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泰安英雄山中学,坐落在泰山南麓,紧邻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故乡。学校秉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现代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岱下名校。泰安英雄山中学“红枫”文学社,于2004年金秋成立,出版社刊(一名“校刊”)——《红枫》文学社创办两年来,生机勃勃,硕果累累,有20多篇文章在《作文报》、《作文评点报》《语文学习报》、《中学语文》、《创新作文》、《中学生》、《阅读与作文》、《优秀作文选评》等报刊上发表;文学社指导教师张凤山也相继被《考试报》、《语文周报》、《读写月报》、《高中生》、《中学语文》、《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2.
《金陵瞭望》2007,(19):I0009-I0010
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于2002年12月17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现有《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周末》、《今日商报(大众证券)》、《江苏商报》、《东方卫报》、《现代家庭报》、《家教周报》、《都市文化报》、南京手机报、《金陵瞭望》杂志和龙虎网、南京报业网站等十报一刊二网站。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所收的1921年2月15日陈独秀致胡适信,其中关于"你们另外办一个报,我十分赞成"一语中的"报"字,注释为《努力周报》和流产的《努力半月刊》或《努力月报》。三十年来人们对此深信无疑。但这条注释是错误的。此"报"应为未能复活的《新中国》及流产的《读书杂志》。此条注释应该重写,以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最早开办的一些大学和一些后来发展为大学的学堂,都曾创办过自己的学报,如《东吴月报》、《北京大学月刊》、《复旦学报》、《北直农话报》、《约翰声》等。其中,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于1906年创办的《东吴月报》是中国创刊最早的大学学报。《东吴月报》创刊号《学桴》发刊词申明该刊为东吴大学堂所刊发之杂志,定为月刊,并确定了学术性宗旨。创刊时期的东吴大学学报自然不很成熟,但为后来的学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1902一1942)篇名 发表时间与刊名一九二一年 1月1日《广东群报》增刊 1月3日《广东群报》 1月11日《广东群报》 1月19日《广东群报》 1月21日《广东群报》 1月22日《广东群报》 1月24日《广东群报》 1月27日《广东群报》 3月《曙光》2卷2号 8月1日《新青年》9卷4号 1月24日《广东群报》 1月28、29日《广东群报》 1月31日《广东群报》 2月l日《广东群报》 2月12日《广东群报》署名欢迎新军人新教育是什么—在高师演讲词答冯菊坡先生的信社会主义批评—在公立法政演讲辞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二)教育与社会(三)答区声白的信讨论无政府主义如…  相似文献   

6.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最近从某些报刊上读到一些议论,令人十分困惑。例如,《文汇读书周报》9月14日和21日连续刊载了舒芜的长文《我怎么写起关于周作人的文章》。该文洋洋自得地列举了自己将近二十年来发表的有关周作人研究的文章,然后大发议论道  相似文献   

7.
黄文婷 《金陵瞭望》2009,(11):70-70
随着社长周天江轻点鼠标.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大众证券报》、《现代家庭报》、《家教周报》、《都市文化报》四报的数字报昨天正式上网供网民浏览。至此,集团所属九份纸质报纸全部有了数字报。这也是南京日报报业集团献给南京解放60周年的一份大礼。  相似文献   

8.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北京时间10月16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师罗勃特—朗杰和舒拉米特—理文伯格等人,在本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最新报告,试图通过病人自身的干细胞,定制出所需要的器官,从而使得将来某一天,有望解决供  相似文献   

9.
文摘报刊,信息量大、覆盖面宽,历来深受读者欢迎。在众多的出版物中,其发行量往往位居前列。所以,也素为出版界所重视。 我国最早的文摘期刊,许多人认为是《集成报》,但对它又所知甚少。其实,《集成报》有两种,一种是 1897年 5月 6日由陈含(艹谖)创办于上海,旬刊。该刊摘抉,多取诸《时务报》、《万国公报》、《汉报》、《博闻报》、《新闻报》、《官书局报》、《中西报》等,以及《美国纽约报》、《巴黎时报》、《日本内阁官报》、《上海字林西报》等外文报刊。所摘内容,颇为丰富,有政治、科技、实业、历史、地理以及掌故、轶闻等。以第一期为例,既有地方官给皇帝的奏折等政治动态,也有“古邮券居奇”、“百岁新婚”等掌故轶闻。另一种是 4年后,即 1901年  相似文献   

10.
章士钊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报人兼政治家。他曾任《苏报》、《民立报》主笔,并亲自创办了《国民日日报》、《独立周报》、《甲寅》(先后为月刊、日刊和周刊)等报刊,借此阐发政法主张,表达对时局的关心、关注。章士钊的办报历程,向我们清晰展示了他从倡言反满革命、宣扬民主共和、鼓吹"调和立国"、主张"联业自治"思想嬗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创作白话诗的诗人之一。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九日写的题画诗《睡吧,小小的人》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19、12、11)上发表时,中国新诗坛上的诗人和诗作还都寥若晨星。一九二二年六月,他与同人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诺,郭绍虞、叶圣陶、刘延陵、郑振铎等合出的诗集《雪朝》问世时,诗坛上也仅有《尝试集》(胡适)、《女神》(郭沫若)、《冬夜》)俞平伯)、《草儿》(康白情)《湖畔》(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这五本新诗集.《雪朝》的出版,在诗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两个月后又再版了。该集内收来自清诗十九首。这些诗,后编入《朱自清文集》扣《笑的历史》。两年后,朱自清又出了他的诗文合集《踪迹》,收诗  相似文献   

