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以后,伴随现代小说观念的转型,自然描写作为现代小说重要的理论要素被提到写作与批评的日程上来,这种追求显著地改变了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自然描写对现代小说叙事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散文化特征,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散文画"特征,小说叙事以"自然"为结构中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学者大多认为西方小说擅长心理描写,中国古典小说缺乏同西方小说可相媲美的心理描写艺术。实际上,中国古典小说并非如此,只不过同西方现代小说静态心理描写大相径庭。《金瓶梅》与《红楼梦》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们代表了中国小说独特的心理描写艺术。  相似文献   

3.
从晚清到五四,伴随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以及现代作家对环境描写的提倡,自然描写作为现代小说重要的理论要素被提到写作与批评的日程上来,这种追求显著地改变了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总括起来,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人物塑造、情感氛围、叙事特征形成了重要的美学关联。  相似文献   

4.
王平 《东岳论丛》2007,28(3):65-68
在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中,以较多笔墨描写婚俗,始于《金瓶梅》,继之以《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三部小说都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婚俗描写则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婚俗描写在三部小说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婚俗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创作主旨、构思故事情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三部小说在婚俗描写方面的异同,也可为解决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早期章回体小说中景物描写很少与说唱文学和史传文学有关。由于说唱文学注重其商业性,以及观众的大众化、审美趣味的世俗化使得景物描写不可能大段的出现;而史传文学对言行的关注以及尽量客观化的叙事方式也限制了景物描写。章回体小说题材内容经历了从国家、家庭到个人发展过程,同时也经历了从集体编著到个人独创的过程,这也影响了小说的景物中描写,使得景物描写呈现由少渐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的很多小说执着地表现了他的家乡高邮,描写了高邮的许多民俗文化,使其小说充满了浓浓的民俗文化韵味。文章力图从他对民间习俗、民间艺人、民间美食、民间作坊的描写来分析他小说中的地方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7.
小说《儒林外史》把德行置于品评人物的首位,但性情描写却在小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说通过对马二先生游西湖与杜慎卿游南京的描写所形成的二人性情的鲜明对比,表明作者极力通过对性情的描写烘托主题的用意。  相似文献   

8.
小说语言作为一种叙事话语有两种基本的言说方式 :叙述和描写。这两种言说方式的根本差别在于 ,叙述是事件的告知 ,描写则是场景的展示。小说的叙事性质决定了叙述是起主导作用的言说方式。在某些小说中 ,描写可以占有远远超出叙述的篇幅 ,但就其叙事功能来说总是辅助性的。描写从表面上看是叙述的中断 ,但事实上描写是叙述的中介、过渡 ,或者说就是叙述的一个异在的组成部分 ,其叙事功能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小说里造成一种图式化的画面感和身临其境的幻觉。  相似文献   

9.
一、心理小说的出现与心理浪漫主义的盛行我们把十七世纪视为法国文学史中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小说的源头,在这个世纪,产生了女作家拉法耶特夫人以心理描写为其主要特色的《克莱芙王妃》,而在它以前,尽管心理描写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但却没有这样一部真正可称得上是心理小说的小说,如果我们只把以心态描写、心理分析为其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始终以一个人物(至多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要描述对象的小说称为心理小说的话。  相似文献   

