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英称谓语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英称谓系统的表现类型和使用特点各有不同。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 ,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此外 ,汉语的亲属称谓泛化与头衔性称谓偏好极具特色 ,而英语的亲属称谓与头衔性称谓不仅种类少 ,且其使用范围也受到相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汉英称谓系统的表现类型和使用特点各有不同。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此外,汉语的亲属称谓泛化与头衔性称谓偏好极具特色,而英语的亲属称谓与头衔性称谓不仅种类少,且其使用范围也受到相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地佬话是粤语的一种,它在博白地佬人的交流中折射出独特的语言魅力。地佬话的词汇丰富且独具特色,在称谓中既有与现代汉语一样的称谓语,也有其特殊称谓语,它们的历史源远流长,且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称谓”具有稳固与流变的双重特性,能够体现时代的脉动,具有很强的社会观照价值。汉语称谓以亲属称谓为基点,包括宗亲亲属称谓、姻亲亲属称谓、亚亲与仿亲亲属称谓,此外也有名号、职阶等非亲属称谓。汉语称谓体现有浓郁的亲情色彩、厚重的宗族意识、执着的等级观念、流变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5.
上古汉语称谓词的理据分为语文理据和文化理据,分析二者有利于揭示称谓的得名之由。语文理据不仅涉及单音词造字、构词理据,而且涉及复音词的构词理据。复音词的构词理据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合成词又分为偏正式、正偏式、并列式、附加式、动宾式、同位式、主谓式及其他类型的合成词,其中偏正式和并列式占有绝对优势。文化理据则渗透于语文理据之中。  相似文献   

6.
元江白族的亲属称谓系统是双轨并行制,其基础部分与藏缅语族诸民族相似,而其汉语称谓系统则又与汉族称谓系统相似。这两者之间差异的存在,反映了元江白族亲属称谓制度正经历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其亲属称谓的语义结构及亲属称谓制度的分析,有助于分析、认识非聚居区白族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甲骨卜辞中有两类双宾语句:祭祀动词双宾语句和后世汉语双宾语句。两类双宾语句内部语义关系不完全相同,而且祭祀动词双宾语句和后世汉语双宾语句没有明显的源流关系。花园庄东地甲骨这批发现刊布的材料中,有不少未曾或很少见于已刊甲骨的语言文字材料。本文全面整理和分析《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非祭祀动词双宾语句型情况,以补充甲骨卜辞非祭祀动词双宾语语句类型。  相似文献   

8.
汉语"不"否定句式否定的是主观范畴领域,可分为两大类:常态类和意愿类。根据"不"的意义和后接的不同结构类型,常态类又可分为三类:"经常,性状,可能"。意愿类可分为"主观意志和非主观意志"类。"不"否定形式与其英语形式的对应关系较为复杂,只有常态类中的"经常和性状"两类与英语形式存在对应关系,其他类型的英语形式都需附加某种成分才可与汉语形式构成对应关系。"可能"类,在英语形式中通过否定情态动词来实现对应关系;主观意志类,在英语形式中需附加能愿动词来实现对应关系;非主观意志类的英语形式多用将来时态来构成与汉语的对应关系。正由于汉英形式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造成了汉语习得者的母语负迁移,产生了大量的偏误。  相似文献   

9.
外祖父母称谓词一般由区别宗亲与姻亲的语素和祖父母称谓组合而成,其词根语素虽然不会紧跟祖父母称谓发展演变的步伐,但是具有与祖父母称谓同步发展的动因。湖南东北部分布较广的外祖父母称谓主要有"外公/外婆""家公/家家""阿公/阿婆"等称谓形式。就发展演变的先后次序而言,"外"类称谓早于"家"类称谓,"阿"类称谓不会晚于"外"类称谓和"家"类称谓。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一词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称谓,其定义与称谓皆已陈旧过时。"普通话"并非"普通的话",而是"标准的话"。"国语"、"华语"等称谓同样不能概括反映"普通话"之"标准话"特征。"普通话"一词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产生过程和历史渊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应以更为科学、严密的词汇取而代之。以"标准话"取代"普通话"正是时事所需,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1.
从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论其与客家话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畲话是一种接近汉语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有人甚至认为畲话就是客家话。其实,从畲话的发展历史与语言事实看,畲话与客家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景宁畲话的语音而言,景宁畲话与客家话存在着诸多不同。总之,畲话是一种古老的、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以族群分布的、独具特色的混合型方言。  相似文献   

