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相互竞争的零售商利用横向转载策略来应对市场需求突变的问题。以两个相互竞争的零售商为研究对象,当突发事件造成市场需求发生突变时,零售商可以选择横向转载策略来应对突变需求,建立了无突变无转载、有突变无转载和有突变有转载三种情形下两零售商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给出了博弈存在唯一纯战略纳什均衡的充分条件,证明了对称性博弈的纯战略纳什均衡解是唯一存在的,并分析了零售商在三个纳什均衡战略下的定价和安全库存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均衡战略与零售商竞争强度系数的单调关系,并给出了横向转载策略有效应对随机需求突变的条件及其理论证据。数值算例则从计算仿真的角度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互竞争的零售商而言,利用横向转载来应对需求突变是十分有益的,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横向转载的实施而实现了帕累托改进。但较低的转载价格可能会使得零售商没有激励选择横向转载策略。因而,合理确定转载价格则是利用横向转载策略应对需求突变的关键问题。这一结论为企业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构建由两个制造商和两个专有零售商组成的链与链竞争模型,考虑三种延保服务渠道策略选择情形——两条链均由制造商提供延保服务(MM),两条链均由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RR)和一条链由制造商提供延保服务,另一条链由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H),以探究链与链竞争环境下的延保服务渠道策略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从供应链视角,MM和RR都可能成为均衡策略,且这两种均衡策略可能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有趣的是,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视角,研究发现双方并非会一直偏好于接受同一种延保服务渠道策略,存在特定的区域使得制造商和零售商在策略选择上有冲突.此外,在链与链竞争环境下,分散化渠道情形下的系统总利润可能会优于集中化渠道情形下的系统总利润.  相似文献   

3.
在由两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分析了随机市场需求以及供应商之间同时存在价格与质量竞争的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在供应链集中决策、无风险补偿及有风险补偿三种情境下,构建了基于质量和价格的风险补偿模型并求得纳什均衡解。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可行的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水平,并且需求风险补偿策略对零售商更加有利;在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下,需求风险补偿价格与其对应批发价格正相关,与其产品质量水平负相关;价格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作用随着竞争程度增加而减弱,质量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和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呈倒U型关系;需求风险补偿策略能够激励零售商的订货行为,强化价格竞争程度和质量竞争程度对供应商订货量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在供应链系统中双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要优于单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本文结论不仅详细剖析了风险补偿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关系,也理清了价格与质量竞争对各方行为策略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4.
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的供应链性能分析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定价策略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顾客具有了战略性,战略顾客会根据产品在销售期内的价格路径确定最优购买时机,零售商则根据顾客的购买行为确定订货数量和销售价格.研究了双方静态博弈时的理性预期均衡解和零售商进行数量承诺时的情形.研究表明:理性预期均衡时的最优销售价格、最优存货数量和最优期望利润分别小于标准报童模型的情形;数量承诺时的最优存货数量小于理性预期均衡时的最优存货数量;最优期望利润则大于理性预期均衡时的最优期望利润,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大于标准报童模型的最优期望利润,战略顾客行为的存在对零售商可能有利.最后分析了在分散式供应链中如何利用收入分享契约和数量折扣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5.
以电子商务为背景研究网上拍卖销售与逆向拍卖采购下的库存管理。在该问题中,零售商一方面利用网上拍卖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利用逆向拍卖进行采购。对于单阶段情形,证明网上拍卖下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函数是采购量的严格递增的凹函数,从而得到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投标策略。对于多阶段情形,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建立该问题的最优控制模型,得到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投标策略均与基本库存策略相类似。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一个由两个竞争的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其中供应商可通过提供批量折扣契约向两家竞争的零售商销售产品,而零售商表现出纵向公平关切(即当获得利润小于供应商的利润时,其获得一个负效用)。并且,考虑的两个零售商为了获得较低的批发价格可能更喜欢团购,进而它们将选择最佳订单数量来最大化其自身的效用。利用经典的纳什议价解决方案作为公平参考点,本文主要研究竞争与公平关切行为将如何影响零售商的联合购买策略。研究发现,当零售商追求公平时,联合购买策略优于单独购买策略,且越大竞争强度使得使用联合购买策略的优势越明显。此外,当零售商表现出不同的公平关切程度时,若批量折扣比例比较低,对公平关切敏感的零售商的效用总是小于对公平关切不敏感的零售商的效用;否则,对公平关切敏感的零售商的效用总是大于对公平关切不敏感的零售商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比价行为下双渠道定价及协调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比价行为下部分消费者优先在网络渠道购买产品的现象,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协调策略问题。通过比价消费行为对消费者进行了划分,构建了单渠道和双渠道的供应链决策模型,运用博弈理论求得单(双)渠道情形下产品在零售渠道的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网络渠道的销售价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收益,并通过数值算例对供应链各方的定价决策及利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消费者的存在使得零售商收益受损,渠道冲突加剧。为此,本文针对存在网络消费者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设计了协调机制,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多个供应商、单个制造商和零售商所组成的广义按订单装配式供应链,在上游多个供应商不确定的零部件(或商品)供应以及下游客户不确定的需求的环境下,首先分析基本模型中团购前后的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利润变化,然后提出了团购的标准模型和协调模型,并比较三种不同的团购模型对各成员以及全局供应链绩效的影响。