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跨国面板数据资料(26个国家1998年至2010年)分析不同国家国内收入差异及国内收入分配的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即人均GDP、人口密度、GDP中工业占比、基尼系数及人均GDP与收入分配的交叉项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收入分配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影响,Gini系数与CO2排放量呈现负向关系,但此负向关系会随着GDP的增加而减少,而人均GDP与收入分配的交叉项与CO2排放量呈现正向关系。因此,将所得不均度纳入考量,才能更完整地描绘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中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分15个行业、8种能源来研究中国基于国内生产、消费、出口、进口中的CO2排放及国际贸易中的净排放等问题。结果表明:(1)中国一直是碳贸易净出口国,1997—2007年的CO2排放量持续增长,国内生产大于国内消费的CO2排放量,且出口的CO2排放量占国内生产的CO2排放量的比例很大,这说明出口对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2)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是进口和出口CO2排放量相对较大的三个行业。(3)从单位产值看,出口、进口和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在1997—2007年持续下降,而国际贸易净值的CO2排放强度1997—2007年一直上升,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要远大于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表明中国净出口的资源和能源正在不断地快速飙升。因此,中国应加大鼓励低耗能、低排放行业的出口,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出口,发展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和新能源,从而减少中国的CO2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STIRPAT模型,确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是人口数量、人均GDP和技术水平.本文采用VAR模型估计了中国1978-2011年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口、人均GDP、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动态影响关系.人均GDP、技术水平始终对二氧化碳排放起着正向冲击效应.人口因素先对二氧化碳排起着负向冲击效应,而后起着正向冲击效应.短期内自身和人均GDP的贡献率较大,长期来看,人口增长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山东省1981~2010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典型环境指标关系计量模型,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烟尘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呈现出正"N"型关系,而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没有明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山东省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GDP和单位GDP能耗.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97-2013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间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了30个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实际GDP及碳强度,并据此将各省份划分为高碳区、中碳区和低碳区。然后,在库兹涅茨曲线中引入产业结构因素,建立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省际碳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速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人均意义上碳排放和实际GDP高度一致;通过碳强度指标发现西部地区的碳成本最大、中部其次、东部地区最小。总体而言,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并不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环境规制是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手段,技术进步是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推进清洁生产的关键方式。基于2001-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State12.0软件对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SO2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SO2排放不产生显著直接影响作用,但是通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SO2排放在滞后1年显示出负向影响作用;技术进步与SO2排放呈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与SO2排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等环境污染规制力度以及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支持投入力度,同时加快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步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从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特定构成入手,利用1994年至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从1994开始实行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支出、部门事业费支出和城市维护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省际人均GDP增长率;文教科卫支出、经济建设总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对省际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行政管理支出、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率具有负效应,且显著;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关系.而这无疑是为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实证的依据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二者相互影响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相互影响,水污染排放物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出显著的“N型”曲线关系;3个污染物指标表现出不同的经济临界点,其中人均废水排放量已超越第二个临界点,而人均COD排放量和人均氨氮排放量处于两个临界点之间;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带来了人均COD排放量的增长,而人口密度的增加降低了COD的排放量,水污染治理投资额的增加却促使COD排放增加;人力资本、人均社会资本存量与人均财政支出与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Super-SBM模型测算2002—2014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2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对其进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1)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波动发展趋势,县级市的表现比地级市好,由于没有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强有效率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上还有较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2)各城市都面临投入过多和产出不足的问题,优化的方式是缩小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并提高产出效率;(3)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土地利用强度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正相关,而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负相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和是否地级市等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4)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δ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差异会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0.
