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生命在于运动。最近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百岁老人雷·克拉克多年坚持在健身房锻炼的故事,老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健身不分年龄,活到老、炼到老。家住纽约的雷·克拉克今年102岁,他于1976年退休,妻子2007年去世,女儿在2009年去世。他回忆道:"我懒得宅在家里,于是决定去俱乐部健身打发时光。"这一年他刚满98岁,距今已经3年了。目前,克拉克已经可以自如地曲臂提举18公斤的重物,在划船机上潇洒运动,在空中轻松挥舞3.6公斤的壶铃,整  相似文献   

2.
石月红 《社区》2009,(16):32-33
一边健身一边发电,这对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万源东里社区的居民来说已经不再是梦想。年初,社区居委会购置了6台“脚踏发电健身车”,在社区的健身广场上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粉红色的新式健身器械很快就吸引了爱好健身的社区居民们,在社区迅速掀起了一股“节能健身”的热潮。蹬着脚踏发电车,居民们不仅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还树立起节能环保的理念,并且能将创造的电能送给社区里的特困老人,这种一举多得的健身锻炼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在公园、社区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晨练的老人拿身体的不同部位撞树来健身。对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博士王宏认为,这种健身方式属于碰撞运动,有一定的健身效果,但这种锻炼不太适合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修身养性锻炼体魄是长寿老人共同的心得,这里辑录几位爱国民主人士健身的体会,愿读者能从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沈钧儒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寿老人。他一生奔走革命,不避劳苦,仍然活到90岁高龄,沈老的健身法宝有三个:  相似文献   

5.
郁建民 《社区》2011,(33):15-15
前不久,我到杭州旅游,发现在西湖区西溪街道某社区有家“老年聊吧”。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让社区内的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所聊之事小到婆媳关系,大到国家政策,十分广泛。老人们反映,聊完后,心里顺畅精神爽。同时,也成为社区干部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集思广益、改进工作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6.
周明华  韩敏 《社区》2011,(27):45-45
每天清晨5点多钟,当你走进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浦南小区社区的健身广场上,只见一位身穿健身服、手拿闪闪发光宝剑的老人,身后十多位老年朋友跟着他一剑一招,成了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李佳徽  王瑶 《社区》2014,(18):30-30
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台东街道台东三路的张成信老人,今年76岁。由于疾病缠身,腿脚不灵便,张大爷只能躺在床上打发时日,非常苦恼,子女也被拖得筋疲力尽。听说街道成立了一个“失能老人之家”,张大爷的子女就到这里来咨询。经过工作人员对老人的需求评估后,现在不但会安排“阳光养老事业平台”的大夫定期上门为张大爷做康复护理,而且社区的志愿者也经常上门与他聊天下棋。张大爷的女儿高兴地说:“老爷子能得到专业的护理保健和心理疏导,他的身心肯定都会逐渐好起来,我们一家人真是太感激了。”张大爷所享受到的服务,就是近日在台东街道芙蓉路社区“阳光社工助老服务社”正式启动的“中央财政一市北区失能老人社区支持项目”。这也是目前市北区首个失能老人社区支持项目。  相似文献   

8.
泰国人老了以后似乎比年轻时还受重视,在下面专门为老年人而设的福利措施中可见一斑。老人俱乐部。目前,整个泰国约有4000家老人俱乐部。大多数俱乐部坐落于政府医院内,为他们的成员提供像锻炼计划、医疗检查和  相似文献   

