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保护弱势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客观认识和科学评价这一制度的运行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运用DEA分析方法,选取3项投入指标、2项产出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贵州、西藏和甘肃4个省区的支出是有效率的。从三大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的支出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最低。要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效率,中央应当加大财政投入,无效率省区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提高支出水平以及资金配置效率,制定科学合理动态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保障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生活。在社会救助体系中发挥着"最后一道安全网"的重要作用。以往对于黑龙江省农村低保标准制定方面的研究,大多表现在理论探讨与定性分析基础上,缺乏实地调研与定量思考,基于此,文章以政策为指标建立背景,通过典型区实地调研,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针对不同低保人群,分别测算有无食品自给能力的低保理论标准,发现黑龙江省低保标准远低于政策要求,无法有效满足农村贫困家庭基本生活需要。鉴于此,通过比对黑龙江省财政支出,测算低保财政支持力度,提出具体财政建议及其配套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2016年31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低保减贫指数测度等方法,借助GIS技术,探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减贫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支出的基尼指数总体下降,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支出的公平性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减贫效应空间格局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次高等级区和高等级区向西部扩散,低等级区向中部地区收缩,呈现“中部塌陷”特征;城镇化率、人均GDP、社保和就业占财政支出比重、财政收入等影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减贫效应,但同一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应坚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减贫效应的区域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建立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存权的需要,又是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需要。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保障面窄、标准低、低保对象界定标准上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从发展民族地区规模经济、拓宽筹资渠道、实行多种保障方式相结合等方面来构建立民族地区农村最低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且更加注重公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准入-退出"不利加剧了农村低保的不公平,入保不公、退保不畅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没有为低保公平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在分析农村低保入保不公,退出不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低保要实现公平,就需要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准入-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效率。研究发现:无论是静态截面效率还是动态跨期效率地区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就静态截面效率而言,2019年辽宁省和海南省的效率最高且达到技术效率前沿,广东省的技术效率最低;就动态跨期效率而言,2018—2019年跨期效率变动结果显示除辽宁、海南和福建省,其他8个省市技术效率下降,规模效率是引起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字经济区域效率,应推进东部地区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催生新技术、新资本、新劳动、新土地、新思想,优化数字经济建设资源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财政分权是中国分税制改革后的一项基本财政制度安排,决定着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基于200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并分析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不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都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有显著负向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此项结论仍成立;分地区考察发现,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抑制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更明显,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则不显著;无论是在财政收入方程还是在财政支出方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受教育水平提升都能有效促进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规模越高,则越有损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在财政收入方程中,人口密度增加能有效促进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在财政支出方程中,城镇化率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贫困群体规模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西部民族地区出资能力低下、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少等因素的制约,实际执行的低保标准和支出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状况与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背离.中央和各省(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低保的财政补助力度.应适时建立农村低保金的垮省调剂机制,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区域协调增长为背景,探讨政府财政支出的均衡作用路径,在包含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区域模型中,讨论了财政支出边际贡献率和区域财政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影响,并模拟计算发达地区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超过最优支出规模,将有必要实施横向转移支付,缩小区域差距,并分析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设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制度建设和实践环节上还存在诸如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大、地区间保障水平不平衡、低保标准低且覆盖面窄、保障对象界定困难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利于农村低保的发展,且农村低保还缺少资金来源和法制保障。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应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完善其资金筹措机制,合理确定对象与标准,并采取配套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选取江西省26家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样本企业,运用DEA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测算了2011—2013年江西省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效率(TE)、全要素生产效率(TFP)及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多数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效率(TE)表现良好;但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情况却不容乐观,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TFP)下降的原因是技术效率(TC)和规模效率(SE)下降过快。从不同生产要素规模下企业生产效率分布结果来看,随着基地面积增大,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呈增长趋势。最后本文就提升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效率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对象严重边缘化、低保标准偏低、低保对象确认难、融资困难、管理有待规范、低保工作条件不足、与相关制度不协调等.积极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改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改革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筹措模式,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筹资难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用收入核实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认真开展基层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组织建设.同时,欠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走出救济局限,就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02-2012年省级政府财政投入产出数据,采用SBM效率测度模型测算各省财政支出效率,同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显著,并存在“门槛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时,当人均GDP低于9826元,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人均GDP介于9826元和14705元之间,抑制作用有所减弱且显著性降低;而随着人均GDP超过14705元,财政监督力度的加大会促进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以政府支出规模为门槛变量时,财政监督对于财政支出效率始终存在抑制作用,但影响系数和显著性随着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而减小。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应重点监督预算资金结构合理性,而高经济发展水平省份应兼顾决算规模控制和资金结构合理调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SBM-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横向与纵向、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整体有效,各地市之间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和不平衡性。纯技术效率的拉动对于综合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效率高的地市社会保障支出呈现最优境况。动态分析得出山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体生产率下降,各地市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程度不一。短期来看,技术效率指数尤其是平均规模效率还需要提升。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指数不高是生产率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因地制宜调整供给结构与规模,增强研发创新实力,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做好全省多方统筹,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动态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于1999年立法,可是,目前没有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一立法。通过研究,发现无论在绝对贫困线还是在相对贫困线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补助支出在GDP和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都很微小,也就是说成本很小。只有农村庞大规模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才谈得上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分析长三角地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可为推动其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文章基于2016—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利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动态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卫生支出效率,运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支出效率较高但各地差异明显,大部分地区规模效率较低、技术进步下降成为制约支出效率的关键。人均GDP、城镇化率与支出效率显著正相关,而人口密度、医疗卫生支出占比、财政分权与支出效率显著负相关,每万人口普通高等在校学生数对支出效率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农村低保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界定农村低保的保障对象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基础。文章在综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专门就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和低保对象界定的原则及低保对象界定的范围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低保对象界定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保"等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对河南安阳某村的实证研究,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对策,以求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问题,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决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高低.利用DEA两阶段分析框架,根据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使用DEA方法测算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从时间和地区两个维度分析这三种效率的差异.最后利用Bootsrap方法对影响效率的各类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在样本期间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财政分权、户籍制度、医疗卫生改革、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教育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别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6—2020年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值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表明,不考虑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项的影响,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整体偏低;外部环境因素显著影响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为正向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医疗卫生支出占比和财政分权为负向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及随机噪声等影响因素后,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明显提升,纯技术效率的上升是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的关键;Malmquist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安徽省医疗卫生支出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且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制约,“十三五”期间全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