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场话题     
《女人世界》2007,(5):20-20
1 “中层危机”的导火线 一份调查揭示,在公司的经理层中,男性为57.9%,女性为42.1%,基本平衡,但是在总经理的职位上,男性比例跃为83.4%,而女性则锐减为16.6%。  相似文献   

2.
尽管职场中男性和女性管理者比例差距在减小,但男性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女性遭遇到的“玻璃天花板效应”仍普遍而持久存在着.传统性别观念、工作和家庭冲突、组织特征、女性自身人力资本等都成为阻挡女性职位晋升“看不见”的“玻璃”,但是这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本文对此问题做了系列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19世纪末的英国,父权社会导致女性形象是在男性凝视下塑造的。为了反抗这种符合男性利益的、单一的形象塑造,“新女性”应运而生。该形象中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与不一致性:一方面,她们思想自由、独立自主,对婚育兴趣不大,敢于直白表露情欲并追求权力,对“家庭天使”形象及男性的支配性地位构成挑战;另一方面,她们在对情欲、母性职责、权力的疑问中屡陷困境,被迫向父权传统妥协或接受惩罚。“新女性”拒绝男性凝视,却在父权社会中找不准女性定位。因此,这是对女性身份重塑的一次不彻底的尝试,女性如何从父权制中突围依然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4.
一、女性就业难的表现当前男性就业机会明显多于女性,不仅条件相当时男性应选,在女性条件明显比男性好的情况下也有选择男性的。在高校毕业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后,在招聘启事中随处可见“只招男性”的标注。近年来,一些很适合女性的工作岗位招聘时也明确标出男女比例。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企业实行优化组合,女职工又是优先下岗的对象。山东某厂为提高经济效益,121名职工被列为编余,其中120名为女工。北京某公司因生产不景气,有680名职工回家息工,90%是女性。按国家规定,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早5一10年,有的40刚出头就…  相似文献   

5.
王峰 《百姓生活》2014,(3):72-73
从2008年开始,截止到2012年7月1日,中国百岁老人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这上升的过程中,百岁老人性别结构、城乡比例和区域分布形成了一个“三多”趋势。特点一:女性占了80%。中国女性百岁老人38268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80.10%;中国男性百岁老人9505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19.90%。从生理学上分析,女性在长寿方面比男性占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6.
有多少人经历过“一见钟情”?调查结果显示,55.2%的人有过“一见钟情”的经历。男性“一见钟情”发生的几率更高一些,61.1%的男性经历过“一见钟情”,而女性只有50.6%。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男性更容易“以貌取人”,而女性更注重对方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女性职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男性范式为主导的管理实践使女经理在管理领域中好像是“男性世界里的旅行者”。传统上成功经理人为男性范式,现在男性在管理上仍占据着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方式、全职工作和退休机制是基于典型的男性的工作范式的,不存在适合现代女性的典型的工作范式。显然,由于男性职业范式的存在和为了承担家庭责任,女性在职业发展上仍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文辛通过文献综述关注女性和职业,指出应理解在职业以及职业发展上女性是不同于男性的,强调在实践中应重视管理多样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男人碎片的沉淀——现代女性对男权框定的审视与叛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女性以20世纪初“人的觉醒”为契机改组、重建了“女性意识”,也因之亦步亦趋地拆解了男性神话及其统治数千年的男性中心话语势力场,将男性的文化虚构定位由神回归到人乃至某些极端女性笔下的“非人”。笔者试图从现代女性书写文本中的“男人碎片”里归纳出这条轨迹,由此窥探女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是写男女关系的能手6他自己说:“因为生存的枯寂烦恼,我自觉写男女关系时仿佛比写其它文章还相宜。”因而,他的作品有不少对女性心理,男女关系问题的出色勾画,作品也具有明显的女性化倾向。描写女性细腻的心理并不一定能使作品女性化,巴尔扎克、福楼拜、扎尔斯泰等都以写女性心理见长,却丝毫没有女性化倾向,为何沈从文有呢?这是因为前者大都是以男人的眼光来测度、揣摩女性心理,带有很浓烈的男性气息,作品中“隐含的作者”就是一个男人,一位社会解剖学家。而沈从文作品则带有更多的女人味,“隐含的作者”也给人感觉是一…  相似文献   

10.
“色”、“才”、“情”三者的合一,构成了才子佳人小说理想的女性观,这种理想女性观有别于前代文学。受明清时代文化氛围与社会风尚的影响,才子佳人小说“色”、“才”、“情”三者合一的理想女性观体现的是时代的呼声和个性解放的要求,有其深层的“至情人性”的人文亮色;尤其是小说赋予了女性形象新的质素———才情,在女性观上较以往文学有所超越。同时,此类小说又是从男性视角出发进行创作的,其理想女性观仍是男性话语的产物,显示了男性文人在欲望、文化、情感和道德上对理想女性的全面诉求与文化书写,女性由此再一次被异化,沦为被“凝视”的对象和“他者”。  相似文献   

