标准的性质,在制度上规范救助标准的确定程序,并建立行政救助标准与预算的动态联系。  相似文献   

14.
预算具有宪政的理念和精神。预算立宪的核心机制在于预算权。在预算权的分权配置中应坚持人大对政府预算权的控制和制约。在制度层面上,应将人大预算权贯彻到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完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政府预算的公众网络参与式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府预算进行有效监督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监督模式呈现出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监督主体缺乏专业性、监督主体缺乏权威性的弊端。政府预算的公众网络参与式监督这种新兴预算监督形式,应该是推进我国政府预算监督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6.
孟德义  刘宇  张崇庆 《理论界》2006,(9):247-248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部分施工企业都要求在每个单位工程开工前编制出一份施工预算,并在生产过成中以施工预算中的数据作为各项实际成本费用的支出依据。单位工程的施工预算要根据本企业的内部定额(施工定额)进行编制,因此,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就要随时结合本企业的工人技术等级及施工规范的改进等进行定期的修正,才能真正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共财政的进步 ,传统的基数预算模式愈加显得不足 ,而目前普遍试行的零基预算是针对专项支出的预算编制方法 ,不太适用于基本经费部分 ,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较大的障碍。而绩效预算作为追求行政业绩、效率 ,强调项目实施效益目标的预算对目前专项经费的编制比较适用。因此 ,按照规范部门预算的适时要求 ,基本经费应主要实施定员定额预算法 ,项目预算支出实行汲取零基预算优点的绩效预算 ,这样才能面向公共财政框架的远期目标 ,也是现时部门预算方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66-170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预算缺乏专门立法,有关法学理论与预算实践的探索也相对较少。实践中,政府采购预算存在采购政策了解不足、预算编制可操作性不强、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和违背采购公平等问题,原因主要有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政府采购预算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较完善的监督体系等。因此,有必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及相关要求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在法律的规范下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有效管理和对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合法性监督,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预算法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预算管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预算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总结了目前预算管理的几种常用的模式,最后对企业如何选择预算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基于财政立宪主义的理念,公共财政预算较之传统的国家预算、政府预算、公共预算和财政预算等名称更能准确地揭示出制度意义上预算本身的法律内涵。关于公共财政预算的法律性质,国际上存在着法律说、行政说和折中说等的争论,法律说应该是终结的取向。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的应然法律性质应该定位为一种特殊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