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和仿真数据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零售商自发的团购基本模型总是对制造商有利,而对零售商的好处是有限的;由制造商主导的团购标准模型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优于团购基本模型的,但有使得零售商甚至制造商自身受到损失的可能;而集中决策下的团购协调模型能够提升全局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实现渠道的帕累托改善,但协调的效果会受到团购客户组成结构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联盟策略下风险规避型闭环供应链的决策问题。考虑到产品需求和废旧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及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特性,在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三种情形下,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与不联盟时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获得了六个博弈模型下的均衡解,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下产品定价、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格和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的情形下,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增加能够缓解双重边际效应,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而在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的情形下,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负相关;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有利,而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不利;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结构不对等时最优价格决策之间的关系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有关;供应链期望收益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下最大,制造商期望收益在制造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零售商期望收益在零售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由一个零售商向两个制造商购买产品,在产品价格、质量和服务竞争同时作用下,供应链成员的协调运作策略。通过构建一条包括制造商、零售商和顾客的二级供应链模型,应用逆向归纳法以及最优化理论,求解供应链在集中决策、制造商不合作、制造商合作以及半合作(零售商与其中一个制造商合作)情形下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分析四种合作关系下两种竞争产品关于质量和服务的均衡解,并且分析消费者剩余。运用数值仿真讨论各种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商不合作情形虽然不能提高产品的服务水平,但是能够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程度;零售商的集中协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避免制造商之间合作可以为顾客提供较高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产品,使顾客收益,增加市场中顾客总量,同时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11.
在单个拥有线下传统批发及线上直销双渠道的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基于供应链成员博弈权力的差异,构建制造商占优或零售商占优的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双方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分析了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供应链成员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线下传统批发渠道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时,(1)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和不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均衡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2)三种博弈权力结构下,制造商线上直销渠道价格相同;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线下传统批发渠道价格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价格;制造商批发价格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3)当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当渠道间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不为0时,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的线下传统批发渠道需求相同且小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需求,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线上直销渠道需求;(4)三种博弈策略下,制造商收益及零售商收益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Nash博弈下,供应链总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一个拥有线上渠道的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线下到线上(O2O)供应链,考虑渠道产品差异化策略下零售商为制造商线上渠道进行广告引流,刻画消费者对产品的异质性需求,分别设计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下制造商的最优合作广告契约,通过对比两种情形中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变化分析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不对称信息下消费者渠道转换的麻烦成本、单位不匹配成本等重要参数对合作广告契约设计和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对称信息下,制造商可以策略性选择三种不同策略以最大化自身利润,其中不甄别零售商真实信息的混同均衡在某些条件下是制造商的最优策略;尽管信息不对称会给制造商带来利润损失,但制造商通过策略选择可缓和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某些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并不损害供应链总体的利润;麻烦成本的变化会改变制造商不对称信息下最优合作广告契约的策略选择,某些条件下麻烦成本的增高对制造商利润反而存在正影响。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直观考察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产规模不经济闭环供应链,在突发事件干扰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扰动的情况下,比较研究了各类回收渠道分散式决策系统和集中式决策系统的应急均衡决策及契约协调问题。结果表明:当需求的扰动程度不大时,各类系统正常运营环境下新产品的订购量和废旧品的回收量等均衡决策均具鲁棒性,当需求的扰动程度较大时,各类系统均应按其扰动方向调整正常运营环境下制定的均衡决策;制造商回收渠道分散式决策系统中其获得的利润和系统的总利润均高于零售商回收渠道分散式决策系统的,且制造商会利用更高比例的废旧品生产再造品,因此其应直接回收废旧品;各企业的利润和系统的总利润均随生产规模不经济弹性系数的增加而降低;设计的应急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可协调解决各类回收渠道分散式决策系统中存在的"双重边际效应"问题,且各企业可通过讨价还价确定收益费用共享比例的取值来获得帕累托改进的利润。  相似文献   

14.
