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际风云     
一次会晤 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2日晚在圣地亚哥下榻饭店会见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胡锦涛强调,发展中日关系,不能也无法回避历史问题。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把历史的重负化为前进的动力。当前,两国政治关系困难的症结是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我们希望日方妥善处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拖的时间越长,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伤害就越大,也越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中国人民从来都认为,在那场不幸的战争中,包括被迫走上战场并失去生命的日本士兵在内的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对发动这场战争的战犯,中国人民是深恶痛绝的。日本领导人在考虑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时,务必要考虑到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务必要考虑到中日友好的大局。  相似文献   

2.
唐人 《中外书摘》2008,(11):68-70
两封国外密电 日本广岛、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攻击后,原子弹成为二战结束后举世瞩目的“新科技”。日本投降尚不满两个月,国民党重庆政府驻瑞典大使何风山,在1945年10月从斯德哥尔摩给蒋介石打了一通密电,这是驻外大使必须定期呈给蒋介石的例行“舆情报告”。  相似文献   

3.
囚徒的困境     
一哲 《现代交际》2007,(7):34-35
囚徒困境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博弈论案例:两个人被认为合谋犯罪。法官将其分别关押,并告诉他们不同选择会带来的结果。如果两个人都承认有罪,则被判处8年监禁。如果两个人都不承认有罪,则都判2年,如果一个人承认有罪,另一个人不承认有罪,则不承认的被判10年,承认的被释放。如果你是这两个囚徒中的一个,你该如何选择呢?表面上看,答案似乎很清楚:大家都一口咬定没犯罪,对两人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但答案是惊人的:选择招认,才是最好的结果——无论这两个人是否真的犯了罪。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180名中国受害者的赔偿要求。但日本首次承认了731细菌部队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事实。王选是这个由180位老人组成的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这场漫长的官司从1997年就开始了,王选试图让人们明白,日本细菌战的罪恶不大白于天下,人类文明史将蒙羞。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要问身边的女人最担心什么,话题最多的是“老公有外遇”。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老公只疼自己一个人,永远不会对别的女人动心,对自己忠心耿耿呢?然而,越来越多的第三者事件,让女人们害怕,一旦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的头上,平时说的、想的都派不上用场了,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最终,这样的仇恨全加在了“那个女人”身上,一场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战争”开场了,在“维权”的大旗下,她们用尽自己所有的心计和手段,告诫那些第三者。这样的仇恨让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女人视同水火,而这些事件中的男人却拿“畏缩”助长着这样一场斗争,他们要么成为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也有可能成为最痛苦的受害者。关于“婚外恋”的种种隐情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像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谈到的“癌症”已成为社会中象征死亡和罪恶的隐喻一样,“婚外恋”中两个女人的战争,也已经上升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隐喻。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27日,日本东京最高法院第一、二小法庭对日本侵华战争中部分中国受害者提起的两起诉讼作出原告败诉的终审判决。纵观在日索赔路径,我国受害者屡屡受挫,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寻求救济,不得不转向国内起诉,面对我国受害者原告,国内法院理应承担起重任,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国内法院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本文以立足国内法律,结合国际以及日本国内法律对我国法院对日民间索赔有管辖权予以粗浅论证。  相似文献   

7.
茶日本人谈中国文化日本青年访谈之七申小龙听日本人谈中国文化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事实上许多日本人学习汉语是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开始的。福冈市的年轻人松本润的例子就很典型。他从小就喜欢看历史书。在阅读中发现日本和中国的历史相差两千多年,那么日本史前的中国又...  相似文献   

8.
刘国强 《中外书摘》2011,(12):40-45
埋在历史深处的故事“日本遗孤”这些说不清自己“来历”的人,从中国回到日本后始终得不到“国民待遇”,一些人生活非常困窘。为此,孤儿们起诉了上百起,抗争了几十年,要求战争索赔。在日本仙台、山形、东京、长野、名古屋、京都、大阪、冈山、福冈、鹿儿岛10个地方法院,以及札幌、东京、名古屋、大阪、广岛、高松6个高等法院受理了遗孤诉讼。但这些诉讼均以原告败诉告终。  相似文献   

