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地比较1988年颁布的《水法》与2002年修订的《水法》中涉及航道部分的内容变化,并对立法变化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按照立法内容的不同,应从可吸收、可借鉴、应明确、应规定四个方面对航道立法作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当前航道法起草工作的大背景,针对航道法与航运法合并立法的立法思路,从航道的公物属性出发,依托公物法的理论框架推导出航道法的立法框架,提出航道法立法的新思路。这一立法思路体现了航道的公物特色,重整了航道领域内的相关制度逻辑,增加了航道立法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铜鼓航道地理位置及水流泥沙条件。根据2008—2009年铜鼓航道5次水下地形测量资料,结合铜鼓海区水文泥沙环境,从航道沿程水深变化、航道冲淤分布、航道回淤量和断面形态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航道的时空冲淤分布特点,并计算了铜鼓航道的年回淤量和平均年淤积强度。得到如下结论:铜鼓航道年平均回淤量为573万m3,平均年淤强为0.82 m,并且回淤呈现洪季多淤、枯季少淤和主槽回淤较多、边坡回淤较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海洋法为主体的国际法律框架,考察相关国际法律规则的张力与维度,对北极航道环境保护国际立法予以前瞻性分析,是本文写作主旨。通过梳理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立法中与北极航道直接相关或具有启示意义的国际法律规则,不难看出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发展的趋势和逐渐强化的立法理念。就北极航道环境保护做出专门规定,是海洋环境保护国际立法进一步发展的应有之义。专门规定应当建立在已有国际法律规则的基础之上,将现行国际法的相关规定作为法律渊源,并针对北极海域的特殊性,以特别协议的形式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极冰融加剧,北极通航为中国至北欧、西欧、北美洲东岸的航行提供了便利。毗邻俄罗斯的北方海航道和毗邻加拿大的西北航道具有较大的商业通航价值,航道沿岸国对航道的法律规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未来二十年北极大规模通航已成为可能,这对我国北半球航运网络将产生一定影响,北极航道沿岸国的国内立法和政策导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北极航线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保护包括水量与水质的保护,水污染防治主要是水质保护。这种关系在立法上表现为:各国水法内容上千差万别,但都将防治水污染作为水法或水资源保护法的一项内容。在我国,水法与水污染防治法之间的普通法与特别法关系更为明显,针对水污染严重、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衔接不够等问题,水法强化了水资源保护的规定,是对水污染防治法的补充完善。鉴于我国现行水事法律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立法切实解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相似文献   

7.
当前加拿大在北极西北航道的管理立法中采取"内水性"的管理措施,其希望通过航行许可制等措施实现对西北航道水域的"内水化"控制,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同时保护北极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因纽特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应对加拿大的管理措施时,我国需妥善处理加拿大对西北航道的海洋主张,尊重加拿大作为沿海国正当的安全利益,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与加拿大在西北航道的合作,以《极地规则》为契机敦促加拿大在西北航道实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规则,维护我国在西北航道的航行自由权。  相似文献   

8.
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主要由电子航道图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系统支撑平台等组成。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应用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航标遥测遥控平台、船舶监控平台、水位监控平台3部分组成。该系统正式运行后,在航标技术信息动态监控、工作船舶动态监控、水位动态监测、标志被打及船舶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等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航道维护工作效率。未来随着航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综合监控系统将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当前俄罗斯在北极东北航道的管理立法中采取"内水化"管理和"航行许可制度",其希望通过航行许可制等措施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实现其对北极海域"历史性权利"的主张,同时保护北极海域的生态环境。在应对俄罗斯的管理措施时,我国应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内,推动与俄罗斯的合作,尊重俄罗斯作为北极海域沿海国正当的安全利益,妥善处理俄罗斯对东北航道的主权要求,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与俄罗斯在东北航道的合作,维护我国在东北航道的航行自由权。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05年以来北槽深水航道回淤量增大且主要集中于中段的特征,系统分析泥沙条件和水动力条件等各类因素变化的影响,指出导致中段回淤量增大的主要因为,提出制定减淤措施方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融化,北极通航成为可能。有关北极航道(西北航道及北方海航道)的法律属性尚存争议,加拿大、俄罗斯的"内水论"与美国、欧盟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论"形成鲜明对比。不放弃相应法律主张的前提下,通过与北极航道沿岸国的合作有效利用北极航道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北极航道利用中应充分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海事组织为维护海洋环境安全、船员安全及航行安全制定的条约及软法性指南。利用北极航道是我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相关海事条约所享有的权利,亦是实现我国北极权益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2.
