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十三、“打草惊蛇”,敲山震虎《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曰:“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阳之媒也。”主要意思是:故意散布一些言语,或是故意地摆出一种阵势惊吓对方,给对手以心理上的强烈震动,使其不能自主和理智,难以做出明智地判断,或是定下正确的决心,从而在惊恐万状之中屈服。注意:编造出来的语言和故事,一定要让对方产生可怕的心理反应,要让对方“惊”得起来,时时感到大祸临头,否则将会起到相反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正> 七、“无中生有”从容过关 《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无中生有”曰:“诳也,非谁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主要意思是:为了达到预定目的,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和情况,故意创造一个可以实现的事实,并且是有利于对手的事实,使对手深信不疑,从而使对  相似文献   

3.
<正> 二十五、“偷梁换柱”,保存实力 《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曰: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主要意思是:故意制造情况和假象,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地调动对手,并努力寻找对手的弱点,并乘机控制对手。 “偷梁换柱”的关键是“换”字,换的方式方法要巧妙,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与场合变化“换”的方式。 国外有一家大的生物工程公司,生物制造技术领先,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每天公司都要接到许多关于参观、学习、取经  相似文献   

4.
<正> 十七、“抛砖引玉”,示假隐真《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七计“抛砖引玉”曰: “类已诱之,击蒙也。”主要意思是:故意把小“甜头”给对手吃,或是把“样板”给对手看,并巧妙地让对手确认“甜头”是真的, “样板”也是真的,接着动用一切外部与内部条件,采取诱导力极强的手段与措施,让对手确信无疑,并按照你设计的思路,去发展,以便获取更大的利益和好处。  相似文献   

5.
<正> 二十七、“假痴不癫”,后发制人 《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曰: “宁伪作不知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主要意思是:知道,但是却故意装疯卖傻,迷惑对手,让对手认为自己是个傻子,接着暗中不动声色地给对手以致命一击。兵法认为:成出于密,败出于露。凡举大事者,必秘之又秘。 “假痴不癫”的关键是“痴”与“癫”。“假痴”就是要假装傻子,要装得象真的一样,让对手放松警惕。“不癫”就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找出有利己方的情况,果断地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6.
<正> 三、“借刀杀人”,巧开发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借刀杀人”曰:“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在实力上不如对手时,要善于把“第三者”的力量激发出来,并设法诱导”第三者”积极地为自己服务,使自己不费多大劲就能获得较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正> 《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曰:“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主要意思是:为了获得全局、长远或大的利益,有时可放弃局部和暂时的利益,“损失”一些财物。通俗地讲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最长远的利益。此计在实施时要精确地分析判断情况,掌握时机,隐蔽性极强,否则会弄巧成拙,“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8.
<正> 据物价部门介绍,常见的、比较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 一、模糊标价。指故意用模糊语言、文字、计量单位等表示价格的行为,且往往带有强买强卖性质。常见的如某些商贩用两种意思标价,类似“原价200元,大降价80元”这样的话就有两种意思,一是降价后卖80元,二是降低80元卖120元。再如很多饭店酒楼的菜单上用“时价”作标签也属模糊标价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 齐桓公采用了管仲的“指桑骂槐”谋略,不费多大力气就称霸中原。很大程度上在于“指桑骂槐”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六计。解语是:“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意思是说,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手段诱导、威吓他。刚强之道,运用得适当,可以得到拥护和敬服。 60年代中期,台湾有种名叫“合利他命F”的药品非常畅销。然而,好景不长。伪药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很快,市  相似文献   

10.
<正> 《三十六计·暗渡陈仓》中指出:“示之以功,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意思是说,故意暴露行动进行佯攻,利用对手在一方固守时,向另一方进行掩袭,以达到乘虚而入、出其不意的目的。把这种用佯攻、佯动迷惑手段,来伪装进攻路线和突破点的军事思想引伸到企业价格决策之中而形成的“暗渡陈仓”定价术,是指企业在对其商品或劳务进行定价时,故意暴露自己的“虚假”行动,掩盖其真实的意图,用以麻痹竞争对手,以此吸引顾客、战胜对手、拓展市场。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的商品是多样的,为了  相似文献   

11.
王岚 《决策探索》2004,(12):65-6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构成:主要源于“行为故意性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由多种因素形成,但是行为人的行为故意是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行为故意性f即“会计造假”)是构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卖个破绽     
这个短语是《水浒》中高频出现的术语,意谓两人交手时,故意出现漏洞,赚敌下手,那漏洞,其实是有意摆布的陷阱。破绽,本是指衣裳上的裂缝,引申为语言行动中不周到之处,犹言漏洞。关键是“卖个”。 大凡克敌制胜,一是使敌“不及”,一是使敌“过”。过犹不及,都是  相似文献   

