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爬山     
易中天,一位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品读三国历史而一炮走红、名震全国的厦门大学教授。 因为出名也招来了些许骂名。骂他者何许人也?为首者当属某大学中文系教授葛红兵,他在《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一文中说易中天品一国实际不是品,是嚼,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嚼一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红鬃烈马     
小俊 《山西老年》2011,(11):33-33
现在有两个 一位瓜农的瓜田每晚都遭小偷光顾,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写了一个告示牌:这些西瓜中有一个是有剧毒的!果然从那天开始就没再丢一个瓜。  相似文献   

3.
寻母记     
53年前,生母在他出生后第三天,将他丢在医院独自离去。可他并不恨生母。2003年养母去世后,他想尽一切办法开始走上寻母之路。如今,这个53岁的男人为了见上生母一面,依然不言放弃……  相似文献   

4.
有时候,我们和一个人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多爱他。而是,在他的身上.我们总能看到曾经的自己。岁月冲刷掉的年轻与美好,我们以为真的就这么丢了,却未曾想到,他竟能一点点地帮你寻回。  相似文献   

5.
鸾飞  阳洁 《北京纪事》2011,(5):98-100
初次看到聂峻这个名字是偶然翻阅他的自传性漫画《找海》,随意翻了几页,便一发不可收。他的作品独树一帜,《红蛊》,《我街》《丢丢侠》《寻找布列松》《不想长大》……充满了童话的奇思妙想,又饱含青春的浓烈迷惘。  相似文献   

6.
《百姓生活》2011,(1):13-13
陈志武是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广州日报》刊登了他给其子女的一封信,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今天早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到外面玩滑板。 我们都滑得非常高兴。突然,一个老奶奶丢了很多纸茶杯在地上。乱丢垃圾,真让人气愤。我马上滑过去,准备把这些纸茶杯丢进垃圾桶里。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诗经》和《周易》是他教授弟子们的重要内容,但他并不是仅仅要求弟子们记住《诗》《易》的辞句,而是要他们从中体会出“忠恕”之道来。孔子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当时十分盛行的“兴”式方法,即仅据《诗》《易》中的某一辞句断章取义地引申发挥。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求弟子们要紧紧围绕着“忠恕”之道去“兴”。孔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诗》《易》改造成儒家经典的。孟子、荀子以及西汉中期以前的儒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师培与北京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至1919年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任教,于北大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三年,其间他出任中国文学门教授、文科研究所导师和国史编纂处纂辑员,做了大量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文学史课程的讲授与《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的出版,奠定了中国文学史学科垂之后世的“典范”。他在北大最为人诟病之事,是充任《国故》月刊的总编辑,似乎站到了当时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实则此举并非有意与新文化相对抗,不可简单归结为“倒退复古”,尚面进一步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读大学时,钱理群教授到我们学校做过一次关于《故事新编》的专题讲座。当时,我并不因为他是北大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亦或当今研究鲁迅的文坛泰斗这些光环所折服,而是他讲座上侃侃而谈的风格,以及深刻的思想把我深深地打动了。老钱就像一个小孩子,笑口常开,一副菩萨的模样,返老还童的境界让人不得不敬仰。  相似文献   

11.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那一次老虎丢尽了脸,气得直想报仇。而狡猾的狐狸呢?可得意了,它还暗地想要再找一个机会耍一耍大老虎,来证明自己的绝顶聪明。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机会     
《阅读与作文》2007,(6):27-27
一个女孩在影片《井冈山》中得到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就是饱含热泪的报告:“罗叔叔,井冈山丢了。”就这么一句简单的台词,这个小女孩儿竟在人前人后、台上台下苦练了500多遍!这种叫真劲打动了导演。不久,著名导演谢晋到上海为《青春》物色演员。这个女孩被看中了,导演让她演一个哑妹。哑妹没有台词,但谢晋要求她一颦一笑都能“说”出话来。  相似文献   

13.
余秋雨 《社区》2008,(11):4-5
如果你明天就要投入一次远途跋涉,行箧中将带一本什么书? 抗战时期,许多学者轻装逃难前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人带了《庄子》,有人带了《剑南诗稿》,有一位教授在简薄的行囊中硬是塞进了一部《红楼梦》……  相似文献   

14.
谈读杂书     
汪曾祺 《社区》2010,(26):7-7
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评论的要多得多。常看的是有关节令风物民俗的,如《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其次是方志、游记,如《岭表录异》、《岭外代答》。  相似文献   

15.
女人的纠缠不休,是因为爱,或者不甘。她不相信炫明是薄情的男人,仅仅因为一个意外出现的女人,他就能丢了她。  相似文献   

16.
王钟陵教授的两部创作集,得到了学界与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作为学者作家,他的多文体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学术与艺术的融合,大气,表现手法别致新颖。王钟陵教授的创作,在报告文学、新诗、散文领域,都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他的学术著作,则又具有文学化的特征。创作与学术的高度融合,其中内蕴着一种新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相似文献   

18.
黄瑞云 《可乐》2011,(8):60-60
淮南王得道成仙。他把炼药用的盘盂杵臼丢在院中,鸡狗们啄舔余药,也都一起升天。他的驴子没赶上,非常气恼。想到那些无用的鸡狗都成了天鸡天狗,而自己作为淮南王的坐骑,反而遗落人间,它悔恨不已。  相似文献   

19.
黑多 《华人时刊》2010,(1):78-80
难忘的同胞导游 对初次去美国且不懂外语的人来说,置身异国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紧张。特别是在新墨西哥州圣菲市被同伴“丢”了以后。  相似文献   

20.
行箧中的书     
余秋雨 《社区》2009,(11):5-5
与研究生谈读书,我问他们:如果你明天就要投入一次为期长远的跋涉.行箧中将带一本什么书? 抗战时期,许多学者轻装逃难前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人带了《庄子》,有人带了《剑南诗稿》,有一位教授在简薄的行囊中硬是塞进了一部《红楼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