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利用2007-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剔除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后,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一大因素,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对外贸易程度是影响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另一大因素,且影响十分显著;民族人口比重是要长期关注的政策因素,老年抚养比是不可忽视的制度因素。在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后我们得到了一些政策启示,这对于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制是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手段,技术进步是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推进清洁生产的关键方式。基于2001-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State12.0软件对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SO2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SO2排放不产生显著直接影响作用,但是通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SO2排放在滞后1年显示出负向影响作用;技术进步与SO2排放呈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与SO2排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等环境污染规制力度以及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支持投入力度,同时加快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步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4.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 ,中国 R&D国际化水平逐年提高 ,但东部地区相对较高 ,中西部地区普遍较低。通过衡量中国各地区 R&D国际化的水平和效率、考察不同区位因素借由影响 R&D国际化效率而作用于 R&D国际化水平的机理 ,发现 R&D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技术效率指数较高 ,技术进步指数较低 ,相反 ,R&D国际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技术效率指数较低 ,技术进步指数较高。并且 R&D国际化效率对 R&D国际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市场规模越大、接收的外商投资越多、自身 R&D资源越丰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高的地区 ,技术效率对 R&D国际化水平的贡献越明显 , 反之 ,技术进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8-2006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总体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分地区讨论时,得出同样的结论,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影响强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其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强度大于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总体工资水平的拉动作用也是积极显著的,其对东部地区的正向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定量影响。研究发现:流通结构(包括城乡结构和批零系数)、流通效率(以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衡量)、零售企业规模和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城乡结构、库存率和零售企业规模与制造业产出负相关,批零系数、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产出正相关。进一步地,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并且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种新的收敛性检验方法和俱乐部收敛的识别算法,对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1971-2010年人均CO2排放的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就全样本112个国家和地区而言,人均CO2排放不存在收敛;(2)存在\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产业多样性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利用我国1998-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我国产业多样性的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产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区域层面的产业多样性对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如果不考虑知识的空间溢出,将会高估研发经费、多样性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1995-2010年中国30个省市(除西藏)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情况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有助于碳减排,但影响作用还比较小;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呈倒U型,预计城镇化为63.57%时达到拐点;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高城镇化水平地区和低城镇化水平地区为负向影响,而中等城镇化地区呈正向影响;外贸开放度的提高会促进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78—200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具体影响机理,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中量的扩张对二元经济转化的作用在各个省市不同,金融发展中效率的提高能促进二元经济的转化。制定灵活倾斜的区域金融政策是金融发展促进二元经济良性转换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5—2009年省际规模以上工业面板数据,构建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状况。从静态角度来看:(1)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上处于中优水平,有约25%~40%的节能空间;(2)工业生产过程表现为能源利用相对低效,全要素能源效率低于全要素技术效率;(3)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差畀性较大。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值在区域之间自东向西递减,而地区内部的差异性却自东向西增大。从动态角度来看:(1)2005—2009年,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上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绝大部分省份也未发生实质性变化;(2)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全国范围内差异性有减小趋势,各地区内部差异性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1—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Nerlove模型对我国肉鸡供给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肉鸡供给在短期内缺乏价格弹性,长期内具有价格弹性;肉鸡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上一期肉鸡产量对本期产量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产品价格波动程度的增加会导致产量水平的下降;外界突发事件对肉鸡生产的影响远远高于禽流感疫情本身;产业的地理集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肉鸡产量水平。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和当前我国肉鸡产业发展形势,提出要建立完善我国肉鸡产业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动物疫情监管和危机处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乡消费差距是中国城乡贫富差别的突出问题之一,文章在阐述1978年以来城乡消费差距现状的基础上,应用30个省份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距估计,对影响中国城乡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偏大且存在区域差异,比较参数估计结果后发现,人均GDP的增长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城市化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也有着积极作用,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与消费比呈正相关,财政支出的增加反而加剧城乡消费差距。最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采用1991—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增收效应存在显著地域差异,西部最高,东部最低,因此在政策选择上应该逐步建立以财政金融为引导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出口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短期经济稳定与长期经济增长,中国的出口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商品集中度的提高加剧了中国的出口波动,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平抑中国的出口波动,加工贸易的发展则不利于中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从政策含义上看,解决中国生产和出口多样化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出口商品的多样化发展,同时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提升贸易开放水平并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的决定机制,在一个将资本-产出比、技术进步、FDI、进出口贸易等关键变量内生化的联立方程模型中进行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可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成因。研究发现,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因整体谈判力下降以及在产品市场上因面对价格加成而导致的福利损失,可能超过了企业因利润增加而惠及员工的收益。这些效应因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收入分配中向资方倾斜而被进一步强化,最终导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进一步检验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分化、宏观税负过高以及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和FDI,均不利于劳动报酬份额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2003—2008年国内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和估计了包含电信通信能力指数的两因素生产函数模型。结果显示,电信通信能力变量的产出弹性为0.053,略低于劳动产出弹性。分区域考察表明,电信通信能力的产出弹性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别,东部地区的电信通信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鉴于此,认为东部地区应继续加大电信投资,以提高电信通信能力;中西部地区应适度进行电信投资,使电信通信能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区域经济增长、环境与就业之间的多向影响机制,基于榆林市12区县2006--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包括经济、环境与就业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了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榆林地区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与人均GDP之间呈倒“u”型EKC曲线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但还远没有越过环境曲线的拐点;相关检验结果说明榆林地区的经济增长应逐步打破当前的要素投入依赖,转变增长方式,社会保障和教育投资的增长效益也在显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及1997-2006年中国各省关于家庭储蓄率影响因素的数据,选用滞后一年期储蓄率、收入增长率、少年儿童抚养率、老人抚养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因变量,在对影响中国储蓄率的6个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之后,认为个别变量在城乡中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降低我国储蓄率的相关建议,即完善金融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以期解决我国的投资过热和消费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