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但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失去和环境管治趋紧的情境下,需通过不同于一般创新的方式谋求可持续竞争优势,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与效率的绿色创新是必然选择。将绿色创新决定性因素引入修正后的波特钻石模型表明,环境管治、绿色创新、市场需求以及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动态整合的结果能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是珠江上游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是珠江上游地区顺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传统产业焕发生机的有效举措,是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途径。对珠江上游地区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应采用延长产业链、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接嫁、建立绿色企业制度、用生态理念改造工业园区等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略论绿色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建民 《江汉论坛》2003,(11):24-25
绿色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群体。它的崛起既符合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由其“绿色”的内涵所决定的。确定绿色产业的理论内涵,要把绿色产业与绿色农业、环境保护产业等区分开来,与此同时,必须了解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既有相同又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美作为全球性贸易大国,具有深厚的互补性基础。两国贸易互利双赢,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美国是发达经济体,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高技术资源禀赋丰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处于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化产业的深度转型进程中。大国贸易的互补性是中美贸易战略合作的重要支撑。当前,全球经贸复苏曲折,两国可进一步发挥产品贸易结构互补潜力,拓展市场合作空间,破解经贸“脱钩”论,共同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福利。  相似文献   

5.
作为少数民族石山地区的典型区域,凌云县县域经济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足问题,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面对"低碳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与压力,其长期受制于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对此,应科学认识并发挥少数民族石山地区资源环境的独特优势,树立科学的产业发展观,选择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实现"绿水青山"与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6.
面临买方市场的出现和经济结构中深层次问题的暴露,单纯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短期政策,对于传统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的黑龙江省来说,其作用效果是要打折扣的。为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产品过剩的矛盾,并走出一条“后来居上”的新路子,必须同时配合产业政策等中长期政策的运用。为此,应注重运用高科技进行固定资本更新和产品创新,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否定之否定”中推进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在循序渐进中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科技化;运用新机制驱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7.
绿色是 2 1世纪的主流色彩。绿色产品将是 2 1世纪的主导产品。绿色营销将成为 2 1世纪市场营销的新特色和主旋律。绿色企业形象将是打开国内外绿色市场的金钥匙。作为市场营销在近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绿色营销为传统的市场营销引入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引导企业的绿色营销 ,旨在唤起人们的绿色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永续经营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转型过程也将耗费巨大的成本,但是长期收益相当可观。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有四个必由之路:即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技术;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基地建设获取集聚经济效益;发展"静脉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绿色转型环境:完善绿色考评体系;实施绿色税制;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支持绿色金融。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6):92-100
自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提出以来,发展绿色金融已逐步成为各国经济关注的主题,也是推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推行绿色金融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将绿色金融积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战略中,在开放中不断优化和探寻其发展路径。中国绿色金融的理论内涵就是以金融支持为杠杆手段,以推进中国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目的,以促进绿色贸易、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特点。本文结合制约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产品创新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从八个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金融实现路径:一是积极推行绿色融资管理,优化发展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二是尽快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制法规建设;三是加快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建设;四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业务模式;五是鼓励绿色发展项目的投资组合;六是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导作用;七是培育好中介服务体系;八是完善信息共享,强化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发展的新技术革命,我国经济结构将如何调整和变革,是我们急需探讨的新课题。在经济结构变革中,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目前国内对待这个问题大体有三种意见:(1)认为现在我国传统产业还不发达,还不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条件,当务之急是努力发展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也是为了改造传统产业;(2)认为现在世界上传统产业已是“夕阳产业”,我们利用新技术就是为了建立和发展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很短时间内全面赶上经济技术发达国家;(3)认为对于新技  相似文献   

11.
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作为辽沈地区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生产的辐射源,主要承担着本地区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的重任。开发区利用自己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改革试点的优势、人才资源的优势及软硬环境的优越条件,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其主要做法是从1992年开始,实施了“一厂一角”和“腾笼换鸟”工程。  相似文献   