9.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日本青少年犯罪活动共出现过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的形成从1950年开始,当年被捕的青少年刑事犯为125,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这主要是战后社会混乱,经济萧条的影响造成的。第一次“高峰”的特点是以偷窃、抢劫、诈骗等财产犯罪为主要犯罪内容。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日本经济得以好转,社会逐渐趋于安定。到1954年犯罪活动从“高峰”跌入“谷底”,当年被捕的青少年刑事犯仅88,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95%。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际关系史学界对于战争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不同的范式对于战争原因的解释各不相同。还原到政治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上,现实主义从人性本恶的前提下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对权力的追逐;自由主义从人性本善的前提下认为战争的原因是因为各方互相认识不够、合作无法顺利展开,因为各国不得不采取自卫性的措施,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建构主义则认为人性本无善恶,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现象也并不一定导致战争。主要是系统与环境的建构导致国际社会承认战争的有效性。但是在斯蒂芬·范·埃弗拉看来这些解释都不便于操作,所以他写下《战争的原因》一书,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但是,他的理论也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战争。  相似文献   

11.
日俄战争是20世纪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对俄国来说,那场战争是1905革命的催化剂,也敲响了罗莫诺索夫王朝统治的丧钟。而日本方面经此一役,其“独占中国”的妄想愈加膨胀。从这场战争开始,日本进一步将“大陆政策”付诸实施,在中国东北的南部立足进而逐步往北推进,最终发动了一场给整个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  相似文献   

12.
绝妙骗局     
李剑 《当代老年》2006,(2):28-28
1945年,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迫使负隅顽抗的日本人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于是一夜之间,“原子”这个新名词传遍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3.
邓稼先是我国杰出的核科学家。在他生前,有不少人问邓稼先:“原子弹成功后,你得到多少奖金?”邓稼先总是笑而不答。直到1986年6月他病危时,杨振宁先生到医院去看望,提起此事,我回答:人民币10元。杨先生又看看邓稼先,稼先说:“是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杨先生问:“不开玩笑?”我们回答:“是真的,不开玩笑。”并连忙解释:1985年颁发原子弹特等奖的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全球现在大约有70多个国家饱受地雷的困扰。地雷是战争留下的"遗产",即使战争已经结束,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全世界每年有1.5万至2万人因为地雷和未爆弹的爆炸而死亡或被截肢,其中超过80%的地雷受害者是平民,至少有20%是儿童。人工排雷是一项费用昂贵、时间漫长和充满危险的工作,所以迫切需  相似文献   

15.
汤余 《中外书摘》2011,(9):30-32
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七个年头了。但当回想起当时国际紧张气氛,我们会再次质问,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真的就是正确的吗?战争结束后不久的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承认,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出于情报失误。由此可见,在美国政府内部,开始全面反思伊拉克战争的正确性。但美国政府依然狡猾,它们没有主动承认是政府的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6.
日本民族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的民族,开会只会提前到而不会迟到,通过探讨得知日本人的守时跟“門限”①是有关系的.文章就“門限”在日本的存在情况进行初步的考察.主要从“門限”的历史、使用场合及作用、大家对“門限”的认识,以及“門限”与日本人的家庭教育观及时问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制定門限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共和国第一个30年的历史,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事实上几乎消灭了阶级差别。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了创造财富恢复,引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开始承认资本在分配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郭宽 《老人天地》2013,(9):22-23
日本航母逞凶二战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1922年日本第一艘航母“凤翔”号下水,该舰采用全通飞行甲板、岛式上层建筑,其布置风格开航母先河。从“凤翔”号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先后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规模位居世界前三,其中10艘是专门设计建造,另外15艘则是利用其他舰艇船体改造而来,这些大大小小的航空母舰成为日本法西斯荼毒亚洲人民、挑起世界战争的急先锋,其中著名者如“赤诚”号、“加贺”号等直接参与侵华战争,出动舰载飞机对中国抗战军民狂轰滥炸,犯下了累累罪行。  相似文献   

19.
郭文文 《女性大世界》2005,(10):138-140
生活中,男女之间吵架的升级常常缘于沟通失效,而失效的原因中有一种是“所答非所问”造成的,当女人热情的提问换回男人冷漠的回答时,两个人的战争便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林玉椿 《职业》2008,(7):25-25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制定了“曼哈顿”计划,以开发原子弹。罗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由军方全权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