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世彬 《新劳动》2002,(17):4-5
在就业压力巨大的都市,街头墙角,电线杆,路桥墩,卡式电话亭,公交车站牌等处张贴的手掌般大小的“高薪招聘”广告随处可见,倘若你尝试联系,结果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2.
咨询台:在南充某商场内打工的50余名员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称用人单位未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未办理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投诉后,立即进行了调查。经查证,王某个人购买了该商场二、三、四楼部分商铺.由其自主经营,并自行招用了50余名员工。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员工福利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资报酬的补充或延续。随着经济的发展、组织间竞争的加剧,深得人心的福利待遇,有时比高薪更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因为高薪体现的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短期供求关系,而福利则反映了组织对员工的长期承诺和企业长远发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2001,(10):5
常逛商场、超市的人,或许对货架前殷勤为你介绍商品的售货小姐或售货先生们并不陌生.这些人与商场、超市营业员着装一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们就是商场或超市的员工.只是他们中一些人的言谈中偶尔露出的外地口音,才多少暴露出他们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不少人提出反腐败要"拿来"国外的"高薪养廉",这一构想显然忽略了中国的国情。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们还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落后和不发达状况,也就是说,目前至少尚不具备"高薪养廉"的物质条件。党政干部在工作实绩突出的情况下,理应得到较高的报酬,但这和"高薪"不能相提并论,况且"高薪"在量上也是很难把握的概念,到底要高到多少才能"养廉",恐怕谁都说不准。从国外的实践看,"高薪"也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能够"养廉"一些发达国家不断曝光的腐败、丑闻,就是很好的说明,就算"高薪"对"养廉"还有点作用,那也是以严格的法治和发达的经济为前提的。如果硬要超越中国的国情,照抄照搬外国"高薪养廉"的做法,结果恐怕是廉没"养成",反而加剧了我们业已十分吃紧的财力。  相似文献   

6.
《劳动者》2006,(2):52-52
我公司为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定期高薪聘请专家到我公司授课,还添置了必要的培训设备。最近,有员工辞职,我公司要求赔偿培训费,员工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阿虎 《劳动者》2006,(3):41-41
1、商场规定:买一赠一,赠品、奖品不予“三包”;打折商品概不退换。 [点评意见]消费者获得赠品和奖品是以购买商品为前提的,商场已经将赠品、奖品的成本转移到了售出的商品之中。商场单方面免除自己作为出卖人应当承担的质量担保责任,免除对奖品和赠品依法应承担的“三包”责任,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限粮,不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卞梦健 《劳动世界》2017,(19):56-57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大学毕业生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2016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类别中,"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领跑职业高薪榜,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可达5679元,此外,"房地产经营"也在高薪榜前列.而每年的6至9月份,又是大学生"求职季"与"高考季"重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填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还是求职路上的大学毕业生们,大学毕业后的"钱景如何",无疑都是他们选择专业或者职业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很多城市的大型商场和超市都有促销员的身影。他们虽然身着商场或超市的制服,佩带统一的工号牌甚至持有统一发放的工作证,但却为不同的厂家或代理商服务,由各自服务的厂家或商家负担劳动报酬。这些促销员与其促销产品的生产厂家、服务的销售代理商以及工作的商场、超市之间到底形成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哪一家才是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0.
陈霞 《新劳动》2002,(19):10-11
老板是天生的吗?老板当然不是天生的,但即使是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还是有很多打工者不知道自己打工的目的。本刊鼓励打工者创业,打工的时候,我们吃透了苦,学习了知识和技术,积累了经验。完了以后呢,我们就要应用这些打工时积累的东西,创业,做老板。或许有些打工者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失败过,但对于年轻的我们,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本刊为你准备了两个打工者创业当老板的故事,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贪污腐败一直都是危害国家的最大蛀虫。为了遏制腐败,世界各国采取了诸如高薪养廉,公式财产,财产申报,严厉惩治等多种手段。本文将围绕世界各国对于公式、透明官员财产的种种实际举措,反思对反腐的影响和效果,从而期待对我国反腐有一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何运用薪酬激励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等人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把引起工人愉快和不愉快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保健因素,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率的增长。另一类是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能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企业用高薪聘请了一些人才,可是没多久这些人才都跑光了,而有些企业不断地给员增加报酬,本指望员工能够加倍努力地工作,可没想到员工的抱怨却越来越多,工作积极性不升反降。为什么薪酬不能完全起…  相似文献   

13.
周亦男 《新劳动》2002,(18):20-21
中国有句成语“高官厚禄”,而各国首脑无疑是最高的官,他们又享受着怎样的“厚禄”呢?  相似文献   

14.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电子系的学生胥林,是一名山里娃,1999年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创业梦想的他放弃了去沿海高薪就业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高县庆符镇田弯头村办起了养鸡场。这条创业之路一走就是十余年,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还带领一方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5.
晨曦 《劳动者》2006,(2):12-14
美国《财富》杂志记者采访了多位中国的IT企业家,其中既有刚刚开始创业的,也有几位曾经被同行和媒体冠以“中国的比尔·盖茨”头衔的人。他们经过了筚路蓝缕的开创和竞争阶段,接着是抄袭美国商业计划的网络公司梦想家,然后是与世界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家,他们拥有创新理念和国际化的抱负。但是说到底,谁会是中国IT业领军人物呢?  相似文献   

16.
启萌 《新劳动》2002,(24):50-50
您好,我们企业因为经济效益不太好,职工年龄结构偏大,厂里决定让一批老职工办理了内退手续,工资全额照发。但是现在一些老职工怕企业发工资没有保证,想让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保机构发,他们说既然让他们退休了.就应该由社会来管,这才是社会保险。启萌,您帮我出出主意,怎么样才能把道理讲清楚呢?  相似文献   

17.
在职场里活跃着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讲究跳槽中的规律,也不参考什么"淡季旺季"的因素,工作想换就换,说走就走。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6.1%的职场人士第一份工作不满一年,能在第一个工作岗位干三年的,还不到10%。事实上,一年中连跳三、四次的职场人士并不少见。盲目就业、职业没目标、想获得高薪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宋某于2013年10月15日经人介绍至某商场和某电器销售公司从事电工工作,与某商场和某电器销售公司分别签有期限为2013年10月15日至2014年10月15日期限为一年劳动合同,宋某月工资为3 000元,其中,某商场给宋某月工资为1 500元,某电器销售公司给宋某月工资为1 500元。2014年9月3日,宋某在某商场安装壁灯过程中因电路短路起火被烧伤,产生医疗费20  相似文献   

19.
有问有答     
本栏目部分问答来自各地作者的来稿。由于劳动保障立法各地的一些实施细则规定不尽相同,仅供参考。问:孙某于2007年5月至某商场从事售货员工作。2009年5月,因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商场经营不景气,决定裁减人员。商场经理告之孙某写辞职报告,不打算继续留用孙某。孙某上交辞职书时,向某商场经理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目前很多行业纷纷进入招聘和跳槽旺季。在这场人才大战中,移动互联网等行业爆热,不少人为求“高薪高挑战”纷纷跳槽到这些行业,而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仍处于相对低迷期。
  不过招聘专家提醒,一个人选择什么工作以及是否跳槽,不要赶集式地盲目跟风,而应该考虑自己的专业、工作经历、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工作岗位,否则将是削足适履、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