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与大学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全球化实质的基础上,讨论了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指出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而大学要完成其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必须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并培养具有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的新人.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新时期,高等教育要完成这一使命,需要着力构建学习型文化,以促进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学术与科研之间寻求合理平衡,以促进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在社会服务上建立新型社会契约,以促进大学与社会互适互动发展;调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关系,以促进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引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立群 《南都学坛》2005,25(2):44-49
20世纪90年代是新诗发展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影响最为"式微"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新诗真正进入艺术探索的时代。站在20世纪90年代的立场看待新诗的发展则不难发现其与政治文化的密切关系:不但新诗的发生、发展和历次诗歌运动无法远离政治文化,即使是诗人心理和诗人评价中,甚至是最不应受到影响的"纯诗"也同样没有避免政治文化的问题。目前,无论是蓬勃发展的文学史研究工作,还是方兴未艾的诗歌史修治工作,都使我们无法回避"20世纪诗歌与政治"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可以沿着艺术的轨道自主前进的时代条件,从已有的历史、传统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新诗的研究乃至新诗的未来发展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与生俱来地具有引领文化创新的重要功能.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新秩序的今天,和谐文化建设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大学理所当然地肩负着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责任与使命.大学应在文化选择中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履行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在大学精神建设中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大学国际化与大学德育的新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现时代的基本特征。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适应的大学的主流意识和发展趋势。从现时代的要求出发来构建大学德育的新使命,培养未来劳动者的人文精神、普世伦理、全球思维、团队意识和诚信品质,应当成为当今时代的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传媒社会,产生了传媒文化的转型.传媒文化的转型置于整个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中.如果说20纪90年代前的10年是转型的准备和发展期,90年代尤其是1992年后则进入显著变化期.90年代传媒文化转型表现出多种特征,技术进步、市场的建立、媒介理念的更新及体制调适,是传媒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性境遇下 ,大学的使命被功能化而失去形而上意义。现代性迫使大学突出专业教育而削弱甚至是取消博雅教育。是践行传统的大学理念还是承担社会功能 ?现代大学性格发生了分裂。但是 ,只要我们转换角度 ,从“生活世界”和“系统”两个层面理解大学 ,大学的现代性焦虑就能够得到克服。大学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自由民教育和公民道德养成是大学必须担当的责任 ;大学又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 ,理应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人才 ,提供知识。现代大学的使命是 ,在履行文化启蒙和人格养成同时 ,也把自己的关注放在科学的技术应用价值上 ,放在训练生产技能上  相似文献   

8.
严肃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走入低谷,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均陷入困境,惟有散文在90年代成就了20世纪的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消费文化时代文化消费的外力推动,散文很好地借助了这股外援,实现了一次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地方大学发展的机遇和新的使命,并探讨了地方大学的发展战略,即立足地方,全面开放办学战略;注重品质,追求卓越战略;追踪前沿,高位发展战略;丰富内涵,文化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文化是为了实现高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在高校教学、管理、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集合文化。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重塑学校个性的基础 ,是对外展现学校形象的窗口 ,是一个大学的特色和灵魂 ,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结合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的考察 ,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承担的文化使命出发 ,深入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赖以成长和发展的深层动力 ,强调了大学使命对于营造高校校园文化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牵动大学中枢神经的是文化传承创新,有了这一点,大学才能真正地做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故称其为大学的掩体。对其掩体内涵的认识,不能脱离它的主体作抽象的判断。它本身具有主体性的相对尺度,即文化传承创新首先是对作为主体过程和方式的文化与对作为主体权利和责任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而驱动大学探索普遍真理、化解文化冲突,构建和谐社会,从而也决定着大学主体的生存样式。因此,当目前中国大学要着手建立新的大学文化之时,不能不正视文化揶揄导致文化传承创新的诸多难处,并澄清处于文化传承创新语境中大学发展的终极使命,塑造积极而正面的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这是事关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实现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凸显出作为执政党对文化的战略地位的准确把握,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就文化发展的环境而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动是复杂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的重构既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前提,更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时刻发挥和彰显着其他社会组织在文化使命担当上无法比拟的功能与价值。文章以时间为维度,研究文化变迁影响大学文化使命的演进;以空间为维度,从大学之于民族与社会的宏观角度和大学自身内部的微观角度,探讨大学双重文化使命的实践价值与途径。一方面,大学文化使命可以表述为大学在民族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与作用的总称;另一方面,大学文化使命又可概述为对大学人进行文化熏陶、培养文化自觉理念和孕育大学精神。宏观上,大学在民族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发展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建设、选择并融合多元文化、规范社会价值系统、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使命;微观上,大学自身建设发展承载着凝聚并延续大学精神、文化育人、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大学内部管理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4.
契约论既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也是公民社会的核心价值,能够为现代公民社会的建构 和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价值判断。从契约论的角度进行观察,大学使命即大学与社会之间契约关系的体现。 中世纪以降,大学与社会的契约关系先后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数次重大调整,大学使命因此也相应地 发生数次显著革新。时至今日,人类迈入后工业时代,知识社会已经到来并不断深化,大学与社会的契约关系 有了新的表述,大学使命必然也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化组织,大学与文化相生相融、相得益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责。以2011年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契机,整个社会对文化建设以及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注迅速升温。在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代大学的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困惑与阻力、方向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6.
走向哲学视野的儿童研究:儿童世界的本质与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时期是形成成人心理及人格特征的关键期.儿童世界的本质具有人的本质属性,通过人的诸关系表现出来.儿童世界的特点是教育最根本的依据: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新奇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推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直接的纯粹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儿童世界是一个万能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张扬儿童的创造激情.在人与神(即终极关怀)的关系中,儿童世界是一个流动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引导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是俄罗斯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因中央财政预算赤字和下拔资金的缩减、税率过高等因素,导致俄罗斯远东工农业生产持续下滑、地区总产值下降、消费指数过高、通货膨胀严重、人口大量流失等诸多问题。为探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俄罗斯远东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更新老化设备,建立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同时积极扩大就业,改善住宿和交通条件,提高居民生活福利,这无疑为中国图们江区域开发与合作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90年代的先锋音乐是一种精神探险 ,先锋音乐家们在自己一度热衷的技术试验中 ,不期然地将中国现代艺术带入了“文化工业”之中 ,同时 ,一些时髦者在丧失了艺术锐气的市场倾销中 ,无可选择地终结了自己的探索 ,而仅仅使其沉醉于往日的先锋性的辉煌想象中。然而 ,真正的先锋仍然在漂泊中寻找新的锚地 ,他们仍在释放自己残存的生命力和精神美丽 ,用自己的艺术理论和实践 ,铸就自己艺术生命的探索性证词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现代大学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智慧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现代大学的使命。现代大学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文化教育,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和谐文化,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从而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融汇构成一百年的艰难,一百年的尴尬,一百年的阵痛,一百年的壮烈.中国古代市民文学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如"本末冲突"、"城乡冲突"、"义利冲突"、"情礼冲突"等依旧是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基本的文化母题,只是它们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上展现出来的,它们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