12.
旨在利用时空GIS技术,整合历史方言数据及可能影响方言变异的非语言因素,建立汉语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研究者可以将汉语置于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中,直观地考察方言特征历时的演变与分布、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各方言间的亲疏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语言变异机制,综合考察中国历史时空坐标中的汉语方言演变轨迹.讨论了汉语历史方言GIS开发相关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从中国历史时空数据、方言属性数据、非语言因素数据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数据特点、关系及其组织情况,并对相关难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保唐片方言被《中国语言地图集》归于冀鲁官话,但它古清入字今散归四声的特点其实与北京(东北)官话一致,而与冀鲁官话的石济片和沧惠片扞格不入。从现状看,保唐片方言与北京官话在许多语音特征上相同或相似;从历史看,它们都是燕云十六州割让于辽后在古幽燕方言基础上疏离中原地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将保唐片方言归于北京官话,并将北京官话分为北京片、东北片、保唐片三大片。  相似文献   

14.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制度在语言中的反映。借词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蒙古语亲属称谓词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蒙、汉两个民族在婚姻家庭层面上的影响特点。从语言、文化和婚姻的角度可以说明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借入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汉语方言都出现了萎缩。虽然傅村方言现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萎缩,但在人口流动及社会分化的大势下,傅村方言的前景不容乐观。实际上,傅村方言中的某些形式已经在向普通话靠拢,还有少数在城市打工的傅村人亦已用普通话来作为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汉语方言的萎缩势在必然,我们应在此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方言词汇的面貌与特点,也记录了该地区亲属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对汉语方言的分区划分,休宁方言属于徽语体黟片。对于休宁方言亲属称谓,学术界目前还没有进行过专题性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论述休宁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语言接触导致汉语方言分化的两种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语言在和汉语的接触中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汉语。首先是汉语民族方言通过母语干扰有规则有系统地影响汉语,导致方言的形成,其次是汉语民族方言通过母语转换变成汉语方言。对话状态是认识这两种方式的关键,汉族说民族语言和民族说汉语是不同的对话状态。通常所说的混合语往往可以通过对应语素的有阶分布确定其早期对话状态,因此很多混合语可以看成转型汉语方言。孤岛条件下的母语干扰是形成转型汉语方言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论湘语保存     
湘语是全国十大汉语方言之一,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言。20世纪30年代至今,湘语保存的总体特点可概括如下:1.文字记录是主流;2.湘语音档是点缀;3.视频记录是空白。在湘语老派发音人尚存,湘语形态还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尽快着手进行数字化"湘语保存"的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梳理已有湘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细致、科学的调查,遵循通用的技术规范,用多种技术手段把湘语的实际面貌记录下来,并利用数据库、网站、方言博物馆等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保存和展示。  相似文献   

19.
“汉字有超方言作用”这一观点现在盛行于我国理论语言和方言学界,经考察源于早期西方汉学。由于与中国传统语言学对汉字作用的看法、新化运动时期对汉字的批评及构拟中古语音和方言调查中运用汉字系统进行研究的经验暗合,故为我国理论语言和方言学界普遍接受。其实,这一观点完全违背语言理论中口语与字间关系的定论;持此观点对此所作的解释--汉字具有特殊导也不能成立,从汉字上不可能读出方言词汇、语法和真正纯粹的方言语音。因此,汉字没有所谓超方言作用,起超方言作用的是汉字这一书面符号系统所反映的汉民族共同语。汉字的方言读音是“蓝青官话”--不规范的共同语语音。  相似文献   

20.
青海汉语方言词汇包罗万象,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本文从古语遗留、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其他方言渗透、群众自造等4个方面考察了青海方言词汇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