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家江曾祺,小说、散文都写得绝妙,行云流水,古色古香,似有仙气,人皆称之。他还是“样板戏”之—《沙家滨》的原创者(《芦荡火种》),乃鼎鼎有名的大作家。可是他却写不好请病假的报告。据他女儿回忆,那是“文革”后期,他女儿下乡在某生产建设兵团,因为有病要回城,求父亲汪曾祺替她写一份申请病假报告,汪老面露难色,又却不过女儿的坚请,只好硬着头皮字斟句酌地写,一份二三百字的报告竟写了三天,女儿将报告交给了连长,连长一读之下,作色道:“听说你父亲还是作家?怎么连个报告都不会写,这不行,拿回去重写。”原来报告第一句话竟是:“首长大人,请您高抬贵手,就饶了我女儿吧!”连很简单的官话、套话、谀话都不会说。他女儿没法,只好自己又重写了一份。……一位知名作家竟写不好一份申请报告,令  相似文献   

2.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  相似文献   

3.
难题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多想,就做了起来。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这块二十六个民族聚居的歌舞之乡当父母官,刘京有一个小小的缺憾、据说,他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但他另有绝技,吹得一手好口哨。最爱吹《月光下的凤尾竹》,他能把这首傣族歌曲吹得充满诗情画意。于是当我提起笔来,想写一写这位副省长对发展云南外向型经济的思路和他的实践时,最先出现在我脑海里的竟是他吹口哨的神采,耳边重新响起《月光下的凤尾竹》那抒情动人的旋律。摇曳婆婆的凤尾竹在云南随处可见,或单株,或成片,或成林。刘京1992年从北京到云南边睡任职。在短短的三年里,他已走了全省17个地州中的12个。下基层的日日…  相似文献   

5.
用人所“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美国青年奥斯本失业了。25岁的奥斯本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但他时刻梦想着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新闻记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鼓足勇气去一家小报社应聘。 “在办报方面,你有什么经验和特长?”主编问。奥斯本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最后补充说“不过,我写了篇文章。”主编接过他的文章看了后,摇着头说:“年轻人,你这篇文章写得不怎么样,甚至还有不少语法、逻辑、修辞方面的毛病——可是你这篇文章也有独到的地方,是的,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就很可贵!这个独到的东西是创造。凭这一点,我愿意试用你三个月。”主编握着奥斯本的手吩咐道:“好好干吧!”主编  相似文献   

6.
在才能评价中,经常出现一些错估现象,影响对人才的发掘和使用。常见的错估现象有: 一、以此代彼。即以此才能作标准来衡量彼才能,甚至用此标准代替才能标准,这就不能正确进行评价。如董其昌在明代是乡里豪绅,曾发起“松江民变”,史书上有“民抄董宦”的记载。他的字画也因此而贬得一文不值,在这里,是用道德评价代替了才能评价。 华罗庚在金坛县读初中二年级时,王维克老师发现了他的数学天才。他大声疾呼:“华罗庚是个人才!”可是,有的教师却说:“你看他写得象蟹爬的字,能算人才?”王维克老师回答说:华罗庚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少,可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怎么能从他写的字看出来呢?”用书法的标准是无法评价数学家的才能的。那位老师就是犯了以此代彼的错误。 二、以形代质。就是以对外形评价来代替对才能的评价。湖南有一位自学成才的青年人报考大学,成绩优异,但因腿残没有被学校录取。后来,当学校决定招收残疾人时,他便一举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由此可见,以形代质的错误倾向是发掘人才的大敌。  相似文献   

7.
关牧林,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位27岁的青年农民。就是他创造了中国记忆之最。那么,他比常人的记忆要高明多少呢?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表演吧!表演现场之一:青年走近写满阿拉伯数字的黑板,他就是关牧林。有专人用表计算着他的记忆时刻:1分9秒钟后,他就开始清晰地背诵:“814333586735……”等41位数字,准确无误。接着他又开始倒背442537985……”又是只字不错,顿时在场的所有观众都拍手称赞。这是1993年12月关牧林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一次现场表演采录。 表演现场之二:关牧林在大札堂为学生们上课,一本厚厚的中国古代历史教材,他仅用千余字就能概括全部内容,大大缩短了记忆时间。这更使崇拜他的人,特别是中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位学生听了他的报告后,非让他在自己崭新的衬衣上签名留念。这是  相似文献   

