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去就有人胡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早产”的社会主义,现在仍有人叫喊“社会主义是20世纪留给人们的遗产”,“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一场误会”。他们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借口之一,就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马曜是集战士、诗人、学者、教育家于一身的世纪学人,是白族文化名人的一面旗帜,也是云南以至中国社会科学界的一座丰碑。他在民族学方面,首倡云南边疆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直接过渡”,并成为党的方针、政策;在历史学方面,首创“三重证评价”法,为解决我国古代史分期找到一把钥匙;在教育学方面,提出“枳过江亦可为橘”的民族教育思想。马曜是一位“道德文章并重”的世纪学人。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 ,工业合作社运动曾在云南丽江地区有过成功的尝试 ,时至今日 ,它仍能把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的特征和新的经济行动联系起来。它把长期依附于各种“自然”经济之下的云南少数民族带入了现代化的一条途径 ,它最大的效果不仅表现在经济的收益和实实际际的可操作性上 ,还表现为促使参与者的精神的富足和人格的完善。事隔半个多世纪 ,当我们重新来分析这一事件时 ,才发现它对于云南的少数民族经济来说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中国意笔人物画,经历了由古典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徐悲鸿是这场变革的伟大开拓者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巨人。他以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写实主义艺术主张,融汇中西,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国化艺术手法,开拓了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发展繁荣之路。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道路在21世纪仍具有着指导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文学史之探索与推进意义非凡。在明末清初诗坛上,诗僧中成就最高者非苍雪莫属。系统深入地整理和研究苍雪的诗歌,不仅是佛教文学研究与诗僧文献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云南文学史与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辅助。20世纪40年代以来,苍雪诗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鉴于苍雪的文学成就及其对明末清初诗歌、佛教文学研究之价值,对其诗歌的整理与研究仍有较大空间,这主要体现在“编年”“校勘”“笺注”三个方面。“编年”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综合考证、全面系定,“校勘”可在王培孙校辑的基础上再行校勘,“笺注”当以“典故”“玄言禅喻”“疑难字词与俗语”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从欧共体看21世纪区域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1世纪仍将是以 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和以欧共体为代表的区域贸易一体化体制并行发展、交互作用的世纪 ,2 1世纪区域一体化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仍将利弊共存。我们应把多边贸易体制视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目标的“主干道”来建设 ,而把各种区域一体化视为相伴而行的“支流”予以引导。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10月 2 6日 ,在云南民族学院五十周年校庆的日子里 ,隆重举行“马曜先生学术生涯座谈会”。国内外10 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 ,高朋满座 ,畅叙情怀。与会学者对马曜教授的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教书育人、诗词创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正如到会的《世纪学人—马曜评传》的作者谢本书教授所说 :“马曜是名符其实的‘云南才子’ ,是云南很有代表性的一代世纪学人 ,集诗人、战士、学者 (民族学家、历史学家 )、教育家于一身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社会活动家。”马曜先生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早在青年时代 ,他便积…  相似文献   

8.
蔡锷在昆明“重九起义后”被推举为云南军政府都督,针对云南在地缘政治、社会民生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外交困形势,蔡锷以“建设”为目标,重在“安边”,同步实施政治、社会、经济三方面具有民主革命性质的改革,主动缓和与英法方面关系,使革命后的云南快速恢复秩序。为更好应对持续的边疆危机,为云南的发展争取更多外部资源支持,蔡锷又提出了修筑滇桂铁路、完善边地治理、组建西南军事联盟的“谋边”设想,试图将云南一隅之发展与国家整体治理战略相融合。蔡锷“治滇”在促进云南现代化转型、西南边疆稳固和五族共和理论发展上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但仍在革命的彻底性上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9.
云南近现代政治史研究起步于民国时期,有关辛亥云南起义和护国运动的成果奠定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从新中国建立以后至“文革”爆发前,是云南近现代政治史研究初步发展的阶段,杜文秀起义、云南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云南近现代政治史研究的学术性增强。“文革”爆发后,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正常的学术活动无法进行,这一领域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罕见。拨乱反正后,正常的学术研究得以恢复,云南近代史研究总体上进入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西南军阀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等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云南近现…  相似文献   

10.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震撼全国的云南回民大起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清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马联升领导的滇东回民起义是其中有影响的一支大军。其斗争规模和战斗精神,使滇东“七府州县无人抗衡”。但是,时至今日,如何评价马联升的“受抚”问题,史学界仍然褒贬不一,甚至还有马联升是“叛徒”之说。笔者对此说当然不敢苛同。现在,依据史实对马联升的“受抚”问题作些具体的历史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差序格局”原本是费孝通概括中国传统社会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形态的理论工具,也是分析中国人“群己之别”、“圈层意识”的“私”道德的功能概念,更蕴含着人际关系紧张、秩序隐患和边界冲突等负面影响。利用“场”的扩散、交叉性和非边界、融合等特性,来补充“差序格局”,既是费孝通晚年对差序格局内在“推己及人”达成“和”的社会秩序的文化反思,也是对消除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隔阂,实现关系自觉的实践关怀。中国人际关系结构的“差序”和“场”二重性,行动者“差序”和“边际”的双重人格,构成中国人际关系交往的实践逻辑,也是费孝通用“场”补充“差序格局”的理论启示。推动费孝通借助“场”来补充和修正“差序格局”的文化意义和研究范畴,仍需进一步开掘。  相似文献   

12.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3.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4.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5.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6.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功能的科学,是平行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正在形成的新兴的大部门。目前有不少命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如“人体科学是当代科学突破的重要前沿”、“人体科学可能导致一场21世纪新的科学革命”、“未来的世纪是生命的世纪”等等。然而,人体科学何以有此威力?如何认识她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文论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近现代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内。中国文化在20世纪中的“低势态”与西方文化的“高势态”的悬殊差异,形成了特别的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分别在“五四”时期和新时期的40年左右的时间中得到充分的表现,20世纪中国批评的历史几乎就是西方各种批评流派在中国轮番上演的历史。这也是造成中国文论“失语”的历史和现实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8.
"西南研究丛书"文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30年代在云南出版发行了一套关于西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丛书。云南大学图书馆至今仍有完整收藏 ,笔者将此丛书介绍于读者。  相似文献   

19.
口岸开放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云南市场格局的变化,从而大致在20世纪初全省统一市场形成。受口岸开放格局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近代云南区域市场形成了蒙自—昆明、腾越—大理(下关)“双核”型空间结构。区域双核结构既是口岸开放—贸易发展的产物,又是近代云南三关贸易特征形成,特别是贸易地位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还是近代云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空间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分期之我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文学史分期应以文学自身的演化状况为依据 ,不必与历史分期强求一致。 2 0世纪中国文学虽有曲折 ,“现代性”(“人的觉醒”、“文的觉醒”)仍是其根本标志。“五四”新文学的主流肯定文学的“独立价值” ,本着作家“内心要求”行事 ,并不接受“工具”论。这种观念也影响到后来的许多作家。 90年代文学大体上仍在“五四”设下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