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丹 《统计教育》2007,(10):53-54
基于经济普查数据,对外资经济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如下基本特点:从区域分布来看,外资经济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具体投向来看,外资经济的产业投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从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分布来看,中部地区外资经济从业人员数及劳动报酬逊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从经营绩效看,东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长期均衡中,技术因子对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而能源要素只在中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性;(2)短期波动中,能源消费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技术因子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突显出区域的差异性,寻求区域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匹配.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的财政、金融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中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与西部和东北的政策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有效遏制"中部塌陷",财政、金融支持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唐斯 《统计与决策》2011,(16):75-77
文章建立东部、中部和西部面板数据模型,从二元经济结构着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预算内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比重变化对不同区域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固定资产投资对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由于产值的增加又会使大量的诱发投资涌向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及GDP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投资与产值的微分方程模型,得出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投资系数,并通过东、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函数,计算出未来的东、中、西部投资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而且中、西部地区更应该吸引外资及民间资本,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339个地市为分析单元,对五大区进行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特征.结果表明:五大区在经济增长收敛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即都存在经济收敛情况,收敛的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其次,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特征不同于其他四大区域,具体表现为其经济增长方式对空间位置关系较为敏感,因此在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时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来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对曲线的拟合效果、单调性、凹凸性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依据实证结果得到如下结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能源产出效率及边际收益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以全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东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最后从脆弱性、非同步性和阶段变化性三方面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特征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深入研究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有助于理解新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与联动规律,从而为科学调控区域联动效应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在量化识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联动效应的基础上,以四大板块为基本框架分析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板块经济特征,东部板块与中部板块之间以及东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内部的辐射拉动效应已经形成;人口流动、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绿色发展差距的缩小均有助于推进区域间联动效应由虹吸效应向辐射效应转化。为使各板块内欠发达省份获取更多的辐射拉动效应,中部和东北板块可优先关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可强化人口流动以及增长极对联动效应转化的推动效应;而东部和中部板块则应关注绿色发展差距对区域联动效应转化的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对Feldstein—Horioka之谜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省级数据,通过建立、估计和检验面板协整模型,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资本流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的资本流动性最强,中部地区的资本流动性次之,西部地区资本流动性最差;东部地区各省份以资本净流人为主,西部地区各省份以资本净流出为主。因此,要提高资本的自由流动程度,尤其要引导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加速中国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缩小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创新是助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文章从省际面板数据中截取了2011—2019年的部分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创新、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和区域创新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分区域探讨的情况下,回归结果依然具备较强的稳健性;(2)数字普惠金融能进一步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3)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发生改变,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4)分区域来看,不同地区数字普惠金融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而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则相反,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根据我国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四种主要的污染物,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拟合曲线显著不同:东部地区三种污染物与人均GDP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现象.西部地区只有工业二氧化硫存在EKC现象,而中部地区不存在EKC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到全国345个地区,并以俱乐部趋同的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对较短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较为有效的Im-Pesaran-Shin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东部、中部和东北区域内的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趋同,而西部以及全国的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俱乐部趋同;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相似经济水平的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自1992年以后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加速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收敛趋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同时对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同样显著;2005年以后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被削弱,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泰尔熵指数,对1997~2007年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距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1年间,中国总体能源效率差距明显下降,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其中区域内能源效率差距快速下降,区域间能源效率差距显著增加.从三个区域上看,东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差距略有增加,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差距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使用2003—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减排效应均显著。(2)碳排放具有时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性特征。(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集聚,并通过经济集聚的正外部性发挥积极的减排作用,但在西部地区,经济集聚减排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十分明显,通过构建地区发展差距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评价模型对山东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行评价,揭示了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贷款反映的是投入一个地区的信贷资金量,体现的是对该地区的支持力度.文章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两个基本结果:一是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贷款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二是贷款的增加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作用呈现区域差异性.对于不同区域,当期贷款带来的影响不一样:东部地区当期贷款每变化一个单位GDP变动0.1776个单位,中部和西部当期贷款对GDP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零碳革命”深化改革阶段,破解资源诅咒问题对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采用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FGLS模型、交互项回归模型和非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及要素流动缓解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区域比较显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2)要素流动效率对资源诅咒现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总效应上看,这一抑制效应表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3)门限回归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要素流动效率区间,且随着要素流动效率门限值的提升,要素流动效率提高对资源诅咒现象的抑制作用增强,更有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上海、广东等六省市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差距可部分解释经济增长的差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在上海、广东及东部地区表现为正相关,而在中西部地区却表现为不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无疑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1995~2000年全国的人口迁移率为2.83%,中部地区除山西之外,其他五个省的人口迁移率均大大高于全国水平(见表1),且中部的迁移人口大都迁往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见表2)。而中国的地区差距表现得最为明显的也是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因此,研究中部地区人口迁移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对于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都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