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得不借鉴并吸纳世界历史思想的养分和精髓.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随着实践考验不断走向成熟,我们要更加关注在当今时代世界历史思想的现实意义.这也是马克思对于世界历史思想更好地趋向现实性的初衷.思想赋予历史生命力,并与当代客观实践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世界历史思想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多层次内涵构成其整体结构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既在于其克服黑格尔头脚倒置的历史辩证法,从与世界历史相关的几个不同核心层次上进行了逻辑论证;也在于马克思面向资本社会复合层次,对世界市场、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行了科学性的实证分析。从其科学性与革命实践性相结合的整体视野看,隐藏在世界历史思想背后的层次递进的思想,为我们当前正确理解、恰当处理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马克思将市民社会定位于物质交往领域,还是葛兰西将其界定为与国家政治生活并存的上层建筑,都源于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并且由于这两个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汇合使得市民社会与法的关联,不仅表现为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而且也表现为葛兰西主张的法涉及市民社会这一上层建筑领域。 相似文献
5.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具有强烈现实导向的市民社会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而持久的关注。然而在关注其现实导向的同时,人们却忽视了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复杂理论内涵的概念。在西方,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其有不同的解读。其中,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是众多思想家学说中的一个亮点。思想的历史就是历史的思想。本文拟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作一番考察。通过考察,我们会认识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市民社会概念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市民社会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先生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称之为"市民社会的历史理论".然而从马克思的理论著述中可以看出,"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在马克思早期的著述中,也就是在他的历史理论的形成期,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阐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起源、基础、前提和功能.而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形成以后,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则很少使用市民社会概念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分析.而且,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恰恰是扬弃或消灭市民社会而争取人类解放的斗争.因此,对马克思来说,他的历史理论的立脚点,不可能是"市民社会",而只能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相似文献
7.
谢美航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1):15-17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发展历程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其本性则体现了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要求。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并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手法重新理顺了市民社会思想,得出了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决定作用的论断。在结合了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市民社会思想融入了更多的和谐理念成分,成为了和谐社会的理性渊源。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与逻辑的演进过程,从原著文本上可约略地划分为从<莱茵报>时期到<共产党宣言>时期的五个阶段.分析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思维逻辑,追溯理论生发的客观历史过程,探究不同语境下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点的内在关联,才能领会马克思从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层面以及理论的不同维度上阐述市民社会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9.
青年马克思在寻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钥匙之前,经历了一个思想上的探索时期。延续先前对理性的思考,马克思逐渐从批判黑格尔理性国家观深入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找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点,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形成了市民社会理论的一个鲜明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没有价值以及价值问题的专门论述,但其文本中却内在地蕴涵着丰富的价值思想.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价值及其特性的论述与探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蕴的价值思想.这一价值思想为我们变革社会现实、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旨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及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共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早年的理论探索和创建活动始终没有离开过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问题;而他对社会历史领域问题的思索,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哲学。这两个没有离开催生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形成马克思哲学和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市民社会作为其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有明确的内涵、外延和具体表现形式。市民社会具有唯物史观其他范畴所不具有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2.
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 ,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分析视角。从黑格尔的国家理性转向市民社会批判 ,这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变革中的重要一环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析不再重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中 ,以资本逻辑为基础 ,马克思揭示了现代市民社会与现代国家同资本逻辑的内在同构关系 ,指出只有以资本逻辑为基础才能真正地揭示现代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本质规定。要真正地颠覆现代市民社会与国家 ,就必须从政治解放转向社会解放 ,以“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传统理论认为市民社会是马克思思想不成熟时所使用的概念,这个观点至今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界仍然占据主流地位。本文认为国内对于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并没有足够认识,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是分析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思想是其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葛兰西着重从文化和意识层面揭示了市民社会中隐性存在的资产阶级文化、意识的内蕴,阐明了发生在市民社会中的诸多变化,从而以其独特的对社会生活的领悟力确立了其独具特色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是从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始的。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关于国家高于和统摄市民社会的观点,认为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基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中其市民社会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二者都具有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容本质指个人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物质交往、该阶段上的整个工商业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组织。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三方面的特征特殊性;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来把握市民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市民社会诸领域中经济关系领域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马克思的货币批判理论,揭示了马克思进行货币批判的价值取向是消除商业文明条件下的异化现象、实现人类解放、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体现了“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的价值原则。同时揭示了马克思的货币批判理论对于现代社会,尤其是正在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的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探析——兼论“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民社会”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主体构成以及对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文章认为 ,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是商品经济的对应物 ,看作是置于个人和国家之间、对私人利益和普遍利益起调和作用的“中介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显示出了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申文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27-29,67
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逐步构建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也在向新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过程。要了解马克思的这段心路历程,他在早期的哲学著作中提出的市民社会理论便是重要线索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活动会通过商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贸商品的消费等对贸易双方国家的生态环境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传统贸易理论重视贸易的经济效应而忽略了贸易活动的生态效应,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影响、贸易政策等思想有丰富的生态蕴含。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生态反思,探究对外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保证一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有了"全球化"思想,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经受了150多年的检验而被证明具有科学性,现在它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的丰富内容;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当代"全球化"的新特征和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