We consider a supplier selling to multiple retailers using one of two constant wholesale pricing strategies: a uniform wholesale price (UWP) vs. a retailer‐specific wholesale price (RSWP). In line with the prior literature in economics, our initial finding is that as long as retailers are asymmetric, then (a) the supplier and less efficient retailer would prefer the RSWP strategy and (b) the more efficient retailer would prefer the UWP strategy. By examining the total profits of the supply chain under each pricing strategy, we present a new result: the UWP strategy results in a greater degree of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as compared to the RSWP strategy. The key intuition driving this result is that by charging a UWP, the supplier signals a fair treatment for downstream retailers, which leads to the more efficient retailer being able to reduce market prices and hence capture a larger share of market demand. Noting that the supplier prefers the RSWP scheme as compared to the UWP scheme, we propose a contract which comprises two components: a UWP per unit complemented with a slotting allowance or side payment. The contract is always preferred by the supplier and also leads to greater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在线下垂直实力对等、制造商主导和实体店主导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构建制造商、实体店和电商之间的博弈模型,探讨线下渠道权力结构与制造商线上销售模式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当电商要求的佣金比例较小时,在不同的线下渠道权力结构下,制造商都应该选择线上代销模式;而当电商要求的佣金比例较大时,在线下垂直实力对等结构下,制造商应该选择线上转销模式,而在制造商主导和实体店主导结构下,制造商应该选择线上代销模式。(2)当制造商选择线上转销模式时,在线下制造商主导的结构下,制造商给予实体店的批发价格最大,在垂直实力对等结构下次之,在实体店主导结构下最小。然而,线下渠道权力结构的差异并不会影响制造商给予电商的批发价格。(3)当制造商选择线上代销模式时,在线下制造商主导结构下,线下销售价格最高;在线下垂直实力对等结构下,线上销售价格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供应商和零售商需求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考虑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具有不平等地位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和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研究批发价格合同下,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扭曲对供应链成员运营决策的影响。在批发价格合同下,供应商总会泄露市场地位高的零售商订单信息,两个零售商存在斯塔克伯格竞争。本文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到存在信息泄露的两种均衡策略——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给出零售商在不同市场需求条件下的订购决策。本文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供应商可能在信息泄露过程中扭曲信息,误导市场地位低的零售商做出错误决策,供应商和市场地位高的零售商获得更大利润。当供应商扭曲信息时,尽管市场地位低的零售商利润降低,但其仍将继续留在市场中,零售商之间仍然保持水平竞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直观验证和说明。本文研究了供应链存在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扭曲问题,为现实中供应链各个主体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网络外部性对双渠道供应链信息分享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存在网络外部性和不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通过比较零售商信息分享和不分享下其与制造商的期望利润。研究发现:当未考虑产品的网络外部性时,零售商不与制造商分享其市场需求信息,与已有研究一致。当考虑了产品网络外部性且网络外部性较小时,零售商仍不与制造商分享市场需求信息;然而,当网络外部性较大时,零售商与制造商分享其市场需求信息。此外,零售商与制造商共享其市场需求信息有助于增加制造商和供应链利润。  相似文献   

18.
以包含两个销售商的库存系统为例,构建了一个描述库存共享应对突发事件的非合作博弈模型,证明了其纳什均衡解是唯一存在的。研究结果显示库存共享策略总有可能使得销售商的期望利润得以改进。另外,比较静态分析反映了转载价格和转载成本显著影响库存共享销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优期望利润。最后,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求解模型纳什均衡解的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19.
We consider an online retailer's joint pricing and contingent free-shipping (CFS) decisions in both monopoly and duopoly structur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marketing-operations interface problem. We begin by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s of a retailer's decisions on consumers' purchase behaviors, and show that the CFS strategy is useful to acquire the consumers with large order sizes. Then, we compute the probability of repeated purchases, and construct an expected profit function for an online retailer in the monopolistic setting. We find that the fixed shipping fees may have the largest impact on the retailer's profit among all shipping-related parameters, and the retailer can benefit more from homogeneous markets than from heterogeneous ones. Next, we consider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retailers in the duopoly structure, and analytically show that, if two retailers have identical fixed and variable shipping fees, then their equilibrium decisions are equal. In order to numerically find a Nash equilibrium for two retailers, we develop a simulation approach using Arena and OptQuest. Our simulation-based examples suggest that, as a result of the competition, the two retailers should decrease their profit margins but increase their CFS cutoff levels if they have the same fixed and also the same variable shipping fe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