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编辑、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十二卷本《闻一多全集》已于日前问世。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一生著述甚丰。抗战后期他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两年后,朱自清、郭沫若、吴晗、叶圣陶编辑的四卷本《闻一多全集》就由开明书店出版了,这部全集的出现,不仅在当时有重大意义,而且影响深远。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还有大批遗著未能收入集中。多年来,人们期待一部更完整的《闻一多全集》。1984年3月,中宣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发出《关于整理出版闻一多著作的通知》,指定武汉大学成立闻一多研究室,负责新编《闻一多全集》。同意聘请季镇淮、范宁、薛诚之、何善周、胡国瑞为新编全集的顾问。  相似文献   

2.
新编《闻一多全集》问世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编辑、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十二卷本《闻一多全集》已于日前问世。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一生著述甚丰.抗战后期他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两年后,朱自清、郭沫若、吴...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负责整理编辑的12卷本《闻一多全集》(以下简称新编全集),最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一次推出,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当我们捧读这一卷卷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时,谈谈新编全集整理出版的坎坷历程及有关问题,对深入了解这套全集的特点和价值,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新编12卷本《闻一多全集》出版了。这是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花了10多年努力的结果。这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闻一多全集》。这是一桩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因为,闻一多的骨头和鲁迅一样是最硬最硬的,是中华民族传下来的骨头,毫无奴颜媚气,为人处世坦率真诚,严以律已,热爱人民,勇担历史责任;不顾个人安危,面对权贵,猛斥邪恶;心存烈火,从容赴难。这种骨头,风格,志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5.
新编12卷本《闻一多全集》出版了.这是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花了10多年努力的结果.这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闻一多全集》.这是一桩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因为,闻一多的骨头和鲁迅一样是最硬最硬的,是中华民族传下来的骨头,毫无奴颜媚气,为人处世坦率真诚,严以律已,热爱人民,勇担历史责任;不顾个人安危,面对权贵,猛斥邪恶;心存烈火,从容赴难.这种骨头,风格,志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万万少不得的.出版不是目的,请大家读是目的.读,也不是目的.请大家向他学,继承他,像他那样把自己溶在历史之中,不惜一切,不顾一切地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如实地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才是目的.这是反腐倡廉,祛邪扶正,建设社会主义,保卫社会主义的必需.  相似文献   

6.
杰出的民主战士、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一生勤奋著述,给我们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手稿,这是一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九四八年,上海开明书店曾出版过郭沫若、朱自清、叶圣陶等主编的《闻一多全集》。由于闻一多时处干戈骚屑、社会动乱之际,手稿散失颇多。因此这部全集仅占全部遗稿的四分之一。一九七九年,由季镇淮等组成《闻一多全集》整理编辑工作组,向闻先生亲属、生前故旧广泛征集了不少遗稿,一九八二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天问疏证》,以后又陆续整理发表了闻先生的一些文章、书信,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现有的未刊稿看,内容极为丰富,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四六年,都有一些,包括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是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斗士.三重人格集于一身,因时期不同而显不同的风貌,又不截然可分.正如他的挚友朱自清所说:“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而在诗人和学者的时期,他也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闻一多全集·朱序》).闻一多,一八九九年生于湖北浠水.一九一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一九二二年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同时研究文学和戏剧.一九二五年回国后,主要在大专院校任教.一九四三年后,投身民主运动.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杰出的学者。特别可贵的是,他在晚年,热情地无畏地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白色恐怖下,“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最后,英勇牺牲,“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闻先生的著作,生前已出版了不少。他牺牲后,刊行了《闻一多全集》。但当时因种种条件限制,因此,《全集》并不“全”。我们偶翻一些旧杂志,就发现了《全集》未收入的五首诗,即《渔阳曲》(载一九二五年三月出版的《小说月报》十六卷3号)、《醒呀!》(载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二卷二十九期)、《七子之歌》(载一九二五年七月四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二卷三十期)、《爱国心》(一作《爱国的心》,载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一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二卷三十一期)、《我是中国人》(载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二卷三十三期)。这五首诗,在《全集》的《年谱》中提到了《七子之歌》和《我是中国人》这两首,未介绍其内容。这五首诗,对了解闻先生一九二五年前后的思想,研究他的思想发展和创作,都有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早就被称为集诗人、学者、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人物.作为诗人,他以《红烛》《死水》等著名诗集确立了自己在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斗士,他以自己的生命在现代民主运动史上写上了光辉的一页.毫无疑问,作为学者,他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但究竟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位学者,他是否也像他在现代诗歌史上、民主运动史上的地位那样,也在现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问题,直到目前仍然是研究得不够不充分的.新编12卷本的《闻一多全集》的出版,为认识和评价学者闻一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作出这样的判断:在中国现代学术上,闻一多是个博通古今中外、才华横溢、见解独特、成就卓著、影响巨大的杰出学者.他以中国古代文学为研究中心,而又眼光辐射整个传统文化;他以中国传统学问为根基,而又大力汲收西方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他治学态度严谨,实事求是,而又曾于创造性思维,勇于提出并证成种种假设;他长期在“故纸堆”中生活,而又将历史与现实沟通,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强烈的使命感和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他是以自己的特殊学术个性和贡献研身于屈指可数的近代大学者之列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纪念闻一多诞辰的周年 庆祝新编《闻一多全集》出版新时期闻一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陆兑东(g.期)闻一多与中国传统文化—………………………………………………………………·袁千正 赵g旧.期)闻一多颂 — —纪念新编《问一多全集》出版—………………………………………………………………·李尔重侣@期)一项宏大而艰巨的文化工程 — —新馅《闪一多全巢》监g出版汲论。…………………………………………………·。……··孙党伯螺@期)闻一多在武汉大学事迹的几点考辨—……………………  相似文献   

