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校训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长期共同奋斗的产物,也是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校训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培养方向和育人目标.校训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独到的积极作用、对学校精神品位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校训及其主题词的提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体现一所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理念或办学传统、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训词,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座右铭.承载厚重文化传统、蕴涵深邃办学理念的校训是学校精神追求的鲜明体现,是学校实施育人的重要手段.中国当代大学校训产生的模式基本可以分为引经据典型、名人倡导型、自我总结型、大众流行型,但在主题词的概括上雷同现象极其严重.提炼校训主题词必须在内容上注重校训内涵的丰富性和精神、理念特色;在文字上注重文化品位;在时效性上注重校训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在概括提炼过程中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参与.还要纠正将校训等同于校规校纪、标语口号等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3.
校训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高度浓缩,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的精确表述。本文从校训内涵、校训功能、校训实践三个方面对校训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校训对于一所高校的四个功能。同时,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新校训为例,思考校训在实践层面的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积淀和凝练 ,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旨在培养师生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升华,是民族和学校传统的浓缩,是指导师生的价值追求、规范师生的行为准则。搞好校训建设,能够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因此,应发挥校训应有的功能,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校训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集中体现一所高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和目标追求的校训,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特色,也能反映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是高校自身教育品牌的生动体现。我国高校校训在不断兴起的同时,也存在着德育性、趋同性偏强,口号式、说教式偏多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张泾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多年来,我们秉承"勤朴"校训,一以贯之传承着百年老校的文化内涵,在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学校发展道路上,我们提出了作为学校二维主体架构中的师生双方都必须能在"勤朴"校园中享受到幸福的美丽愿景。"勤朴"作为学校校训,已成为学校特有的一种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让"勤朴"的力量保持更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更具特色的学校精神,更好地渗透于每一位师生心间,我们提出了"走好每一步"的实践理念,开始了更为坚定地传承与努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大学校训经历的几个发展演变阶段的整理,探讨大学校训应具有的内涵。校训是高校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办学者的教育理念、办学目标的提炼和升华,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训是大学在办学实践基础上根据一定社会目标要求和遵循大学本质逻辑所拟定的以表征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并对师生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而高度凝练成的一种办学格言。大学校训的制定要依循大学校训的本质,离开大学校训的本质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其功能,也就偏离了大学校训的初衷。大学校训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校训的内容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学理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也是大学校训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文与科技并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评价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两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工结合"培养方案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打破学科界限,以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为基础,以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培养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民"、"独"、"优"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其特色观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办学定位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以及管理模式的特色等五个方面.独立学院创办初期,办学特色建设必需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原则、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原则、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交通大学确立的“知行”校训,与孙中山当时提出的著名的“知难行易”知行观有直接联系。孙中山主张“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强调科学认识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理论对于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决定性意义,并以此推动史无前例的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步伐。校训“知行”二字体现了从古至今人们不懈追求的大学精神,是古老文化传统与现代学术理念的完美结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推动社会经济大发展、大变化的今天,我们建设研究型大学仍需要把握好知行关系,继续传承“知行”校训的精神底蕴。作者建议“知行”校训字体恢复取自孙中山的亲笔题字。  相似文献   

13.
一般而言,校训有训导性、切合性、文化传承性、精要性、文学性、新颖性、相对长效性等特性。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校训可以拟定为“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两句话。这个校训切合校情,包含厚德、博学、求实、坚毅、刻苦、求真、自强等内容母题。表达上,采用宏观表述角度和二元对举句式,运用了借代、比喻修辞格。  相似文献   

14.
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围绕学院跨世纪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新型的职技高师办学模式,学院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可喜的工作业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新世纪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并就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高职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学生和教师共同奋斗的成果,是学校蓬勃发展的基础。而校训,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校训的制定,为高职院校树立了优良的校风,引领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同时,校训能够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理念、育人方向、培养目标,对高职学校办学行为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办学理念概念应当从哲学性、精神性、动态性和生态性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构建大学理念需要实现办学理念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办学特色与一般原则的结合、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校长在办学理念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和教师、学生在实践、发展办学理念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办学理念概念应当从哲学性、精神性、动态性和生态性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构建大学理念需要实现办学理念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办学特色与一般原则的结合、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校长在办学理念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和教师、学生在实践、发展办学理念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哈佛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佛大学的发展与历届校长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从第14任校长柯兰克到现任校长博克,始终坚持学术自由、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将哈佛大学办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追溯哈佛校长的办学理念,在科研上,以学术自由,追求真理为鹄;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课程变革,适应时代变迁,从最初的"自由选课制"到"英才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核心课程"的改革,始终坚持以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精英和领袖为目标。哈佛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