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造“自我实现人”的提出,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初期的企业,把员工视为受雇人,采取的是比较残酷的手段管理员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企业把员工看作“经济人”开始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员工:20世纪30年代,西方企业把员工视为“社会人”,更多的是以行为科学理论管理员工:1958年.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提出了“决策人”的假设,提倡侵权,于是企业纷纷给予员工一定的决策权。在当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努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我们可以假定其为“自我实现人”。  相似文献   

2.
<正> 美国通用电气原CEO韦尔奇的经营最高原则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这是管理的理想境界.是一种依托企业谋略、企业文化而建立的经营管理平台。眼下我们许多企业的管理离这种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据最新的一份权威调查分析: “在中国企业每一层次上,80%的时间用在管理上,仅有2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而西方一些企业在管理工作中, “管”与“理”的比例是2:8。笔者发现,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有个现象,管理者“发号施令”,员工照章办事。在这些企业里,员工的最高目标就  相似文献   

3.
铁路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具有高(高度集中),大(大联动机)半(半军事化)的特点,它传统的管理办法是仿照部队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求各级组织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员工严格遵章守纪,每个工种、每个作业过程都必须按照标准化作业。这种管理办法是典型的“刚性管理”,也就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它的管理理念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严明奖惩来维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这种管理办法固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在实践中也显现出了不少弊端,它最大的负效应就是把员工变成了“机器人”,约束了员工的个性,压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扼杀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4.
罗建法 《经理人》2004,(7):38-43
尽管很多企业家口头上喊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不把员工当人,是以非人本的手段来管理企业,管理员工。  相似文献   

5.
<正>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要做到“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除了人力资源的常用技术手段外,还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之中,体现在行为上,这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一切思考和行动的关键,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当然也不例外。企业里的“人”,从内部来说,是企业员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善待员工,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利益相关者。他们可分为三类:各种资源的提供者(包括资本、土地和半成品的提供者);顾客或消费者;社会和社会的代表——政府。传统的关于人的管理理论,无论对人本身持何种看法,在对待企业及其员工的关系方面不外乎两种观点:一种是把人当做企业发展的资源,要其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服务,根本漠视人的发展;另一种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虽然承…  相似文献   

7.
黄凌 《管理科学文摘》2010,(36):106-106
作为员工的重要的精神福利,EAP属于广义薪酬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发展,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手段,近年来EAP理念正在我国企业得到高度重视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厦门电业局于2008年初整体启动EAP员工帮助计划,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EAP员工帮助体系”,从而实现降低员工意外事故出错率、增强员工归属感、提升员工满意度、助力员工职业发展、提高企业绩效等目标,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双赢和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管理是人为企业服务,而现代的管理是企业为人服务。企业只有夯实人文基础才能适应竞争,而就管理抓管理,总会产生形而上学的做法。以训导的方式把制度贴在墙上,这种做法缺乏情感和责任的支撑。为有所突破,我们用体验管理的方法让员工担当主角,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融入管理之中。为了规范员工言行,几年前我们订立了“员工守则”和“六倡六戒”等厂规厂纪。如何使每个员工像每天照镜子一样,严格对照,自觉执行,是关系到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全员素质的大事俗话说:看得住人,看不住心。制度是人订的,但更重要的还得靠人来执行。从某种意…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人力资源网做的《员工牢骚指数2006年度调查报告》显示,34%的员工对所在单位有着较多的牢骚、抱怨。从这份调查报告显示的数字来看,“牢骚指数”越高的企业,那里的员工“快乐指数”就越低。正如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员工不快乐的企业,多数止步不前,甚至倒退,而那些环境宽松的企业则常常蓬勃发展。员工快乐指数越高,企业越有活力。”如何面对员工的“牢骚”,如何把员工的“牢骚指数”降下来?国外一些企业的经验可资借鉴,他们把员工的“牢骚”当做“第一信号”及时掌握。美国的一些公司老板采取灵活的方法,多渠道搜集员工的“牢骚话”…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也“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内部营销是指市场营销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的一系列营销的总称。内部营销把员工作为内部顾客来看待,把企业的工作作为企业的内部“产品”,力图用内部“产品”来满足内部“顾客”的需要,并通过内部“顾客”的良好表现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内、外部营销的相互作用 企业的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的协调配合,可使顾客最终获得满意,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企业内部营销是成功的外部营销的前提。内部营销影响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员工态度、行为体现在  相似文献   

11.
“人本管理应该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协调自己。要让员工明白,每个人都是经营者:总经理在经营企业,每个员工都在经营自己的职位”。  相似文献   

12.
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企业强调人本管理,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美国企业家艾柯卡说过:“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正是管理激励的主要功能。激励涉及了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值得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核心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未来企业,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手段。青年员工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青年员工培训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曹辉 《管理科学文摘》2009,(32):131-131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仅仅把员工招聘、吸引优势人才看作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除了人力资源的常用技术手段外,还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之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并由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企业内外部获得广泛认同的理念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 “人尽其才”是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之一。绩效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下检视人与企业融合的最佳工具和桥梁。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发现员工的绩效表现的状况来了解管理效果。如果员工的绩效表现主要是受企业环境融合程度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就可以适度地改变管理风格或适时地调整计划,甚至进一步通过沟通和建议的方法去帮助员工适应、改  相似文献   

16.
许多企业很注重营销,员工激励等管理职能,希望通过这些把企业搞好,这在管理中叫做“正确地做事。”但是,企业管理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则,就是“做正确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的“牢骚会”,每周召开一次,请员工发牢骚、提建议。在会上员工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对工作、生活、安全、管理等问题评头论足。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员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不顺心的事在所难免,讲牢骚话或有不满情绪是常有之事。让员工发发牢骚,把心中憋着的气发泄出来,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对员工和企业都有利。然而,一些企业管理者却认为员工发牢骚是讲怪话,不利于企业的管理,这是一种偏见。实际上员工的牢骚话中有许多“黄金”成分,通过员工发牢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正是管理人…  相似文献   

18.
杨兴平 《经理人》2003,(10):46-46
把人性化的民主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模式的核心元素,避免了把员工变成“执行机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们应用的企业管理体系是20世纪初由泰罗制所确立的,其核心内涵和框架结构是“以定额管理为基础,以经济奖罚为手段”。计件工资、销售提成是这种管理体系的一种形式。这种管理体系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在短缺经济时代以及过剩经济时代的初期,其缺陷还不太明显,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典型的过剩经济时代,这种管理体系的缺陷就非常明显了。如企业普遍地创新能力低下;管理中利益非对称导致管理难以到位;“外部竞争压力大,职工工作不紧张”的悖论现象普遍存在……世界著名ABB公司CEO珀西·巴尼韦克指出,在现行企业管理体制下,员工的创…  相似文献   

20.
简单化营销要求策略、手段更加快捷、实用、有效可行性强,便于员工贯彻和执行,便于管理者有效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员工满意、客户满意、企业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