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彦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Z1):138-139
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作者试从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就业现状、就业前景及对策进行分析.阐述当今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质是一个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李亚妮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2):54-57
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求总量和结构的两种矛盾,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革,这两种矛盾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女大学生身上。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性别问题,而且是累积性的社会性别问题。 相似文献
3.
吴洛夫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15(5):54-56
本文通过辩证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全面地阐述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提出有必要重新认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而构建有关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女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更遭受着求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应成为当今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不仅能够帮助女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这一问题,也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梅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27-30
自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毕业生涌人就业市场。据统计。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倍之多,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一种新出现而又十分突出的矛盾,又衍生出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问题。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是需要国家、企业、学校、女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社会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重点分析了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竞争不公平、保证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滞后等严峻形势 ,给女大学生就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提出通过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维护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为切实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魏敏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2):27-31
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更为严峻,就业权平等无法得到真正落实。以社会性别为视角进行原因分析,主要由自然生理差异、雇主性别取向、劳动者个人基于性别所作的选择、社会制度中渗透的性别观点等所造成。应当在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文化制度中推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观点和措施,以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8.
刘洪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5):49-53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统分包分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次就业政策的变化都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更大。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调动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的积极性,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推进大学生全面实现就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 《调研世界》2012,7(7):21-24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艳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150-151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竣,就业难,而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近几年来日显突出。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以有效缓解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等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苏映宇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4):17-20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中的突出问题。以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为研究起点,分析女大学生社区就业的独特优势与可行性,针对女大学生社区就业存在的体制、机制、政策、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蓓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22-24
选取浙江高校农村女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籍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普遍较大;生源的城乡差异对初次就业压力的影响并不明显,性别差异对就业压力影响更大;家庭社会资本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对就业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农村籍女大学生对初次就业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各项指标均... 相似文献
13.
杨清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39-42
阐明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和产生的归因,提出就业政策实现性别公正的路径选择:以性别需求为导向,实施切实有效的就业性别保护政策;以专项立法为保障,建立专门受理就业性别歧视投诉的机构;以性别分析为依据,完善就业公共政策的监测评估机制;引入性别意识和完善教育机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越来越重视高校贫困生的培养,资助体系越来越完善,贫困大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依然严峻,其中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尤为困难。面对困难,我们不仅仅要思考,还要付诸于行动。本文总结了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就业优劣势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龚丽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1):43-46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就业难问题尤为凸显。针对这一现象,2007年6月,"甘肃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研究"课题组对甘肃省3757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2007年甘肃省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调查发现,尽管性别歧视在就业中并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不利因素,但高校毕业生中女生的签约率和落实率仍明显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简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241-243
本文就女大学生毕业就业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大学扩招、人才市场供求矛盾尖锐、性别歧视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现实,提出了改善宏观就业环境、摈弃落后社会观念、强化就业奠基功能、指导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等,是有效解决其就业难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收集企业最看重的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女大学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女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高校需做的改革、就业供需匹配不理想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等六个方面的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最看重的素质为诚实守信;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调查中位于前五位的是:工作主动积极、责任心、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女大学生现存问题调查中位于前五位的是:心浮气躁、吃苦耐劳能力较差、不愿从基层做起、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和缺乏主动性。就业供需双方匹配不理想的原因调查中位于前三位的是:学生岗位薪资地域等要求脱离实际、学生岗位薪资地域等要求脱离实际、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就业劣势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金莲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一直处于劣势,己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就女大学生就业劣势现状出发,从社会、教育、自身因素三个角度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劣势形成的原因,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劣势提供一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性别歧视的角度简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86-89
目前,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平等和就业待遇不平等这两个方面。笔者从历史、社会、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分析,对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差别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晓梅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88-91
近年来我国女大学生的求职过程更难,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更少,就业岗位低层次化倾向严重。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在理论上、观念上承认性别差异,弘扬适应时代要求的女性新文化,设置符合女性身心发展规律的特色课程,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等体现性别关怀的差别化教育方式作为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