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厘清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两者的关系,从中国广大民众的行为方式的感性选择特征出发,倡导正式法和非正式法二者的相互协调,旨在以个人行为选择方式的研究视角,探寻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评产生的。公共选择理论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带给了人们很多的启示,它进一步扩展了经济人范例的运用范围,在个人行为和集体选择之间重新架起了“桥梁”,并对国家增长的原因作出了深刻的解释,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因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视角描述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系列特征和原因,指出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趋势,并通过对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发展过程分析说明:选对了选择方式比选对了具体产业重要;改善选择方式的选择环境又比选择方式正确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性选择和理性选择是经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两种选择行为方式。感性选择在中国社会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久远的历史根源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理性选择行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但是 ,理性选择必须通过感性选择才能发挥实际作用 ,应当探索两者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机制 ,实现理性选择的感性化和感性选择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论述了实务中存在的两种主要的合并会计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对这两种方法各自存在的合理性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经济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现状,对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给出了建议,认为购买法是较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明确选择法院协议的性质,是解决涉外协议管辖纠纷的先决问题。厘清待批准的《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中选择法院协议之性质实属必要。选择法院协议属于广义上的程序性合同,多数情况下被赋予排除管辖权的功能。中国涉外协议管辖在实践中呈现的特征与公约中选择法院协议的性质不符。因此,应转变国内协议管辖与涉外协议管辖统一的单轨制模式。应区分选择法院协议的有效性与可执行性。公约中适用被选择法院地法的做法比较冒进,中国涉外协议管辖可分别适用准据法与法院地法作为过渡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非常发达,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急速变化和转型的关键时刻,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显得非常突出。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与现代家庭教育方式的冲突,导致家庭教育理念成为多元选择。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公共财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要选择.本文首先从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入手,解释了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变;其次认为公共财政对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行转变时应把握四个原则;最后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跨国公司的日益成长,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中国必须壮大自己的跨国经营队伍,因此,合理选择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已是一条必然的趋势。本文指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应在积极开展海外投资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对海外投资的市场、行业和方式进行合理的战略选择并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全方位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解决争端方式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决争端有不同的方式,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正式解决方式和非正式解决方式,自己解决方式和第三方解决方式。基于不同的条件制约,人们采取了不同的解决争端的方式,出现了日本、美国和中国的经验模式。法社会学界对不同条件制约着人们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存在不同的理论: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社会发展程度;文化影响;核心关系和边缘关系;利益的计算。这几种理论各有不足,关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找到与一种解决争端的方式相契合的理论支撑点。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经济增长速度居高不下与产能过剩,以及就业率逐年下降相伴随.现实问题向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责问.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选择,意味着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不同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既要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也要兼顾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更要重视国内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兼顾劳动密集产业与科技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企业家能力的研究发现,企业家因拥有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处理的能力,因而,企业家能力越强,融资渠道越多元化,企业越有能力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而不仅仅依赖长期负债;企业家若有相应的资源和能力,可能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短期负债等融资方式。这表明企业家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债务期限安排与选择,在企业发展中培养和提高企业家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法经济学,尤其是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主流法经济学已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法律的经济分析不仅得到法学界的青睐;而且获得了经济学界的认可.科斯和贝克尔分别获得1991和199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即是明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法经济学的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比较"沉闷"的时期,没有出现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也没有出现具有"突破性"的新的研究文献;更多的是主流理论的应用及非主流的声音.但尽管如此,在近10余年法经济学运动相对平寂的研究背景中,仍有值得关注的学术亮点,其中"法和金融学"与"行为法经济学"的勃兴,便是推动法经济学继续前行的重要力量.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4.
道德选择是人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地从若干种活动目标、行为方式、品质类型和人格模式中按自己的自由意志择定其一的活动。其先决条件是要有内外自由,并根据内外自由度的大小决定选择者应承担的道德责任。道德选择的实有方式有四种,每种都有自己的长短和适用域。  相似文献   

15.
王亚明 《北方论丛》2006,4(5):144-147
历史法学派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如关于历史方法论、法律发展的阶段论、法律性质的反映论思想。历史法学派的思想对纠纷解决方式研究同样有很多启示,即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使用上,应坚持历史的方法寻求纠纷的合理解决,反对纯粹的“理性司法”;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应发现适合本民族传统的方式,坚持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兼顾法的民族性与趋同性;注重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力量,使纠纷解决中法的不同渊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形成过程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性格及其命运,是由中国一百多年几代法科知识分子所铸就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是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从事研究的;受环境影响,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一般选择了三种道路;"法科知识分子"的类型根据它的时代发展,可以分成若干类型;通过对中国近代法科知识分子的典型剖析,可以了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关系;法科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贡献以及所塑造的近代法学传统表现在诸方面。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市场结构特征的认识差异与依据的经济理论不同,就必然会导致对中国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不同的选择,这也是当今中国经常爆发有关经济发展路径与方式激烈争论的一个基本原因。因此,要选择更为科学客观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对中国市场结构及相关制度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否则,必然会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以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社会革命的方式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王统治,并且仿照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共和,进行一种积极主动的制度选择与建构。从结束帝王专制统治来讲,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也是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后奇迹时代经济发展理性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实现奇迹般高速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以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发生历史性转折,后奇迹经济时代来临,经济发展需理性回归。中国后奇迹时代经济和谐持续发展需要回归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发展——在现有的中国经济约束条件下发展。因此,从四个方面进行路径选择:完善收入分配和扩大国内需求、提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0.
运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阶段选择模型。模型将选择过程细分为区域分析、定量选择和综合分析三个阶段,解决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现有统计数据分类存在差异、选择过程复杂等问题。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第一阶段通过对重庆市进行区位分析筛选出有色金属采选业、金融等35个产业;第二阶段针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优选,得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等13个产业;第三阶段结合技术发展方向对以上产业进一步分析,提出重庆市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应放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其次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新能源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