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法律界和社会公众中,沉默权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并且由此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与思考:在目前中国的现实国情之下,确立沉默权将带来什么?我国应如何处理有关技术细节问题?就此,有必要进行认真研究。沉默权,在证据理论上,是与反对自我归罪证据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相似文献   

2.
李立明 《职业时空》2008,4(4):106-106
沉默权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普遍确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程序公正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我国的刑法却并未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刑诉法第93条规定了犯罪嫌疑人有"如实回答"侦察人员提问的义务,理论界对此产生了很大争议。对是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沉默权,以及具体如何操作,各抒己见,百家争鸣。随着1998年我国政府对《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签署,沉默权成了一个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从沉默权的概念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探讨我国应尽早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及其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沉默权     
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我国宪法,注重和加强人权保障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刑事诉讼中沉默权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将从沉默权的产生和发展,沉默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是否应当建立沉默权制度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沉默权制度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科学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我国应适时建立沉默权制度,即有限沉默权制度。并追求在既不降低对犯罪的有效打击,又有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司法诉讼中的权利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文明,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郭伟 《公共关系》2001,(12):33-34
自从我国加入人权公约以来,对沉默权沸沸扬扬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无外乎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赞成也好,反对也好,都是自阐其理,不能说服对方,司法实践只能外甥打灯笼——照旧,并没有一个在操作层面上可行的运行方案。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却非三言两语能行.因为它不仅牵涉到刑事诉讼理念,还涉及到东西方文明的碰撞问题。况且在制度层面上,也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才可能名副其实地“引进”,而不是做做样子,“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6.
“垃圾围城”是去年以来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我国在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后,一直隐藏在角落的垃圾终于不甘寂寞,以其庞大的数量和巨大的危害掀起一轮垃圾战争。2009年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的垃圾问题集中凸显之年,激烈的全民大讨论扩展到全国范围。那么,垃圾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垃圾问题现在究竟处于什么阶段,是“围城”还是“危机”?我们对垃圾究竟了解多少?垃圾的背后存在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不久前介绍,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人口问题向来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作为人口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最突出的表现,“夕阳人群”不断扩大将给我国发展带来哪些隐忧?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彭贺 《现代交际》2013,(12):10-10
我国人口众多,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吃、穿、住、行,在我国都是头等大事,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住房问题,是一个永远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现阶段住房已经市场化,但单纯依靠市场已经不能解决住房问题。住房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呢?怎样来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呢?我们需要好好分析一下,以达到缓解和解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2000—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07万上升到413万,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近495万。就业压力的凸现,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企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业竞争的残酷,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样一个问题:在大学究竟应该学会什么?是知识?还是技能?还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五花八门。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多年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学会沟通、学会共处应该是大学时代学到的重要一课。  相似文献   

10.
虽然刑讯逼供已被我国法律所禁止,但在实践中这种审讯方式依然存在。探索如何在司法实践中防范(进一步遏制)刑讯逼供,具有其研究的必要性(已是当务之急)。应当分析我国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参照国内外相关立法,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会见权、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沉默权、司法人员不得强迫嫌疑人自证其罪等一系列遏制刑讯逼供的对策。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体制及证据规则,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为公正司法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记者:从您多年从事青少年事务研究的经验来看,目前我国青少年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其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陈涛:目前我国青少年社会事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不过,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和青少年状况相比,与青少年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利益和需要相比,我国目前的青少年社会事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公益型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并在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严重的资金短缺却阻滞了它们的发展。NGO组织资金来源于哪里?资金状况对NGO组织自身发展有哪些影响?哪些因素影响着NG0筹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类别的NGO,对它们的资金来源进行了调研,希求探寻合理的筹款管理机制,为其以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民政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那么,这个政策是如何出台的?有什么意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贯彻落实?都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愿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是否真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能发展起来吗?社工的岗位设置在哪里?社工的价值观与理念真的很重要吗?社工真能助人自助吗?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当社工运用个案方式工作时,能力是否太微不足道了?  相似文献   

15.
新年之际,开篇之初,提出这样一个题目。主要是希望与读者讨论一个问题,即,当前我国的老年福利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10年华诞,其依托我国特大型煤炭企业一开滦而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职业教育底蕴。10年时间,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怎样的特色办学之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今后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是什么?教学如何改革?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孙怀湘。  相似文献   

17.
青年过渡是指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事件,并不都是平稳、顺利完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变异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影响又如何?鉴于目前的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青年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本文认为应该更加关注青年由结尾时期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青年过渡研究应该着重考察社会变化如何影响青年过渡?有哪些理论和概念适用于理解青年过渡?我国对青年过渡的安排具有哪些特点?这些安排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还是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国家关于青年的政策是否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过渡安排?本文旨在对这一过渡过程提出一个浅显的社会学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学术界形成了一种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看法,即社会工作来自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在我国是一种嵌入性的发展。近年来,这种看法日益盛行,并延伸发展,几近于形成了一种学术思潮。这涉及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问题,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战略和策略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可能会对我们要发展怎样的社会工作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因而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真的是嵌人陛的吗?  相似文献   

19.
《金色年华》2007,(9):4-6
我国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近年来一直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然而,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结论竟大相径庭。应该承认.在人数巨大的青少年网迷中,存在心理疾病的只是个别人。那么,青少年喜欢上网是“网络上瘾”还是“高度热衷网络”?面对社会普遍的恐慌与焦虑,我们该不该换一种积极的视角去观察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有没有可能拽也不同的诠释? 为此,本刊特发表两篇视角不同的文章。意在对青少年上网问题作出更积极、更客观的探讨,更试图将孩子们“沉迷的危机”转化为向上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李强本文重新研究了我国的脑体倒挂问题,并用数据证明了脑体倒挂主要是80年代产生的现象,到了90年代,脑体倒挂已让位于脑体正挂。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本文进一步提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