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方平权 《云梦学刊》2002,23(4):101-105
通过对岳阳方言的语气词作全面深入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岳阳方言中有旧个语气词。文章对它们分布和所表语气从语法和语用方面进行了逐一的描写,对它们可能构成的连用作出了穷尽性的分析,在语气词的形成和衍变上提出了一些看法,对语气词的分类,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醴陵方言是湖南湘东的一种重要地方话,本文通过分析醴陵方言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及它们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认识醴陵方言的语言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代词用法和代词语音演变的考察以及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比较,详细论证了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表现为第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远指代词在用法和语音上具有衍生关系;(2)古汉语代词“其”是现代南方某些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共同来源;(3)作为指示代词用法的“之”在上古并非表示泛指,而是一个典型的近指代词。  相似文献   

4.
安阳方言中的语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殷都学刊》2000,(1):99-101
“的”是安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语缀。本文在丰富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方普(方言和普通话)比较的方法对名词、代词后的语缀“的”的状况做了深入细致的描写,认为“的”是安阳方言中重要的成词成分。而疑问代词“啥”和”啥的”的语法异同又为吕叔湘先生关于“什么”的语法论述提供了方言佐证。  相似文献   

5.
方平权教授     
方平权 ,1 953年 1月生 ,湖南岳阳人。 1 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 (今湖南师范大学 )中文系 ,同年分配到岳阳师专 (今岳阳师范学院 )任教。无党派。 1 993年晋升副教授 ,1 994年至 1 995年在北大作访问学者 ,2 0 0 0年晋升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和方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著代表作有《训诂与语法研究》、《岳阳方言研究》。在《语文学习与研究》、《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3 0多篇 ,形成汉语史和方言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有多项成果获省市和学院奖励。汉语史方面有影响的论文有《沃之沃意义的失落…  相似文献   

6.
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河南陕县方言具有丰富的指示代词,而其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很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源于词语的语音演变和语音合成。  相似文献   

7.
对于研究方言的人来说,人称称谓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方言研究中的富矿,徽州方言的方言区域尽管不算大,人口也不多,但它的人称代词和称谓名词都非常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其词汇量明显超过了吴方言和四川方言。又因为它从几乎所有的方言语系中引进、改造了不少的方言词,致使对于徽州方言人称及称谓词的研究,几乎涉及所有的方言语系。从而也加深了人们对徽州方言与其他方言相互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明清山东方言白话文献中,指示代词“这(个)”、“那(个)”用来回指前文所述内容时出现了两种特殊的句法位置:指示代词+NP+VP和NP+指示代词+VP。这两种位置的指示代词与NP之间都没有结构关系,而指示代词与VP则存在着语义上的主-述关系和宾-动关系。这两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约是在元明时期产生的,它的出现具有鲜明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9.
北方方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咱”据吕叔湘先生的考证,由“自家”切合而成,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咱”一般指代复数人称,但是有些地区用“咱”指代单数人称,如辽宁中部地区方言、山西洪洞方言、山东潍坊方言等,这种特殊用法有的可能是保留了古音,有的则是方言修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 ,大地岭土话的词化变调 ;第二 ,大地岭土话的名词“花钱”的使用范围和量词的搭配关系 ;第三 ,大地岭土话的人称代词跟其他方言、语言的比较。文章认为词在汉语中也是有现成标志的 ,要重视对偏僻的边界地域的方言调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沈荡话指示代词系统中的四类指示代词作了详细的描写,认定该系统为特殊的“双层二分体系”。文章按指示对象的不同把指示代词分为方位处所指示代词、指人或物指示代词、时间指示代词、性状程度或动作方式指示代词四类。各小类指示代词在近指、远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为零距离近指、有距离近指、远指、更远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眼于英语代词的翻译 ,揭示代词对翻译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方法。重点阐明英语和汉语代词的对比。首先 ,为了更好的理解语言的交流和代词的翻译 ,就要明确翻译和代词的定义和主要特点。说明英语中的代词 ,为了更好的理解英汉翻译中的代词 ,将会讨论物主代词 ,反身代词和人称代词的用法。其次 ,英汉翻译中的代词最困难是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代词的不同意义。最后说明翻译中代词的指代 ,通过一些例子分析翻译中的代词。  相似文献   

13.
从语义方面考察俄语关联词который及кто,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在语义上对它们互换的可能性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显得尤其重要。который,кто在具体语境中都可以表示“存在指代”的意义,当语法特征和修辞特征相同时,它们通常可互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曾炜 《云梦学刊》2010,31(5):134-138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与社会流动的加剧,各地语言生活状况发生了许多变化。目前,语言学界重视对开放性大城市和边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状况的调查,尚未见到湖南省内湘方言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对湖南岳阳市语言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在各场景下普通话与方言的使用既具一致性,也有群体差异性,普通话的使用空间将逐步扩大,方言的使用空间将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5.
岳阳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谷人旭 《云梦学刊》2008,29(1):91-93
岳阳旅游景点(区)的空间结构呈极核型空间状态,区间分布极不均衡,岳阳市区旅游资源单体赋存集中并且开发程度高,其他县(市)资源潜力未能充分挖掘.但岳阳不同区间的资源特色突出,有很强的互补优势,可以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改善交通条件,建设多核型的旅游空间格局,促进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泽顺 《云梦学刊》2006,27(3):136-138
方言区划所涉及的语言文化现象十分复杂,如果仅仅依据某一语音特征,往往会导致逻辑上的悖论:同一个方言区的人无法通话。由于华容地处西南官话、湘方言和赣方言三者之间的边缘地带,华容话也就先后受到这三种方言的侵蚀和影响,但它既不同于湘方言和赣方言,也不完全同于西南官话,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但若全面比较,西南官话的特征较多,应归属于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