12.
王青 《理论界》2003,(4):97-98
一、辽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据统计资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九五”期间GDP年平均增长率显示,辽宁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2位,年平均增长率为8.9%,而名列前三位的是福建11.8%,上海11.4%,天津11.3%,辽宁是我国“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冶金、机械、石化、电子等传统产业,这些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质量性能低和附加值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发展滞后,远远落后于沿海开放地区,因此,辽宁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在嫁接新技术基础上,发挥其应有作用。1、辽宁省劳动…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传统产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然前期调整政策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效果不佳。通过比较中国的出口、进口和投资,结合地理区位、资源要素禀赋、政治外交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本文认为,化解过剩问题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当前提升中国传统产业效益和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宜采取对外投资为主、产品贸易为辅方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可从三方面展开:推进对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推进对中亚、西亚北非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推进与独联体(含蒙古)之间的国家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日趋下降的现实问题,文章构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主要高耗水传统产业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构建出"水资源合理配置程度-传统产业经济效益量"二维传统产业分类坐标,通过分析河北省不同传统产业在水资源利用以及其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差异性的基础上,将不同传统产业归集定位到坐标不同象限之中,进而为河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低碳消费与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在消费领域其重要特征是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为促进绿色消费,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个人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倡导节制的消费生活方式,优先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企业和政府要为消费者优先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政府要为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企业也要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绿色认证标志,为购买者提供独特的绿色价值,使企业的绿色产品成为更加有竞争力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生产要素利用不合理、成本上升、产品积压、结构失衡、科技进步缓慢等缺陷;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利用信息化;具体策略是利用信息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升级换代、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信息化、大力推行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科学管理、利用信息化走资源节约型的综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现行绿色贸易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安排及其创新,还处在国际化、规范化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而且由于环境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外部性问题及其“搭便车”行为构成了制度变迁的内在障碍,本文注重使用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国际绿色贸易制度形成的原因和根据,分析了现行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改革绿色贸易制度公共选择的决策机制,丰富和并存使用多样性的绿色保护调节手段,建设和完善选择性激励机制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之经济根基、国民经济之命脉,制造业是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制造业已积极开展绿色转型实践,但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制造业绿色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绿色供应商管理实践有所欠缺、创新能力存在较大行业差距、绿色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及绿色转型融资渠道单一等诸多困境。因此,文章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多方驱动机制,并从以绿色采购强化绿色转型的要素支撑、发挥企业绿色创新的主体驱动力、充分调动绿色产品市场活力、建立"供产销"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及实现转型创新链与金融资金链的协同发展五个角度阐述了制造业绿色转型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绿色消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好生活的需要。绿色消费行为源于绿色消费意识,其中绿色产品购买作为实践中的薄弱环节,深受环境责任感、环境道德、环境感知等主观因素影响,需要科学的政策设计给予行为引导和约束。目前,绿色消费政策中不足之处在于:绿色消费行为自身的推进措施,消费者责任规定和行为管制,市场激励型工具中具体额度、范围等实施细则,以及信息型工具中环境标识的实用功能等。因此,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出台以绿色消费行为促进为目标的专项政策;从法规和公益维度强化消费者责任,惩戒非绿色行为;从积分、补贴、税收等方面完善激励型工具,补偿消费者的经济收益,并提升绿色消费行为的社会收益;通过优化绿色产品认证和产品标识设计,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认可度;通过实时线上产品信息推送和信息平台搭建,实现绿色购买行为的个性化引导。借此,建立绿色消费从意识到行为的多元转化机制,促使绿色消费成为公众自觉选择。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正面临复杂的全球治理危机,其中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发展的共同威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都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旨在实现人类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绿色"一带一路"作为全球治理的新型公共产品,是对全球治理理念的改革性创新,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也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路径。中国与中亚地区绿色合作起步不早,也面临诸多问题,了解合作现状与现存问题有利于中国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时,实现统筹安排和精准定位,切实提高合作效率,提高域内国家人民的福祉,最终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