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外部性理论对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行为加以分析,认为政府行为外部性源于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制度缺陷,并与行为主体特性直接相关.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需要通过完善和优化公共决策过程的制度建设、引进市场和第三方力量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性评估体系,来减少政府行为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2.
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行为外部性源于公共决策过程固有的缺陷。公共选择在决策相关各方的理性动机和行为下——包括选民的理性无知、政府的"经济人"特征和压力集团的利益驱动——趋向一个非理性的、与帕累托最优的社会目的相背离的结果。以广州番禺"焚烧发电处理垃圾"事件为例,分析这一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行为外部性的形成机理,并针对选民"理性无知"和政府"经济人"特质思考了相应对策,提出纠正负外部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迅速崛起。网络媒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经济问题,其中,外部性问题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经济外部性理论,网络媒体的外部性问题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个方面。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以梅特卡夫法则为中心的一系列网络效应和由此引起的各种经济效应;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缺乏法律、道德上的规范和约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信息发布不当给消费者带来的负效应。采取政府调节和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的措施来矫正网络媒体的外部性,促进其社会效用达到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4.
地方公共产品是地方政府决策与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然而,传统公共经济与公共财政学的理论体系仅强调了时间的作用,并未从空间维度构建出地方公共部门行为研究的框架体系.事实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壁垒的日益消除,地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供给以及地方公共资源的分配活动,已经由行政辖区属地内部的独立经济行为上升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外部性事件.因此,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亟待从空间供求、空间消费、外部空间关系和空间治理四个层面,重构基于时间与空间融合统一的现代地方公共产品的核心理论体系,以指导地方公共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与传媒产业的外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传媒产业的生产、信息传播在自身利益的追求以及与社会互动中影响了他人的福利 ,出现了外部性。一般来说 ,类似于媒介这类公共产品 ,私人的或媒体集团自身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不一致时 ,就会存在外部性。由于信息传媒业迅猛发展 ,对它监管的步伐明显滞后 ,其负外部性没有得到有效约束 ,使这一改变人类生存状况的产业的正外部性受到遮蔽 ,因此 ,要加强对信息传媒产业的监管 ,强化其正外部性 ,消除其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6.
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在深入分析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基础上,阐述了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方式,全面梳理了促使负外部性内部化、促使正外部性内部化、提供法律和金融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降低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围绕如何提升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效率问题,结合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实际,就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试点与非试点、绿色金融与绿色财政四对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运输外部性的一些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了100多年来外部性研究的三个阶段,认为外部性概念理解上的混乱部分源于"内"、"外"界定的层次不统一,提出了界定外部性的两类依据,即"账户"依据和"市场"依据.对比分析国外学者关于运输外部性的不同观点并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运输外部性无论以何种依据为界,都包括直接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直接外部性是运输业真正的外部性,如果将间接外部性也纳入外部性范畴,则必然夸大运输的外部性;运输外部性是动态的,随着效用货币化技术和制度的不断进步,一些先前的外部性可以成为内部性,极端状态下理论上的外部性可以完全内部化,但是社会运行的有机性又决定了外部性存在的永恒性;因政府管制而低价提供运输服务给使用者带来的超额利润(消费者剩余)等正外部性的真正本质是运输系统的内部性;交通拥挤是双重"外部性",其特征是"廉价的稀缺的可销售性弱的准公共物品被过度使用、低效率使用",认清"只有政府供给及低价甚至免费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物品正外部性"的理论导向的负面效果是消除交通拥挤等负外部性的理论指导等.  相似文献   

8.