9.
于韧 《社区》2006,(14)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十字街街道建设桥社区,在社区建成“三横三纵三联”网络结构,使政府的管理和居民的自治逐一落在了实处。三种横向组织网络1.建设桥社区以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为载体,将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公司吸收进来,形成了一个党支部领导下的社区协商合作网络。议事协商委员会设主任1名,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副主任、委员各10人,每年至少召开6次会议,主任会议每月召开1次,从制度上保证了协商工作的经常性和重要性。从实际效果看,由于有了定期的交流、沟通和协商,社区许多工作都能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三区社区,退休的大爷、大妈最喜欢和小沈聊天,因为老人们都觉得小沈特别好,很有亲和力,和她说话一点压力也没有。有了小沈以后,退休人员刚进社区的那种失落感也渐渐淡了。退休人员进社区造就“社区沟通专家”2004年,国家规定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养老金交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许多人因为失去原有单位的依托而面临精神生活单调、无人照料等实际问题,影响到晚年的生活质量。社区也因此成为确保企业退休人员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社区》2005,(3)
健身器缘何成了“促死器”我是社区里的一位退休老人。小区内有一些能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这些器材曾经是我们这些退休老人的“好伙伴”。可是最近一些时候,我可是不敢再与它们“为伍”了。原因是我们小区内的很多居民都说那些健身器材是“促死器”。问过老伙伴们,我才知道这其中的“底细”:原来这些退休老人大都需要手摇的、脚蹬的、擦肩磨背的安全、保险的健身器材。可小区给他们安装的却是仰卧式锻炼腹肌的健身器。老人们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若是让他们在这种健身器上反复仰卧运动,不但达不到健身…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老年体协会议上,中国老年体协主席、87岁的刘建章同志谈到养生之道时说:老年人只是坚持健身锻炼还不够,还要做到“俏、笑、跳、撂、唠、好、学”这七个字。笔者深受启发,认为“七字诀”既是刘老的经验之谈,也概括了众多长寿老人的健身之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老杨的故事     
叶万锋 《老友》2014,(9):28-28
正每天夜幕降临,在江西省乐安县721社区古城辖区的健身广场上,你总会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中等个头,背微驼,却精神矍铄,手持扫把,清扫着健身广场飘零的树叶及杂物,给前来健身的居民营造一个干净的活动环境。他多年如一日,坚持义务清扫广场,成为古城辖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就是721社区古城管理站退休党员杨增祥。  相似文献   

14.
每天清晨5点多钟,当你走进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浦南小区社区的健身广场上,只见一位身穿健身服、手拿闪闪发光宝剑的老人,身后十多位老年朋友跟着他一剑一招,成了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要问那位领头舞剑的长者是谁?  相似文献   

15.
郁建民 《社区》2011,(22):15
前不久,我到杭州旅游,发现在西湖区西溪街道某社区有家"老年聊吧"。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让社区内的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所聊之事小到婆媳关系,大到国家政策,十分广泛。老人们反映,聊完后,心里顺畅精神爽。同时,也成为社区干部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集思广益、改进工作的一扇窗口。聊吧中有老年人说:"打麻将其实并不轻松,胜负心太重,  相似文献   

16.
蓝碧霞 《社区》2005,(22):30-30
本刊10期的封2曾刊发过一组有关城市“牛皮癣”——小广告问题的照片。近日,接到了厦门市思明区华福社区俞王景老人的来信,在信中他告诉我们,在福华社区活跃着一支“除癣队”,他也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3年来,他们为清除社区里面及周边的小广告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甚至总结出一套结合清除小广告的健身方法,在读了本刊之后,特别想把他们这支老年社区志愿“除癣队”的活动情况告诉读者朋友们  相似文献   

17.
汤兴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毕业两年后,先后建立4个健身俱乐部,完成了从零到资产上百万的原始积累。他说,自己还有更远的愿望,预计在3年内将自己的健身俱乐部扩展到8~10家。  相似文献   

18.
李亚彪 《社区》2005,(16):28-29
2001年,春节,长春市崇智社区的“和心俱乐部”发动全楼居民在除夕夜办的居民“百家宴”,作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一个直播片断播出后,让几亿观众共享了他们的欢乐。也就是那一年,本刊记者专程来到长春采访过俱乐部的创始人史品忠老人,在那个狭长的楼道里听他讲述他与“和心俱乐部”的故事。如今,居民们的笑声和他们邻里相助的故事依然在记者耳边环绕。然而随着史品忠老人却因为家中老伴无人照料,需要向孩子求助——回黑龙江的儿子身边去了。史老的离去,“和心俱乐部”还能依旧吗?新华社记者李亚彪表示了他的忧虑  相似文献   

19.
曹兰芬 《社区》2014,(6):18-19
自2011年无锡市广瑞路街道阳光老人俱乐部成为崇安区政府购买项目之_,并成立广瑞路金丝带工作室以来,俱乐部以社区工作方法为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工作,累计服务9000余人次。  相似文献   

20.
刘萍 《北京纪事》2015,(4):38-39
神路街走出的快乐老人
  郭宝木,今年81岁。从8岁起就住在日坛公园的南端神路街,直到69岁才搬到红庙社区。对神路街和日坛公园,老人有着太多的记忆,他对这个郁郁葱葱的皇家园林的情感,随着参天大树的繁茂而与日俱增。11年来,他在日坛健身园里义务为晨练的人们提供健身器材,带领大家一起快乐锻炼,形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