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2008年珠三角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数据,运用Kaplan-Meier存活函数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等方法,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初次转工间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转工频繁,就业不稳定;初次转工间隔存在显著代际差异,"80后"新一代外来务工人员比"80前"老一代流动频率更高;两代外来务工群体分别遵循不同的转工流动路径。个人特征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因素对新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初次转工风险率有显著影响,而组织性因素对老一代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对医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对临安市高虹镇的节能灯生产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结果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宏观上是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缺陷;微观上是行业性质特点和参保主体特点。所以,在保证全国医疗保障统筹的前提下,应该从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医疗保障内容、推行电子医保、进行多样化的宣传四个方面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南京市实证调研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月收入、从事行业、居住类型、未来去向对住房保障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机,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打分法确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资格,重点研究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全面调研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及社会保障情况,分析得出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能性,并从构建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路径、配套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宁波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着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压力,成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因此,建立更加人性化、多层次的社会政策体系,融合外来务工人员,便成为促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群体身份是个体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来源。由于受到制度与非制度性因素的排斥,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建立起积极的社会认同,造成自我身份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导致他们心理上与城市社会的疏离和对抗。通过分析媒介在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认同中的影响机制,探讨它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分类、建构身份意义和自我类别化过程中起到的功能与作用,说明其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重要影响作用,促进媒介发挥社会功能,承担好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外来务工人员,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却未融入现代城市,因而需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服务。当前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服务不尽人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社区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社区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有待提升。社会救助服务策略、社会组织服务策略、社区心理服务策略、宣传教育服务策略和行为矫正服务策略是外来务工人员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窦永华  陈美霞 《社区》2013,(30):18-19
兴隆街作为阳泉市的商业中心区,区域特点是人口稠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集中,人员流动频繁,从事行业多种多样,人员思想状况不一。要把阳泉市建设成“小康城区、美丽城区、智慧城区、幸福城区”,社区管理者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他们的经浇政治和文化权益,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畅通情感交流渠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城市建设奠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化认同是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社会和谐相处的现实需求!也是传承与弘扬区域文化的重要途径。闽南文化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精神内涵可以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区域文化的认同,可以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广泛宣传、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认同水平、鼓励本地人学习并尊重包容异地文化等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是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社会和谐相处的现实需求!也是传承与弘扬区域文化的重要途径。闽南文化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精神内涵可以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区域文化的认同,可以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广泛宣传、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认同水平、鼓励本地人学习并尊重包容异地文...  相似文献   

11.
在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由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谐发展日益构成挑战.其产生的原因与外来务工人员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群体自身的特点以及地方政府管理缺失有一定联系.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性事件的解决,需要完善相关机制,发挥政府危机管理主导作用,同时广泛调动社会资源,促进外来务工人员自我提升,以此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江苏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在外就医的情况,更好地保证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本研究对苏州、无锡、南京、昆山、常熟、江阴、武进、江宁等市、县(市、区)213位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城镇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医保参保率较高,务工单位对医保宣传较为重视,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做到及时就医,生病硬扛的现象并不多见.但对于医院的服务、医保的报销比例、报销流程以及医保卡只能在户籍地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多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营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外来务工者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城市也理应让他们的孩子接受平等教育,并更多地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山东第一镇"美称的广饶县大王镇是远近闻名的经济重镇,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者。大王镇第五完全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邻近大王经济开发区,校园周边企业多,外来务工者多,学校这学期又增收了50多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王五小现有学生400多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达到了  相似文献   

14.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后勤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高校后勤外来务工人员的具体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提升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首要作为是在全社会进行一种价值引导,营造一个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的教育文化环境。树立责任政府、公平政府、服务政府的形象,推动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和高质量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部分定居城市,部分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城市又回到家乡。利用2006年CGSS数据,本文从经济利益、制度及资源因素、相对剥夺感因素和社会网络因素四个角度出发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生活意愿的选择决定机制。分析表明,有无房产、社会经济地位认知因素影响着外来务工人员城乡生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厦门国仁工友之家为代表的公益性非政府组织中外来务工人员的深入访谈,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以赋权理论为视角,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方面的途径和作用,包括激发个人潜能,提高工友效能感与全能感;构建网络资源,改善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行动与社会目标,促进社区发展等.并对非政府组织如何更好地为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服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一个多任务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模型,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结论认为,以GDP为主的绩效考核机制下的晋升激励扭曲了地方政府应当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保障的职能,这是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常州市区5所幼儿园的3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前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普遍存在幼儿入园流动性强、适应性差,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亲子互动频率低,家园沟通存在盲目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深入剖析其原因,并从政府、幼儿园及外来务工家庭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对他们的管理、关注、研究成为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特殊需要,由于缺乏归属感,导致工作创新性不足,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因此,归属感的培养成为外来务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