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需求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宏观经济变量。投资需求虽然在数量上小于消费需求,但它却是总需求中最易变动并且波动很大的部分,它的波动会通过乘数过程而引起总需求乃至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巨大波动。因此,作为调节投资需求的投资政策,是稳定总需求增长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投资政策通过对投资总量的约束和调整,可以有效地保持总需求稳定增长,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一般来说,总需求的过大波动如果没有投资政策的作用,是很难稳定下来的。因此,为了稳定总需求增长和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必须要制定和使用科学的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2.
治理总需求膨胀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很好地完成。由于总需求是国民收入分配过程的直接结果,其现实承担者是货币,并且同财政活动及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总需求膨胀的形成往往是因为国民收入分配失误、通货膨胀、财政活动失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等因素激发起了总需求的盲目增长,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在总需求的过猛增长下形成了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的膨胀性总量失衡。因此,就总需  相似文献   

3.
现行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了我国宏观经济总量需求人于供给这一事实,认为只要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限制投资规模和消费规模,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过旺的需求便可以被有效的抑制,从而达到新的总量平衡,摆脱通货膨胀的困扰。 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仅仅是问题的观象形态,引起总量失衡的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必须把实现结构优化作为出发点;否  相似文献   

4.
对一国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总需求和总供给状况的判断,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依据。所以,考察我国现实条件下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可以认识我国现实经济状况,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 我国社会总需求的状况及其成因 我们首先考察社会需求总量的主要特点。一般而言,总需求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种状况,一种是总需求膨胀,即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另一种是总需求不足,即总需求严重小于总供给。从理论上说,由于总需求的膨胀与不足反映着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总需求的状况可以用供需差额或供需差率来表示。但事实上,供需差额或供需差率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多种矛盾互相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改革处在全面起步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保持宏观经济的平衡,是深入推进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目前主要倾向性的观点认为,解决我国现阶段由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引起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必须从控制总需求入手,宏观总量管理主要是总需求管理。主张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双紧”政策煞住总需求,实现总需求与  相似文献   

6.
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要努力扩大消费要求 ,在目前情况下 ,这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关系、投资支出的双重效应、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主体地位及我国投资需求转化为消费需求的现实状况四个方面考虑 ,消费需求应是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社会总需求膨胀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同志对此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出于探讨,本文也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研究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实质及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对策思路。一社会总需求由积累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积累需求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消费需求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社会总需求膨胀是指以货币额表示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之和超过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的社会净产品可供量。如果积累需求过盛而消费需求相对萎缩,或者相反,那么,这只是结构性需求膨胀而不是总需求膨胀。所以社会总需求是否膨胀以及膨胀的程度如何,取决于积累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结合后的膨胀程度。目前的情况是以上两方面同时膨胀而构成了社会总需求膨胀,其主要表现是社会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且又有相当的购买力结余。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需求约束性经济,社会总需求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除政府支出外,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部分组成.消费需求的运行特点取决于经济制度和体制.消费需求不仅构成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传递效应决定投资需求.同时,投资需求又有自身的倍加效应,并且周期性运行.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社会总需求(除政府支出外)并导致社会经济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消费政策的演变过程,指出长期以来忽视消费,没有形成有效的消 费政策调控体系,是导致目前居民消费需求启而不动的主要原因。为确保居民消费需求的合理稳定增长,必 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关系的协调。要有效地调节这两者的关系,又涉及到生产与消费、需求、供给和储蓄之间的变量关系。本文仅就此变量关系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整体过剩的态势应该会长期存在,需要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政府支出、出口和投资都不能成为拉动总需求的最根本手段的原因,提出最终必须回到国内消费需求这个手段之上。进而分析了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一直启而不动的三个原因,即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农村的消费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以及房地产业没有发挥应有的拉动作用,并在最后给出了今后解决上述问题、启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四个主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克服经济过热现象,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有效供给,以抑制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主要是由社会的投资需求和社会的消费需求所组成的;消费需求又包括居民个人的消费和社会集团的消费两种情况。近几年来,社会集团消费恶性膨胀,已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相对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条件下,需求拉动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扩大内需关键在于增加消费。要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鼓励和增加消费,正确引导消费,使消费需求有一个突破性增长,使国民经济步人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市场机制的引入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使得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中已有可能成为常态,从而,反周期的总量政策地位明显提高。总量政策不仅要考虑如何压缩总需求膨胀,防止经济过热,还要考虑如何刺激有效需求,启动经济增长,但是,从增长约束看,结构性矛盾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不能因启动经济而忽视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意义,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必须有效协同。本文拟就我国宏观经济理论、态势分析和政策操作中相应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是一种病态经济的反映,它不仅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危害,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降低社会经济效益,对投资和经济造成长期损害,而且会带来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通货膨胀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为了制定适当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首先应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认真分析。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认为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由于需求的变动而引起的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统称为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需求牵动的通货膨胀,另一种是需求移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牵动的通货膨胀论认为,物价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商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造成的。这一理论具有两种形态,其一是凯恩斯学派的过度需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由于总支出(即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的总和)大于国民生产总量所造成的通货膨胀缺口,即指商品市场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现象或劳动力市场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现象所造成的通货膨胀缺口(即“商品缺口”和“要素缺口”)。  相似文献   

16.
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不是结构性的失衡,而是宏观总量的失衡,具体地说,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原因就在于我国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体制缺陷,加剧了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发展,制约了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一、拉动经济增长,必须要使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双向启动 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要适度增长,必须使社会总需求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社会总需求不旺,经济则难以保持适度增长。社会总需求是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国内需求与商品出口形成的国外需求两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不同条件下,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不同的。从目前国内国际经济走势看,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减弱,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将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从国外经济来看,…  相似文献   

18.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应有的主题。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两个方面。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在理论上仅重视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研究,在实践上对供求平衡的宏观控制也偏重于总量平衡控制。西方宏观经济学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研究,虽然在方法上比我们更为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和定量分析,但也仅仅局限于总量平衡的描述。其实,要真正实现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仅在数量上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而想单纯凭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模式出发,提出确定社会供求总量的内容和范围,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供求总量在短期和长期内如何实现静态、动态与结构的平衡。从经济运行模式看,供求总量短期内静态平衡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而长期内动态平衡的实现则通过不平衡状态下的变动和调整。但总量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无法确定各经济部门间能否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和协调产品供求结构,因而需要进行结构分析,以建立各部门间供求结构和生产水平相互协调的全面平衡。  相似文献   

20.
在总需求中,消费是最大的子项。消费的变化势必对总需求的规模和总供求关系的状态有直接影响。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宏观经济管理都不能不重视消费变量。消费的总量和构成消费是使用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国民个体和总体当前需要的活动。消费的总价值量恒等于生产和供应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即它们的总价值量。但是这种说法与现行统计的消费额是不一致的。后者属于传统计划经济国家按物质部门净产值加总的国民收入使用中的消费概念,前者则属于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支出中的消费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