人口、经济(人均GDP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及技术(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是污染物(COD和SO2)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STIRPAT模型分析认为湖南省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受全省人口、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口规模影响作用最大,能源强度次之,其它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在估算1990—2010年省级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外商直接投资(FDI)总体上增加了中国的CO2排放量,其原因在于FDI对碳排放的规模负效应强于结构技术正效应。(2)FDI对中国的环境效应存在时空上的结构性差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FDI对环境的负面效应相比之前有所加强;相对于内陆地区,FDI对沿海地区环境的负面效应更大。(3)人均GDP是CO2排放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其次是FDI,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碳排放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通过剔除异常样本、使用滞后一期FDI和FDI的外部工具变量,证实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28个省区1991—2005年对SO2排放没有管制和SO2排放水平减少两种情形下的技术进步指数。本文的结论是:考虑环境管制后,我国省际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为0.25%,高于不考虑环境因素下的技术进步率;我国省际之间的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是发散的,并且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推动力;SO2排放水平减少情况下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省份数量比SO2排放没有管制情况下多,其中上海是移动最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之间的关系出发,设定区域人均GDP收敛模型和能源消费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收敛情况以及中部、西部和东部省份的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但在能源消费强度方面都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高于中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区的人均GDP发展水平存在GDP的绝对收敛;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发散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则是收敛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要考虑能源禀赋和传统工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碳排放量依然较大的地区,要采用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相关技术和发展相关产业,减少碳排放以争取尽快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火电产业环境外部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境外部成本的定量化评估是构建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的重要基础。采用选择试验法,对火电产业污染物和CO2排放减少的居民支付意愿(WTP)进行计算;采用生命周期法计算火电产业的CO2排放量,并结合碳交易价格计算火电产业排放的CO2外部成本市场值。研究发现,人们愿意为电力产业的清洁化发展支付更高电费,基于选择试验法得到的火力发电的环境外部成本是0.12~0.19元/千瓦时。研究还发现,影响火电产业环境外部价值的因素,包括公众的环境意识、相关社会因素以及对不同环境属性的偏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2—2000年基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的城市化水平修正值,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差异变动型式,指出,(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相对差距趋于缩小,速度趋缓;(2)三大地带内部的省际差距缩小,地带间的省际差距扩大;(3)在假定人均GDP、初始工业结构等制约条件后,城市化速度(1990—2000)与初始城市化水平(1990)为典型的条件趋同;(4)乡镇企业发展、外资利用是导致东、中西部之间具有不同城市化发展稳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DEA比例模型测算了2005—2012年中国各省环境效率,结果显示:污染物显著降低了各地区平均效率,不考虑污染物的效率评价是不科学的;各地区环境效率西部最高、东部其次、中部最低。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均GDP、对外贸易和人口密度对环境效率呈现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专利数对环境效率改善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效率影响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就减少地区污染排放、提高中国环境效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十六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倒U"型假说检验、收敛性等角度分别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到2007年期间,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相对差距尽管有明显的波动性,但总趋势是缩小的;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未能出现;收入差距在总体存在δ-收敛的情况下,部分年份收敛与发散交替出现;而绝对β-收敛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存在着明显的收敛,收敛速度约为2.68%。  相似文献   

18.
基于空间Panel Data的中国区域人均GDP收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空间Panel Data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人均生产总值(GDP)的β收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在1996年至2005年期间存在扩散,1996年至2000年区域人均GDP为β收敛,2001年至2005年区间β扩散,β收敛理论实证研究受样本区间影响很大。在政策上提出国家对缩小国内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政策应根据国家长短期目标而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及其敛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 选取省际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为样本, 扩展Barro和Sala-i-Martin的β收敛模型, 考察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的敛散性, 并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收敛路径。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际区域样本的实证检验, 证实中国省际区域间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强度呈现条件β收敛态势。在对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子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 再次证实三个子样本的地区间呈现条件β收敛, 并且中部区域收敛速度最快, 西部区域收敛速度次之, 东部区域收敛速度最慢。鉴于区域间经济环境禀赋差异及其敛散性, 提出加速区域间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收敛速度的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气候问题日益凸显,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主旋律,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也无法置身事外。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大省,二次产业占据主导地位,FDI更多投向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边际产业,使得原本畸形的产业结构更加失调。用1984-2009年山东省数据对FDI和产业结构影响碳排放的路径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结论:二次产业比重和人均FDI的流入对于人均碳排放具有明显负效应,FDI和二次产业占比是人均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