11.
传统宗教观认为,女性处于附属的地位。《圣经》从人类社会的起源上就把女性放在了第二性的位置。在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上,《圣经》把女性放在比男人低下的地位。《圣经》对于妇女的言行作了规范,把女性放在了服从、顺从男性的地位。基督教在律法上把妇女放在了从属的地位,使女性成为男性及其家族的附属品和传宗接代的工具。但女性主义者认为,圣经中上帝对女性与男性是一视同仁的。女性与男性有平等的地位,上帝赋予他们在管理世界中担负共同的责任。在家庭生活中,妇女所承担的责任非常重要。在家庭之外,女性在她们所处的民族社会中,同样巾帼不让须眉。我们认为,无论男女,都是上帝的子民,各有各的优点。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各种优势更多地在社会中体现出来,“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应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拥有自己的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世纪30年代发行于上海的《妇人画报》为研究文本,通过结合“女性嫌恶症”这个生发于上海语境的本土词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解读“摩登女郎”被审视的细节和原因。不难发现,摩登女郎表面上的前卫实则是男性作者对女性肉体的臆想与规划;女性享受溢美之词,以甘愿跳入他们打造的美的枷锁为代价;男性对摩登女郎爱恨交织,体现了他们自身情感上的矛盾。这些“女性嫌恶症”表现背后的原因与女性社会角色的多维期待、近代女学的“失控”、男性作家融入上海大都市的焦虑等相关。图文形塑的“摩登女郎”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维度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中与西、性别博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几个具代表性文本的细读与比较,可发现两性叙事中,“恶女人”形象酷似的表象下,沉潜着本质不同的性别立场与现代性追求。男性叙事中强烈的启蒙诉求背后,凸现了男性现代性性别立场的犹豫与彷徨。在女性文本中,“恶女人”之“恶”是女性意识的象征,鲜明的主体意识、女性生命意识已成为女性话语的明确追求,这种性别意识的现代性追求在文化层面上承续并丰富了“五四”文学开启的启蒙现代性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我过往的客户访谈经验和我所面试过的应聘人力资源职位的人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会被谈到,“你是怎样看待HR(人力资源)工作的?”“你认为HR是做什么的?”多数时候我会听到,“HR是公司的核心管理部门,是人员管理的关键……”这一类较为套路的说辞,在这些说辞背后我们应该思考的是:HR究竟在管理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益处?  相似文献   

15.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瓜子脸”、“俏下巴”是女性美的标准,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男性欲借整形变身成拥有这些特征的“花样美男”。据悉,男性整形数量近来明显增多,男性整容者中大多数要把自己变得“秀丽些”。来自上海市多家医院整形外科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男性整形的比例比以往增加了近一倍,以前男性比例只占所有整形者的10%,而如今在10个要求整形者中,就有1人是男性。另据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展开的调查显示:58%的被调查者支持男士美容,其中20岁到29岁的年轻人认为男士应该美容的占到61%。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一部分男性,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印度、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有关妇女地位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尤其到封建末世,东方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日臻完善,对女性的禁锢也越加严密,终于形成以女性依附男性和男性禁锢女性为特征的东方女性文化。“三从四德”是东方女性文化的核心,“贞节观”是东方女性文化的精髓。为了防范妇女失贞,东方文化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惩诫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哈萨克斯坦发起了养老金制度改革,其主要特点是以雇员供款为基础,由国家委托私人管理个人养老金的资本帐户。哈萨克斯坦的养老金体系由积累制养老金和现收现付制养老金构成,前者面向中青年,后者针对中老年。到2019年的过渡期,一部分人养老金收入主要由国家养老金组成,一部分人的养老金构成部分中,国家养老金所占比例将会下降。他们的养老金收入主要是由养老金的积累部分和基本养老金构成,二者比例大致相同。男性与女性在转型期养老金收入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白蛇传》故事的逐渐丰富特别是白娘子形象的根本性改变,其背后的唯一动因是老百姓的生活理想和生活追求。正是这种愿望让白娘子由害人吃人的“蛇妖”变成了一个许多中国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女性。白娘子这位强势女性并不符合中国男性社会意识对女性依附角色的定位,她是男权社会中男性有别于主流意识的“弱势心态”的产物。白娘子身上全无当代某些女权主义者常有的骄悍之气,有的则是平等互助,温柔贤淑,体谅包容。白娘子凭借自身的才干和努力及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这是女性权利与义务的和谐统一,也是当今女性争取男女平等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男性叙事视角是中国叙事学的传统叙事模式,故女性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处在“被看”的地位。女性主义作家对女性“被看”历史命运的改写,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努力,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叙事小说对经典叙事视角的反叛色彩尤为明显。以叙事学为理论背景,从女性主动“看”的突围路径、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女性叛逃男门后的自我迷失三个方面,浅析《一个人的战争》立足女性视角叙事为改写女性“被看”所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曾艳 《今日南国》2005,(23):72-72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上周,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玉平教授在首届全国睡眠医学论坛上指出,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女性已经成为睡眠障碍的主要人群。记者昨天从宣武医院、同仁医院、北医三院的睡眠门诊了解到,现在因睡眠障碍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都市白领丽人”比例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