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殊制度背景,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揭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制.从宏观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演变趋势出发,探讨"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殊制度背景,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揭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制。然后以此作为分析工具,从宏观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演变趋势出发,探讨"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之中,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人口结构进一步变化。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蕴含对当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民工荒"问题,本文分析了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培训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是"与"非",以及人力资本开发对克服"民工荒"的经济学价值。从而得出,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是克服"民工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值得关注。对此问题,众多学者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大多是就现象而论。这里则从产业结构升级与相应的人力资源素质关系分析出发,认为"民工荒"是民工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适应的结果,其根源在于民工双重身份所衍生的诸多问题,对此背后之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就"民工荒"现象带来的警示进行了揭释。  相似文献   

6.
社会理性视野下的"民工荒"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以来,在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中国南方某些城市,首次出现了民工短缺的"民工荒"现象,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农民工不再是被动的无限供给,而是理性的有限供给.本文通过对"民工荒"现象的分析,发现"民工荒"的实质是农民工的理性及其理性跃迁的结果,并以这一结论为基础展开了对"民工荒"应对措施的探讨,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和改善农民工境遇分别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治本和治标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民工荒"与政府行为的关系入手,针对政府的一些行为或不作为对农民工的经济、社会权益保障的影响,从政府行为规范的角度,提出了缓解"民工荒"的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V与M博弈的启示——“民工荒”彰显和谐社会的制度缺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三角等地出现的“民工荒”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追逐剩余价值与劳动力的工资增长之间的矛盾永远难以解决。企业主过分追求剩余价值,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带来对农民工利益侵害。而农民工的工资作为特殊型的要素报酬,具有其特定的内容,突破工资内涵的要求底线,农民工只能选择用脚投票,“民工荒”是农民工利益比较的理性选择。“民工荒”表明农民工的利益缺乏制度保障,这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是相悖的,要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问题背后隐藏着深层次原因。制度环境和支农政策是形成“民工荒”的背景因素;企业的用工环境和错误观念是形成“民工荒”的重要因素;农民工的自身变化和观念转变是形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民工荒”的最大启示在于,农民已经实现了“劳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变,开始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市场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0.
2004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民工荒"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民工荒"本不应该发生但却发生了,原因是利农政策的出台使外出务工农民减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有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追求、沿海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内地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用工需求等,并对此提出了实现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消除现存对农民工歧视制度、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强劳动等服务部门的作用等缓解"民工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的法律透视—立足广东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法律角度看,“民工荒”现象背后折射的是我国农民工权利保护缺失的问题,“民工荒”实质上是一种“权利荒”。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完善农民工权利保护机制着手,需要在制度建设、政府行政、社会组织、司法保护等方面全方位的开展工作。应当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对我国农民工权利进行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农民的非农化与市民化不是同步实现的,而是先由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实现非农化,再由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实现城市化。"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合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等非正常现象,完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人们纷纷从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工资水平,政治环境等角度出发给予了关注.笔者认为,农民工职业技术、技能等的缺乏也是引发"民工荒"现象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其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本文重点分析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的深刻历史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我国一度出现"民工荒"。但2009年以来我国继2004年以后再次出现的"民工荒",虽原因非常复杂,但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的公共政策的不完善所致。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入手,力图寻找造成"民工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到很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是通过合约或其他方式确定下来的新情况和城市工作的机会成本下,对双方锁定工资决定模型进行了引申.对修订模型的分析可知,"民工荒"和城市失业现象,会交替出现,呈现出震荡的特点.当城市打工工资低于以农村现行工资衡量的城市保留工资水平时会出现"民工荒"现象;当城市打工工资高于保留工资时,又会出现城市失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民工荒"现象自2004年出现以来,近几年愈演愈烈,呈现出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征,成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一大困扰。其根源在于农民工供求总量矛盾以及供求结构矛盾的共同影响。因此,破解"民工荒"问题,必须从化解农民工的供求矛盾入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完善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后,基本上每年都会爆发“春节民工荒”,金融危机后“民工荒”,与金融危机前“民工荒”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轮“民工荒”在缺工背景、缺工地域、缺工工种上发生较大变化。金融危机后“民工荒”呈现的新趋势,要求在应对策略上作出新的安排: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农民工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含量。论文试图通过上述对策将“民工荒”这种自下而上的诉求表达方式转变为常规的、制度化的利益诉求机制与利益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权益,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18.
"民工荒"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表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大增,另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与用工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本文作者就"民工荒"的意义、民工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沿海"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劳动力的供求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了“民工荒”发生的原因,解释了农民工无限供给与“民工荒”之间的理论困境,阐明了农民工无限供给模型在一定的前题条件下,仍然是描述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模型,并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否,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在供求的視角下,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是不同的.从供求视角入手,着眼于最低工资,分析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当最低工资上升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企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当前"民工荒"的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