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春市紧紧把握民政部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总要求,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创新,注重综合施策,注重高位统筹,着力探索困境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分流办理、跟踪反馈"三大机制",重点实施救助保护、教育保护、司法保护、就业保护、医疗保护和精神保护等"六大保护"内容,初步构建起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顶层设计构建"四层"网络政府运筹网络。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工作纳入顶层发展战略,制定了《"十二五"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成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大救助管理体系;纳入对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将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的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列入安排重点;设立常德市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关爱基金,专项用于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政策孵化网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  相似文献   

3.
杨珺 《社会福利》2014,(8):44-44
正现状与问题"碎片化"、"零散化"在我国,涉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部门有民政、公安、教育、卫生、残联等二十多个职能部门,但是各自为政,资源不能共享,工作中出现单打一,不能形成合力。无统一的"指挥"机构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零散化""碎片化",多头管理的形式下,缺乏专门机构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与配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基本围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大都是说教式的,  相似文献   

4.
正困境家庭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这项工作,现已成为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一项新内容,也成为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参与构建社会救助安全网的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靠前救助,妥善安置,跟踪回访,源头预防"的模式,有效地破解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2014年9月27日,第九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交流会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长春召开。会议以"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机制,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为主题,旨在分享救助管理工作的创新做法,探讨救助管理工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交流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有益经验,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会上提出,要积极应对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全力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倾力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要在现行制度框架下,逐步推动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正策略之一,打造多元载体立足救助职能建立救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把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作为联席会议的核心工作,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构建社区救助保护网络体系。在市、区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了271个街道和社区救助点。在部分社区,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了社区主任一社区儿童工作者一社区信息联络员三级未成年人社区保护网络。打造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平台。通过合作共建、购买服务、举办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陈燕 《社会福利》2009,(6):45-46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制建设,是保障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和谐视域下加强对于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民政部于2013年5月份发文,确定20个地区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并于6月份在桂林召开试点启动会议。至今一年时间已经过去,全国各地在争取领导重视、整合部门资源、引导社会参与、拓展救肋机构职能等方面创造了很多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初步形成了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五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如何推进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四川仁寿县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讲习班上的讲话给出答案:首先要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其次要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第三是积极开展监护支持和干预工作:第四是拓展救助保护工作职能;第五是加速培育专业社会力量:第六是强化试点工作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光君  陈正勇 《创新》2014,(4):71-75
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尤其是司法救助起步较晚,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积累制度建设的经验。重庆市大渡口区针对涉诉、涉罪案件中的困境未成年人开展的司法救助,创新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为他们维持学习和生活需要、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搭建了一座"金桥",具有拓展司法职能,实现了未成年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创新了社会管理,增进了儿童权益与社会和谐双赢;完善了司法救助,弥补了现有社会救助体系的不足等三方面的价值,增添了一道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司法屏障。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自2003年由遣送转型为救助管理后,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形成了"思想引导、行为督导、文化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的特色思路。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营造"校园化管理模式"从1998年起,当时的上海市遣送站就与嘉定区工读学校联手创办了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2)班。遣送站改制为救助站后,(2)班于2005年更名为"新春学校",并形成了民政、教委、公安联手办校的新模式。学员常年保持200多人次,形成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家长放心、让社会稳定的特殊教育环境,初步构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全面早防、预控、矫治工作的网络,校园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使学校成了城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形  相似文献   

11.
【新政快递】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以下简称国办《意见》),明确了"救助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的工作原则,要求救助保护机构"要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加  相似文献   

12.
三种方式——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方式之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帮教。对在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根据其不同情况,对他(她)们的救助保护工作分为两个不同的层冼对智力正常,因家庭忽略或家庭教育方式失当而离开家庭,无复杂流浪经历的儿  相似文献   

13.
正之一:由机构救助保护向源头保护联接转变拓展救助保护工作职能,立足源头预防,立足主动干预,延伸救助保护服务范围,着手构建"监测、预防、报告、处置、转介"五位一体的社区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机制。2011年,山西省晋中市救助站在市城区北关街道办事处先行试点"三进三送"(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送政策、送温暧、送关爱)为主题的"救助进社  相似文献   

14.
李颖 《社会工作》2010,(11):31-33
社会工作视野下,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社会和家庭变迁的产物,而作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主体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应当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承担救助、保护、教育、服务流浪未成年人的责任,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余泳 《社会工作》2011,(21):28-29
2011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8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两项文件体现了政府对儿童、青少年尤其是流浪儿童的权利的重视与保护,也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救助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克服救助过程中的各种困境,以流浪儿童为中心,促进流浪儿童自我发展,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12,(1):65-F0003
辽宁盘锦市救助管理站,多年来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救助、保护、关爱流浪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工作。对全市特困未成年人、流浪儿童、孤儿、残疾家庭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等分布、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深入开展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及特困儿童工作,以“全纳式”儿童救助理念,开创了救助流浪、困境儿童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救助保护流浪儿童"郑州模式",是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创新的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体系.这个体系采取全天候开放式救助点、固定救助亭、流动救助车、类家庭、家庭寄养、技能培训、网站服务、跟踪回访、高校社工合作、定期评估等多种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救助保护.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每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万人次以上,救助流浪未成年人近万人次,占救助量12%以上。每年都有相当部分受助未成年人查找不到家庭或监护人,无法回归家庭,滞留在救助机构(占受助未成年人3.5%),他们面临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一连串问题,成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一大难题,如何有效解决滞留未成年人安置问题,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行了有益探索:实施政策性安置与社会性安置相结合,以行政性安置手段为主,以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安置为辅,多渠道,分类实施安置,破解了安置难题,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梁文艺 《社会福利》2012,(10):58-58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接送流浪孩子专项行动"启动后,湖北省京山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积极主动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告别流浪,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头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 建立部门联动,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京山县建立了以1 10报警台为流浪未成年人的发现机制,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实施具体的救助保护,卫生部门在心理行为方面给予指导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动机制.联动机制职责明确,并依法进行了工作分工.  相似文献   

20.
高招之一:建立政府及其各部门的高效运作协调机制《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后,四川省各级领导多次来到成都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视察工作,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5年3月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31号文件出台后,即成立了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民政、公安等11个部门的职责。此外,市政府还成立了救助管理工作专门协调小组,使该市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协调机制,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高招之二:搭建全方位救助保护工作平台(一)建立与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1.坚实的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确保了全市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