8.
■人物春秋 (一) 战争时期一代名记者陆诒,于1997年1月9日在他的故乡上海逝世;使我立即联想到抗战之初与他齐名的《大公报》另两位名记者长江、秋江。他们三位的战地报道快捷、新颖、详实、生动,经常出现在《大公报》上,也转载于其它报刊,引人注目。在芦沟桥事变前后,国难当头,抗战呼声风起云涌,救国热潮汹涌澎湃,凡能看报的人无不十分关注战地新闻,这便是当时他们三位著名的原因,也是《大公  相似文献   

9.
在众人的眼里他是个作家而在我的心眼里他更是个令人崇敬的长者。我不相信他匆匆地离我而去在我记忆里他还坐在写字台前孜孜不倦地与李自成悄悄细语姚雪垠是我姨父。《李自成》一书问世后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甚至日本等国都纷纷再版大量印刷一时间众人排长队争相购买。《李自成》成为平民百姓中一大景观。姚雪垠的名字也不径而走家喻户晓。其实在30年代姨父已是较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都是传诵不息的有名作品。长篇小说《情暖花开的时候》是他青年时期的代表作在香港和南洋的…  相似文献   

10.
徐英 《人才开发》2008,(3):49-49
2007年12月8日,江苏省“创业之星暨残疾人创业就业论坛、征文颁奖大会”在南京举行。45岁的残疾人鞠九江,凭借题为《爱拼才会赢,我用智慧轰开致富大门》的精彩演讲,在大会上博得了台下阵阵掌声:他以自己创业经历写成的《“垃圾王”成为“千万精神富翁”》征文也喜获一等奖,从而夺得此次征文竞赛最高奖。省委副书记张连珍接见了他,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好样的,你为残疾人争了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看《创业》、《雷锋》和《自有后来人》在斯诺的《西行漫记》里,曾写过,毛泽东是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当他提到那些已故的战友和孤苦无靠的穷人时,他的眼睛里常常是润湿的。那是在他的壮年时期,那么,他的暮年又是怎样的呢?护士小孟在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她曾看到  相似文献   

12.
读编通信     
尊敬的贵刊助编——李原同志: 你辛苦了,我仔细地读了你在今年第九期写的《致读者的一封信》.如果我猜对了的话.你是一位有才华的中年人或者是接近中年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10,(7):F0003-F0003
王仲琦,字逸夫,斋号天韵楼,河南信阳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研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其书师法自然,追求造化,行草兼融,风格独特。作品曾入选《翰圃积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师生作品集、首届国际青年书法作品辰、全国著名中青年书画百家精品展、全国三国文化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畏。出版有《王逸夫书法作品集》。作品被日本、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华人收藏。  相似文献   

14.
"一字千金"是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出奇的好,浑然一体,一个字也改不得。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据书中记载,2000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大书——《吕氏春秋》。书成之后,他把"稿本"挂  相似文献   

15.
<正>启功(1912.7—2005.6),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曾在辅仁大学任教。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著《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群星璀璨,启功先生无疑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颗。他在学术和艺术诸领域都卓有成就,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杰出贡献,他高尚的文化品格更让人们永远怀念和崇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拟定的校训,也是对他一生成就和高尚品格的精确概括。  相似文献   

16.
“林彪事件”后,我被调到《南方日报》社,任革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党委副书记。1972年,李先念同志纠正工业领域中的极“左”倾向,我跟了一下,在《南方日报》上写了一些文章,发了一些消息,结果又挨了批。人家说:“为什么你老是对反‘左’感兴趣?为什么你总是右?”讲良心话,我当时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不是自觉地反“左”,不过是看不惯太离谱的东西。这一年,我给新华总社写了一封信。朱穆之、穆青把我调回广东分社,仍任社长。  相似文献   

17.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灿烂的星》是他为爱人范妮?布劳恩写的一首表达爱意的十四行诗。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基础,对济慈的《灿烂的星》这首诗从音韵、修辞和意象方面进行分析,加深读者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欣赏济慈带给我们的诗歌盛宴。  相似文献   

18.
画家的误笔     
南朝大画家张僧繇善画人物,奇形异貌,变化多端,各得其妙.他画了一幅《群公祖二疏图》,图中士兵穿的是草鞋,为此闹出笑话.公祖们是达官贵人,住在京城,京城的士庶都穿布履,而穿草鞋则盛行于江南.这是张僧繇不熟悉地理、不了解民俗所致.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明确地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习作最重要的内驱力。要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如何起步?我认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定律: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