11.
为整理出版《闻一多全集》,特公开征集: 一、闻一多先生未公开发表的诗歌、散文、戏剧、杂文、政论、学术论著、翻译作品及其他文稿; 二、已在报刊发表而未收入《闻一多全集》(一九四七年版)或辑成专书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稿; 三、闻一多先生的书信、题辞、序跋、课堂讲稿、讲演记录及其它墨迹;  相似文献   

12.
20年代与30年代之交,闻一多曾在武汉大学工作近两年.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从诗人时期到学者时期的转折点,因此也是他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站.由于时间短,没有重大活动,留下的历史资料也不多,闻一多的这段生活经历并不很为人注意,以致有些史实至今还比较模糊,有些基本事实一直是众说纷纭.本文拟根据武大校史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一些问题试作一番考核辨正的工作.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又还没有确凿证据的,则只提出一些历史事实和初步看法,以供参考,而不遽下断语,以免以讹传讹.一、是不是中文系(或外文系)主任闻一多在武汉大学担任什么职务,这个问题长久以来没有一个公认的正确的答案.1948年开明版《闻一多全集》第1卷收录的闻一多《事略》和《年谱》,说法就互有差异.《事略》说闻一多于1928年“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年谱》说是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分歧点在于是否有兼职.此后几十年里,后一说得到广泛流传,而出现最早的《事略》的说法,却几乎销声匿迹了.1980年,程千帆先生在给《新文学史料》的一封短信中,对“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一说提出异议,认为它“似于事实有出入”,“闻一多在武大是外文系教授,并不在中文系,也不是主任”.在其影响下,不久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发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篇佚文——他为彭丽天的新诗集《晨夜诗庋》写的《跋》。这篇《跋》,似少为人知,不仅《闻一多全集》未收入,连有关闻一多的年谱、传记、论著也未提及。  相似文献   

14.
与高平叔编辑、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七卷本《蔡元培全集》相比,由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十八卷注释本《蔡元培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其中文集(第 1~8卷、第18卷续编)、译著(第9卷)、函电(第10~14卷)、日记(第 15~17 卷)单列成卷,内容增幅较  相似文献   

15.
岑参生年再辨──兼及各说的论证方法廖立岑参生年最早由赖义辉《岑参年谱》定为开元六年(1930年《岭南学报》第一卷第一期)。不久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又定为开元三年(1933年作,收入《闻一多全集》第三卷)。刘开扬《略论岑参的诗测定为开元四年(195...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99年9月,为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组织整理、编注的五卷本《李大钊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为了完善出版李大钊的著述,2006年5月,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五卷本《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与五卷本文集相比,全集新增补遗文78篇,其中包括五年来新发现的佚文和从文献资料中节录的言论共42篇,补入五卷本未曾收入的31篇,以及书信、集体署名文章等5篇。全集还对原来部分文稿的处理作了必要的调整与改动。如在五卷本文集中作为附件编入的18篇文献中,有14篇经过多方…  相似文献   

17.
刘安与《庄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到魏晋,玄学之风大盛,注《庄子》之家蜂出。先后编注《庄子》者有孟氏、司马彪、向秀、郭象、崔譔等人。陆德明认为“帷子玄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经典释文》)现存《庄子》只有郭象编注的三十三篇本。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者都据此得出注《庄》自晋人始的结论,如闻一多就叹惜“两汉竟没有注《庄子》的。”(《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江世荣在“有关《庄子》的一些历史资料”一文(载《文史》第一辑)中提出淮南王刘安对《庄子》做过注解,是五十二篇本《庄子》的编者的新见解。张恒寿在《庄子新探》一书中提出:“《庄子》书一定经过刘安和他的门客们的编纂和整理。”江、张两位学者破除刘向编定《庄子》、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先生的新诗有《红烛》和《死水》两个集子。《红烛》收集的是从一九二○年七月发表的第一首新诗《西岸》起,到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写的《红豆篇》为止的作品,共一百零三首。《死水》收集的是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作品,共二十八首。《死水》是《红烛》的发展。从《红烛》中还看不出闻一多鲜明的创作特色,但在《死水》里则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闻一多对新诗发表了不少好的见解,他的诗作是这些理论实践的结晶。闻一多一生写的新诗不多,而能显示出鲜明特色的也只有二十多首。但诗贵精不贵多,这些作  相似文献   

19.
《高校社科动态》2005,(6):38-38
明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继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的10卷本和1981年的16卷修订本之后,《鲁迅全集》2005年最新修订18卷本历时4年半的浩繁、艰苦的工作后,现已编纂修订完成,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1月30日,最新版《鲁迅全集》18卷修订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新版本中增收了新发现的佚文《重订(徐霞客游记)目录及跋》等24篇;佚信鲁迅致张琴孙等18封,还收入了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68封等。修订后的《鲁迅全集》吸纳了迄今为止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是目前最为完备的《鲁迅全集》的新版本。  相似文献   

20.
李白诗在宋代有过多次整理编集。乐史始创全集编纂之功,宋敏求、曾巩二人分别增广与编次,使得李白诗文全集在北宋末年定型,影响到后世李白集的整理。宋代李白诗文集在流传中形成了两个系统,即《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本与《李翰林集》三十卷本。这两个版本在体例与内容上各有优长,直到元代至正辛卯后再编李白集,才出现了合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