牯牛沙水道为长江中游近期出现的重点碍航浅水道,整治好该水道对长江中游航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2月批复同意实施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简介牯牛沙水道演变特点、主要影响因素、碍航特性与整治方案,详细分析牯牛沙水道整治前后过渡段变化情况、牯牛沙边滩淤积情况以及航道改善情况,重点分析一期工程整治效果,预测演变趋势,提出后续工程建议。一期工程实施后,工程效果良好,总体河势更趋稳定,牯牛沙边滩淤高展宽,利于枯水期水流集中,过渡段浅埂得到较为有效冲刷,淤积减少,碍航程度减轻,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认为:一期工程效果将会随着建筑物功能的继续发挥进一步显现,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合理设计和规划航道通过能力,有助于提高港口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总结影响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确定性数学分析方法、基于排队论的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和仿真模型。给出各种方法的研究思路和优缺点,其中数学分析的方法侧重静态分析,而仿真分析的方法侧重动态分析,且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逐渐成为北极地区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加拿大等国提出了各自的官方主张,学者们也在理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西北航道不完全满足国际海洋法中国际海峡的成立标准,但基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较少的航行使用率也足以成就其国际海峡的地位,因此该航道应适用无害通过制和过境通行制。而未来解决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可以参考《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所确立起的模式:即由加拿大行使主权,而各国享有实质等同于国家海峡的航行权利。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主要围绕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水权交易、环境纠纷与环境诉讼、流域管理与流域立法、新《水法》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丰富了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反映了当前国内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地处北极的西北航道因其日益凸显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得以美国、加拿大为首的众多国家纷纷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主张及诉求。然而,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尚未定论,存在加拿大内水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两种主张。并且,西北航道具有其法律特殊性,即在国际法上属于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但其作为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承认的北极例外情形可为加拿大进行必要控制。根据地理标准及功能标准,西北航道应当被认定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我国应当主张西北航道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地位,并更加积极地致力于促进国际社会参考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模式缔结有关西北航道的条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探索治理商业贿赂的难点及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构建航道部门在建设、管理中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保障交通航道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健 《淮海文汇》2012,(6):37-39
一、徐州航道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徐州航道处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以"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为主线,开展各类文化建设活动,文明和谐航道建设取得明显成绩。(一)强化"三种意识",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全市航道系统强化"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争先创优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努力塑造徐州航道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体系,组织机关人员开展"拓展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京杭运河江苏省徐州航道管理站始建于1990年,隶属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正科级建制,行政管理事业单位,坐落于徐州市金山桥开发区明秀路,主要承担蔺家坝船闸至刘山船闸66公里航道的通航保畅、航政管理、行政执法、航标维护及日常航道养护工作。目前现有在职职工17人(管理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工勤技能人员4人),辅助用工6人,其中党员9人,95%职工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主要设有办公室、航道航政管理办公室、计划财务室三个职能部门,配有航政管理艇2艘,航政执法车1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北极航道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东北航线紧连日本海,在日本看来,是日本重要国家利益所在。为了确保实现国家利益,日本制定了相应的航道政策。日本北极航道政策体系由总政策、基本政策以及具体政策3部分构成,但这一政策体系本身存在逻辑矛盾,这种矛盾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日本北极航道政策展现的新动向表明:日本在参与北极事务中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诉求愈加显著、对非北极国家竞争与戒备的态度更加明显、控制北极战略通道的意图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