归纳了100多年来外部性研究的三个阶段,认为外部性概念理解上的混乱部分源于“内”、“外”界定的层次不统一。提出了界定外部性的两类依据,即“账户”依据和“市场”依据。对比分析国外学者关于运输外部性的不同观点并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运输外部性无论以何种依据为界,都包括直接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直接外部性是运输业真正的外部性,如果将间接外部性也纳入外部性范畴,则必然夸大运输的外部性;运输外部性是动态的,随着效用货币化技术和制度的不断进步,一些先前的外部性可以成为内部性,极端状态下理论上的外部性可以完全内部化。但是社会运行的有机性又决定了外部性存在的永恒性;因政府管制而低价提供运输服务给使用者带来的超额利润(消费者剩余)等正外部性的真正本质是运输系统的内部性;交通拥挤是双重“外部性”,其特征是“廉价的稀缺的可销售性弱的准公共物品被过度使用、低效率使用”,认清“只有政府供给及低价甚至免费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物品正外部性”的理论导向的负面效果是消除交通拥挤等负外部性的理论指导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经济模式产生重大变化,新经济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为此,我们应结合供需曲线模型,对网络的外部性展开研究,而且不可忽视网络负外部性,要通过加大公共网络建设力度、道德与法律约束相结合、采用基于竞争的经济手段等举措来解决网络负外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和对策进行研究,认为对经济利益的破坏性榨取是诱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人为因素;外部性是突发公共事件长期难以抑制的客观基础;而资本边际效率畸高的负外部性投资加剧了制度约束失灵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频频发生.文章分析了政府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核心地位及当前应采取的措施,强调发挥公共产品对预防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最后应用法律经济学原理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定预防标准及预防成本的最小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SPSS计量软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财政分权体制的关系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后存在着显著差异,1994年以前财政分权体制与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权体制与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财政分权对促进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仅没有积极效应,而是相反,存在显著的负效应;(2)1994年以前,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GDP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瓦格纳定律相悖,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1994年以前,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供给与人口规模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1995年以后,北京市地方公共物品供给与人口规模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最优财政分权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有效的经济 ,必须是一个对资源、机会、风险及社会权力进行有效配置的经济。就财政方面而言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就税收收入进行分配 ,并使其达到最优 ,直接涉及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经济活动提供所必须的公共产品的积极性。以国家公共产品、地方公共产品和私人资本为投入变量的Cobb -Douglas生产函数的分析表明 ,地方政府占有的税收收入的比例 ,等于地方公共产品的弹性除以地方公共产品的弹性与国家公共产品的弹性之和的所得时 ,财政分权度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跨界公共物品的数量激增而且供给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跨界公共物品的分类治理模式目的在于解决此问题。跨界公共物品的分类治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打破目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瓶颈,促进地方政府合作的扩展和深入,还可以有效地回应跨界公共需求。按照产生根源将跨界公共物品划分为行政边界性公共物品、跨界再分配性公共物品与跨界规制性公共物品,理清3种类型跨界公共物品的基本内涵与特征,进而比较行政边界性公共物品、跨界再分配性公共物品与跨界规制性公共物品产生的治理目标、治理主体间关系及治理工具。由此总结归纳出跨界公共物品分类治理模式的内在规律,即治理目标为应对区域市场的内在缺陷,治理主体为中央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中心,治理工具为中央绩效考核政策引导下的创新性区域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近年来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索如何发挥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等多元供给主体的力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果。对此,网络治理理论为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文章借鉴网络治理理论的理念,探索性地构建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合作供给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创造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的条件,构建合作供给平台,实施监控合作供给行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创新 :概念框架和两个向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公共管理理论、组织创新与变革管理理论 ,地方政府创新是两个基本向度的有机统一体 :地方政府自身的创新、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后者是前者的巩固和主要目的。地方政府自身创新包含紧密关联的四个核心要素 :组织文化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地方政府组织文化创新是整个地方政府创新的先导和保障。地方政府创新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公民持续不断地提供新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测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两阶段DEA方法对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第二阶段在控制了外生变量的影响后发现,GDP水平高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公共品供给效率就高;人口密度越大、工业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因成本产出因素折射出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越高;财政分权程度高的地区,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相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二者的双向因果关系还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家的政治本质和公共物品的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公共物品的提供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而效率与公平是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所应追求的最主要价值,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和规模经济的程度,决定了公共物品在提供上的效率和公平价值的实现与政府的层级和规模的相关性.由此,公共物品理论在推进政府层级设置的过程中也就具有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目前呈多元化格局。旅游景区并非纯公共产品且其产品性质是可变的,旅游景区具有地方公共产品特征。蒂布特构建的地方公共产品均衡模型启示我们: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与需求及其供给关系密切,旅游景区的价值评价与供给激励分析框架可以作为其需求与供给分析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惊人成就,然而也出现了诸如收入差别扩大、社会保障薄弱,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亟须政府增加转移支付和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费品。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企业要求减少税赋的压力。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应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消费品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继续改革税制,优化税率;继续缩小政府消费,提高政府效率;加大扶贫力度,建立可行的私人捐献免税法,鼓励私人扶贫;发挥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调节收入分配和筹措资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主体供给是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建设的发展趋势。基于五省市626份社区样本实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主体协同供给现状及影响主体间有效协同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主体协同供给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是多元主体在供需匹配性、效率性、合作性等方面问题凸显。回归分析显示,业务流程关系、信息沟通反馈、主体间的互信程度对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主体协同供给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身利益关注程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