13.
在大城市,房子贵、交通难、生活烦,票子却不够花,成为逃离“北上广”的理由。原以为在小地方压力会更小、过得会更舒服,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地方“拼钱”,小地方“拼爹”。因无法适应小城市拼关系,回乡年轻人又逃回了北上广。  相似文献   

14.
<正> 《三十六计》中的第五计“趁火打劫”曰:“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如果对手比较强大,不好直接攻击取胜时,那么趁着对手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迅速的采取行动,以达到“乱”中取胜之目的。经营中,平时应非常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准确地掌握着各种“火”的出现和发展状态,待时机成熟时,立刻采取行动,以取得经营上的成功。应知道,当一种商品别人不想要时,或是不喜欢时,  相似文献   

15.
<正> 九、“隔岸观火”,水到渠成 《三十六计》中的第九计“隔岸观火”曰:“阳乘序乱,阳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主要意思是:当发现对手内部有矛盾,意见严重分歧时,要高度地警惕,仔细观察,分析、判断局势的发展趋势,计算可以被己方  相似文献   

16.
智然  唐成 《领导文萃》2006,(1):169-172
千百年来,有个没有解开的“谜”一直在中国流传:英雄“难”过美人关。在著名的《三十六计》中,专有一计与美人相关,所谓美人计。恋爱结婚,始终有一个看不见的潜规则——男才女貌。英雄,男人,成功的男人;美人,女人,漂亮的女人。当然,今天的美人,更多的是婚外的貌美女人。男人没有成功之前,要冲刺成功之关。一旦成功,成功男人要过美人之关。所谓美人关,美人是英雄豪杰的死亡沙漠,犹如高压电,触电必被击倒。很多成功男人,在过美人关的时候赔了美人又折命。越王勾践,向夫差施美人计,致使吴王灭国。唐玄宗过杨贵妃的美人关,没能过好,最终酿成安禄…  相似文献   

17.
<正> 十五、“调虎离山”,心战为上《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曰: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主要意思是:等待自然条件成熟或主动地创造条件,连续地调动对手,使对手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均消耗怠尽,疲于奔走,无险可依、无势可守、无人可靠,陷于被动境地,而后伺机下手。此计的奥妙之处就是用假象或其它手段,或是巧妙地创造条件,使对手的思维发生改变,使本来很有优势的对手丧失主动性,变成不堪一击的“弱”者。  相似文献   

18.
营销温馨     
美国的南茜开了一家服装店,专营身材肥胖女士的服装。一般服装店在经营中都是把服装尺寸分为大、中、小以及加大码这四种,但南茜不是这样。她发现很少有胖女士进店来嚷嚷:“我要大码的”,“我要加大码的。”所以,在南茜的店里,尺码是用人名来替代的:玛丽是小码;琳娜是中码;伊丽莎白是大码;瑞斯特是加大码。这样一来,店里就不会有“这件加大码正适合你”之类的话语了,代之以“你试试玛丽的吧”,“哦,你穿瑞斯特正合身呢!”另外,在南茜的店里,店员都是精心挑选过的,身材一个个都同小型推土机差不多,顾客进店里无形中便缩短了与店员的距离,那种…  相似文献   

19.
好书推荐     
《经济合同陷阱及防范》经济合同陷阱,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在合同中故意设置的危险圈套;经济合同当事人协定的不科学、不合法的条款;经济合同当事人故意或非故意的不写或少写的关键事项;因不正当履行合同义务而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等等。本书是针对各种各样的经济合同陷阱,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方法。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各类经济合同陷阱及防范;第二部分,经济合同陷阱实例析解;第三部分,防范经济合同陷阱的系统办法;第四部分,经济合同法规漏洞及完善。本书特点:首创性,详细寻究经济合同陷阱及防范方法的大型工具书;实用性,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实践中的合同陷阱,提出防范方法;可操作性,本书侧重于应用,对每一种陷阱都不隐含地讲明,并相应地提出防范办法,使读者手持此书即可基本上避免各种经济合同陷阱的出现。本书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计335万字,16开本精装护封,定价380元。  相似文献   

20.
<正> 三十三、“反间计”,后发制人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三计“反间计”曰: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主要意思是:用各种手段收买对方已经打入己方内部的人,或者是施用迷惑的手段,造成打入己方的间谍向其“主子”报告有利于己方的假情报,使对手的阴谋破产,并自食其果。 “反间计”的“反”有多种方法。俗话说: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企业决策者一定要不断地修炼自己,使自己的智谋更胜对手一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