12.
孙德高、陈国恩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4期撰文《周作人与“江户情趣”——兼与永井荷风比较》认为,周作人思想尽管来源庞杂,但日本传统文化对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趣味”的养成与日本“江户情趣”有很大的关系。他的“颓废”思想有西方唯美思潮的影响,也有佛道的影子。而对日本平安时代“物哀”与“谐趣”的文学传统体悟与吸纳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同为东方的中日在吸收西方文化时某些共同的倾向。从东西比较文学的立场看,周作人和永井荷风代表西方唯美主义文学在中日的最初景观。(徜摘)尚永亮、萧波在《华…  相似文献   

13.
长征中《红星》报1934年第六期刊发了《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指示应是中共中央、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发出指示并特别突出瑶族、苗族,是因为中央、红军总政治部认为这既是当时争取以瑶族、苗族为主的桂东北少数民族的支持以使红军顺利通过桂东北的需要,也是将来争取以苗族为主的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的支持以在湘鄂川黔边创造新苏区的需要;指示应是1934年11月29日或30日,至迟刊发于《红星》报,当然也有12月上旬刊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首次国家司法考试定于2002年3月30、31日在全国统一举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及《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名 (一)报名时间 首次国家司法考试的报名时间为2002年1月15日至30日。 (二)报名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报  相似文献   

15.
鹊岸考略     
<正> 《左传·昭公五年》载:“楚子以诸候及东夷伐吴,以报棘(在今河南永城西北),栎(在今河南新蔡西北)、麻(在今安徽砀山东北,旧有麻城集)之役。(辶芜)射(楚臣)以繁扬(亦作“繁阳”,在今河南新蔡北)之师会于夏汭(今西肥水入淮河处,在今安徽凤台西南)。赵大夫常寿受过帅师会楚子于琐(楚地,在今安徽霍丘东),闻吴师出,(辶芜)启疆(亦作“疆”,楚臣。《昭公四年》:“城巢”)帅师从之,遽不设备,吴人败诸鹊岸。楚子以驲至于罗汭(河南罗山有罗水,北入淮)”。  相似文献   

16.
凡人论及中国现代化报刊之始,无不提及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特别对英国伦敦布道会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和米怜) William) Milne)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和德籍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于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论述较为详尽。因为前者为第一份现代化中文报刊,后者是在中国境内所办的第一份现代化中文报刊。但对创刊于上海,刊期最长专论教事的《圣心报》则很少提到,亦无专文论及。仅方汉奇同志在《中国近代报刊史》(1981  相似文献   

17.
《文汇读书周报》与《学术月刊》联袂发起的“200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新发现简犊文献的解读与研究”赫然在列(《新民晚报》2004年1月2日)。这反映了学术界及公众对简犊研究的关注。也体现了简牍学研究领域的勃勃生机和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党史资料征编工作者,近年来笔者有幸从陈声煜烈士家中保存的革命遗物中,发现四期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在法国巴黎出版的中文报纸——《旅欧周刊》。这四期《旅欧周刊》是:1921年5月21日出版的第80号,1921年7月9日出版的第87号,1921年7月16日出版的第88号,1921年8月6日出版的第91号。陈声煜是第十五届旅法勤工俭学生,与周恩来、傅钟、郭隆真、张若茗等系同届同学。上述四期《旅欧周刊》是烈士旅法勤工俭学期间,从法国寄回湖北汉阳城内老家(三槐岭37号,今武汉市汉阳区棉花街81号),供家中亲属阅读的。据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辑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一书介绍:《旅欧周刊》为旅欧华人团体——旅欧周刊社——编辑出版的四开张华文周报,每星期六出版一期,每期四版一张,在法国巴黎编辑发行,1919年11月15日创刊,主编为周太玄(后改为愚公担任),主要撰稿人有李石曾、王光祈、曾琦、华林、愚公等人。该书编者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1915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期间,曾参与创办南开中学校刊《校风》,1915年8月29日被选为《校风》“选录课艺及经理各会布告”负责人,负责编辑“课艺选录”专栏。次年初,又任《校风》文苑部部长。1916年8月21日,南开学校秋季开学后《校风》改选职员,他当选为《校风》报社经理部总经理兼编辑部纪事类总主任。《校风》的前身是南开中学1914年3月创办的校刊《南开星期报》,1915年夏,此报因经济困难被迫停刊。《校风》继《南开星期报》而兴起。《校风》为学生主办,各类主任由校长指定,每周出一期,公开发行。该报有工作人员四、五十人…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报,顾名思义,是企业党委领导下,在企业内部发行,以企业的干部、职工为主要读者的报纸。铁路的企业报可分为行业(即系统)报(如铁道部的《人民铁道》,铁路局的《沈铁日报》、《中原铁道》,工程局的《铁道建设》)和厂报(如《电力机车报》、《东风报》)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