10.
小说中的描写,通常是在空间的层面上展开,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静态状况.但是,描写并非都以此种方式呈现出来.描写可以在叙述时间与空间相融合的意义上出现,将叙述吸收为描写,即成为动态描写.对鲁迅小说中所出现的动态描写进行集中探讨,可以分析动态描写在作品中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藏》及《藏外道书》中有大量的仙传,这些仙传通常采用史家传记手法写作,由于其中多虚构成分,故今人一般以仙道或道教小说视之。仙道小说创造了一系列丰满的神仙形象,这些神仙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与小说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分不开的。在仙道小说中,除了语言、动作描写被大量使用外,其他如肖像、神态、心理、景物、场面等描写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它们是一些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方法的运用丰富了我国小说的创作手法,对其他类别小说的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永林 《江汉论坛》2004,(2):104-107
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民俗越来越受到作家们的青睐,并在其作品中被大量描写。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民俗描写提升了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凸显了作品内容的时代性、烘托了典型环境的多彩性、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性。新时期小说创作重视民俗描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又有时代对民族精神的强烈需求,更有文学对民族传统的迫切追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代通俗文学大家,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独立创作出白话短篇小说集子的凌濛初,他能去从事“壮夫不为”、士绅鄙薄的小说创作,将创作视野投向现实人生、人情日用,描写平凡世界里的芸芸众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对小说有着独到的见解与不同流俗、有别于封建冬烘者的比较正确比较客观的看法。在凌濛初的小说理论中,涉及小说写实、描写人情世态,小说自娱娱人,小说审美教育、形象教育等诸多内容。本文拟就其理论建树与局限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小杰 《理论界》2009,(7):121-124
对于高晓声的评论,一般认为他是描写当代农村的高手,又或是继承了鲁迅批判社会的笔触.不过如果纵观高晓声的全部作品,就显得不够中肯.其实高晓声的小说根据其迥异的风格可略分为两类:除<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这些典型现实主义小说外,他还创作了具有<山中>、<鱼钩>、 <绳子>、 <钱包>、<飞磨>、 <心监>等现代意识的小说,这部分的小说才是他文艺理想的真正的体现,而这恰恰是高晓声小说研究者一直忽略或语焉不详的部分.正是因为这份现代意识,高晓声的小说才会从写实描写农村的生活转而描写人物,从描写人物转向深入人物灵魂和处境,故他不仅农村小说卓有成就,而且还写出了一系列呈现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这篇论文试图从他的文艺思想和作品来研究他小说所蕴含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5.
袁进 《社会科学》2007,(5):181-186
韩邦庆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开风气者,他是近代最早描写中国现代都市的小说家;更重要的,在当时描写现代都市的小说家中,他是唯一一位为了探索这一描写还提出了相应叙述理论的小说家。这一叙述理论一直到现在为止,还常常被作家们所运用。韩邦庆最大的贡献在于运用了“穿插藏闪”的叙述方法,用以表现现代都市的时空,拓展了小说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蔚然  文革红 《江汉论坛》2003,(2):112-114
《红楼梦》取得了中国古代小说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历来为评论家激赏。然而人物容貌描写却存在明显的不足。《红楼梦》中人物容貌描写沿袭前代小说,以“只见”引出骈偶句,生硬插入文中,阻断行文的流畅自然,而且描写时大量袭用陈旧意象,缺乏个性特征。虽偶有精彩之笔,但前代小说中也不乏此例。因此《红楼梦》人物容貌描写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作品整体艺术成就相比,可谓碧玉微瑕。  相似文献   

17.
《伤逝》是一篇独具艺术特色的小说,作者吸收了中西方小说各自所具有的长处,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小说风格。作者虽然通过人物内心的独白来展现其性格特征,但在进行心理刻画时,与西方作家擅长的心理描写不同,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外貌及环境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又往往通过主人公的主观感情的关照来进行,并利用典型环境、特定气氛的渲染以及典型的细节描写来渲染悲凉的气氛,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从而避免了那种旁观者的冷静描写。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背景造就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其他时期的小说相比,后现代主义小说有许多独到之处。本文从小说的本质、描写方法、语言运用、体裁、题材、叙事手法几个方面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对物候的描写往往受到文学传统惯例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在描写物侯以表现人物的情感心理或悲剧体验时,就深受古代文学中早已形成的伤春悲秋传统的影响,并且那些脱胎于民间说唱的小说,还受口头叙事文学惯例的支配,喜欢以程式化的韵文、套语等来描写物候.因此,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物候描写,应考虑到文学传统惯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否则就会对某些不合时令的描写产生误读或曲解.  相似文献   

20.
明代帝王的仙道追求,对神仙崇拜的蔓延推波助澜。道教法器崇拜,是明清小说宝物描写原动力之一。许多宝物及描写套路,来自外域传来的佛经文献和佛教文化。密宗对小说中宝物、斗宝叙事作用巨大。佛教观念与宝物信仰结合,触发了许多具体情节、场面和细节的想像生发。民间秘密宗教,也构成了宝物描写依托的重要故事题材。清代小说多女将运用法宝的描写,因秘密宗教中女性地位突显。女将以其性别特点,更需要在文学表现上突出其宝贝兵器。小说中女性的经历、命运结局,是现实中秘密宗教女大师们的文学写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