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改革是指向传统体制核心部位的一场深刻革命。应跳出公私对立的思维定势,在生产力标准的基础上从目的和手段统一的角度去审视所有制,现阶段公有制是一种与较低生产力相适应的非完整、成熟意义上的公有制,它与私有制同时存在于一种生产力水平之上,因此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并没有一个完全排斥其他所有制而只保证公有制占主体的基础。所有制实现形式是由具体生产过程中资本的实际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配置决定的,在一定的生产力阶段,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只能为这种所有制拓宽容纳生产力更大发展的空间,增强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9):43-4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1+N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时期,本文对理论界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在功能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的理论研究,梳理出未来国有企业面对的理论创新和具体操作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胡仪元 《唐都学刊》2001,17(2):12-14
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企业而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从这一性质出发,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应从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入手,全方位地改革国有企业的各个权利主体、并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的社会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对国内外市场上日益强大的竞争力,传统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对此要有生死存亡的紧迫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实现国有企业持续保持支柱地位、产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得以不断提高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宋冬林  李尚 《求是学刊》2020,47(1):51-61
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法和倾向评分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法,在消除样本选择问题和其他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的基础上,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显著促进国有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控制权未发生变化时,改革并无显著效果,只有改革为非国有控股企业时,改革才具有显著的作用,且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对政府干预的缓解,而非代理成本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熊德平 《求是学刊》2002,29(2):49-53
文章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 ,从所有制概念入手 ,探索出所有制问题的一般规定性 ,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分析了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 ,总结出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特点 ,进一步得出关于未来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所有制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广义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总和.产权制度是各经济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设定及其处理规则的制度安排.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表现在:内涵不同;在经济体中的地位和功能不同;变化的结果不同.联系在于: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制度体系;现实的所有制关系和经济成分需要产权制度来规范和实现.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所有制理论中不能没有产权理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必须由富含产权理论的所有制理论作指导,但传统所有制理论中产权理论不足.我们必须在充分挖掘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产权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西方产权理论的优秀成果,丰富、创新传统所有制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更具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我国政府采用过多种手段进行改革 ,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 ,理论界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子 ,长沙市的“两层置换”产权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世界各国国有企业的历史经验教训 ,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目标的多元性、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高度不对称性 ,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弱竞争性。但是国有企业在满足公众公益性需要、政府政策调控、自然垄断行业以及涉及国家安全保障领域等方面具有非国有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此外国有企业可以利用政府权力聚集优势资源 ,在加入WTO的今天有利于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在经济转型时期 ,国有企业还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以及控制制度变迁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宁  夏锋 《社科纵横》2004,19(1):45-46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与动因不同于俄罗斯 ,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结果的差异。作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辨析改革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为我们探求中国企业改革的进程和规律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企业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循序渐进的,改革与发展共进、并举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的一条规律。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必须保障社会的利益,这是改革面对的一项新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是在特定的体制条件和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形成的 ,既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 ;同时也存在着与市场经济的相悖性。针对国有企业制度性缺陷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从放权让利、立足于调整国家与企业利益关系的适应性改革 ,到转换经营机制、着重于对企业制度中的经营制度进行改革 ,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力求实现国有企业制度的根本变革。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渐进完成。进一步改革 ,要继续突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 ,实现国有企业制度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3.
张巍 《创新》2011,5(5):59-62,127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推行的动态调整过程,改革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特点,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改革使得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2010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03253.7亿元,同比增长31.1%。“十二五”期间国资委又制定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的改革,本文就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性调整的几个重要方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国有企业改革还要继续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步伐;加快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和重建银企关系,以彻底解决国企的负债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茁 《求是学刊》2005,32(6):55-60
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学派通过对生产的制度结构分析得出一个核心论点产权明晰是企业绩效的关键或决定因素,产权明晰即产权法律归属上的明确界定和产权的有效率配置及产权结构上的优化配置.文章结合黑龙江省国企改革的现状及其模式选择,提出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产权制度模式的重新选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核心是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改革成本支付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改革成本筹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中心环节.改革成本包括体制转换成本和国有企业改制成本两大部分.这些改革成本通过"买入"型的改革方式,将国企的政府职能、社会职能进行"回购"支付的,由此建立了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成本支付的理论框架,并运用黑龙江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经验,据证了改革成本支付与体制机制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卞芙蕖 《唐都学刊》2004,20(5):72-76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优势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经营理念,即企业战略规划思维。理念创新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必须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和进行供应链管理、建立市场战略同盟、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等内外部途径的共同作用、有机配合及有效运用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减轻国有企业的养老负担 ,使其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是“统账结合”的养老金模式制度设计的目的之一。但这种初始目标并没有实现 ,具体实施中出现的偏差已对国企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为 :国企职工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转”问题、过重的养老负担造成的企业财务困难等 ,其根源在于旧体制遗留的隐性债务问题 ,并提出政府承担隐性债务责任是实现养老金改革和国企改革良性互动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