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荷 《老人天地》2014,(2):50-50
因为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它静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上世纪80年代,中国高血压发病率仅为7.7%;到了本世纪初,迅速上升到18.8%;而近10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长了31%。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超过2亿,而且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医学上统称为“三高”,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金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而“三高”死因占据67%。  相似文献   

3.
明亮 《老年世界》2010,(4):34-34
二十世纪60年代,我们想吃肉,结果是没有肉吃。如今有肉了,反而不想吃了。究其原因,还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惹的祸。其实,吃肉多少确实与这三种病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临床上,有很多人一辈子不吃肉或者少吃肉,有时也摆脱不掉“三高”的折磨。  相似文献   

4.
这次特殊采访缘自于2005年3月16日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在“全国职业病防治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以来,已累计报告尘肺病人58万多例,其中死亡14万多例,现有尘肺病人44万多例,每年新增尘肺病例约1万例。在全国报告的各类职业病中,尘肺病已占到了80%。(有专家指出,由于我国职业病漏报率较高,估计实际发病要比报告高10倍,也就是说,尘肺实际发生的病例数不少于100万——编者注)有的地方尘肺病危害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出现了“尘肺村”,致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者因病致贫、返贫,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在以前的媒体报道中,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的西河口乡,就被描述成是这样一个“尘肺村”。那么,西河口乡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尘肺病到底给这个地方带来了  相似文献   

5.
罗学宏 《老年人》2013,(10):56-56
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多达2亿人,每10个人中就有2个高血压病人,而且发病率还在呈继续上升的趋势。更可怕的是,患者对自己的高血压病情知晓率仅为30.2%,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约有1.4亿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仍处于懵懂无知之中,甚至根本没当回事。殊不知,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幕后杀手,没有发现的高血压或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血管及肾脏受累的比例明显升高,且这些器官在遭到严重损害后就会引发致死、致残率很高的并发症:1.冠心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比例是正常者的两倍,如果长期不治疗,死于冠心病的危险高达50%。2.房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不仅会显著增加发生房颤  相似文献   

6.
<正>惊心动魄的事实据“中日韩学校尿液普查专题研讨会”介绍:在对我国儿童住院病人的调查中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正以每年1.31%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儿童患严重慢性终末期肾衰竭而需要透析和移植的病人大约有500万到1000万人,而引发儿童肾衰竭和慢性肾炎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内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老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日的80%以上,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占农业人口的9.1%;据预测,到下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我国老龄人口将上升到总人口的23%左右,我国将成为一个负担沉重的老龄型国家,给社会的发展将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因此,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对策,尤其是农村养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严格说,《精神病自诊手册》是一本医学类书籍,但笔者更愿意将它做为“社科读物”推荐给大家,特别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们。因为该书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精神疾病的病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化解由精神疾病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创造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良好氛围大有益处。有专家提出:中国已悄然进入“精神病疾患年代”,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这一论断并非危言耸听。据国家卫生部及有关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50年代,中国精神病患者率为2.7‰,而目前中国重性精神病患者率则为13.4‰,病人总数为1600万,其中精神分裂症高居首位为600万,并且新病人每年至少以10万人的速度增加;强迫症等轻性精神病患者率,据北京地区调查显示为35.18‰;5%的国人患有不同的精神疾病。就绝对数字而言,称中国为精神疾病患者大国恐不为过。精神疾病的大量存在及上升趋势,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引发的社会问题怵目惊心。北方  相似文献   

9.
吕斌 《老人世界》2020,(2):59-60
“高血压病”及其危害已广泛被人们所熟知,但说起H型高血压,知之者却甚少。目前,我国有近1.5亿的“H型高血压”患者,但未被广泛认知,出现了H型高血压“两高两低”的局面,即高发生、高危害、低知晓、低控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和生存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愈来愈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统计,我国各类精神疾患的总患病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到目前的13.47‰,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排名中日渐跃居高位,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0,(2):45-45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全身慢性代谢疾病。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据2007年在全国50万成人中进行的普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2.51%。目前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平均患病率已接近10%,并且有继续增高的趋势。在国外,像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高于我国。所以说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决议。并将每年11月17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相似文献   

12.
One:“曲高和寡”型 这类单身女性大都存在“三高”特点: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层次高,她们是坚强的女性,是让男人很难接近,望而却步的女人。“三高”使这些女性择偶标准飙升,同时又由于自身的职业特点失去了部分“温柔”,因此陷入一种暂时难觅理想情郎的感情困境。  相似文献   

13.
叶飞 《职业时空》2003,(2):38-39
创 业20世纪80年代末,崔根良从部队回到地方。近而立之年的他接手管理负债120万元的濒临倒闭的农机厂。乡领导对他说,该厂是“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人才”的“三个无”。他却说:“我能以一个‘无畏’来应对这‘三个无’!”他敏锐地洞察到全球信息化浪潮来临,将农机厂的复活和成长定位于电缆、光缆业。1991年,“亨通”与省通信电缆厂合作,组建吴江分厂,他提出企业“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率、高标准和高水平”发展的“五高”方针。1992年,刚捕捉到邮电通信电缆市场日趋饱和,始由光缆取而代之的信息,便与邮电部武汉邮科院合资光缆项目,一举…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往往因症状突出容易引起注意,但“三低”(低血糖、低血压、低体温综合征)却没能被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在中国,生儿育女不只是个人的事。从上世纪70年代“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80年代”只生一个好”,再到如今“还是两个好”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在讨论生育政策去向的时候,我们必须关注的是,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形势、现有的生育政策将造就怎样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又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李强本文重新研究了我国的脑体倒挂问题,并用数据证明了脑体倒挂主要是80年代产生的现象,到了90年代,脑体倒挂已让位于脑体正挂。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本文进一步提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体力...  相似文献   

17.
孙涛 《当代老年》2010,(9):45-45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许多老年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我们通常称“脑中风”。脑中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和1993年“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工程)重大信息系统的完成,为1999年政府上网的高潮提供了条件。1999年1月,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宣布正式启动。到1999年5月,全国在gov.cn下注册的域名达到1470个,到2002年12月31日,已发展为7796个,占全国域名总数的43%。据CNNIC最新数据显示,xx.gov.cn的域名注册已经超过1万个,到如今我国绝大部分各级政府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2003年,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以17%的速度增长。有关专家估计,将会在未来2-3年中增加数千亿元的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府部门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中国政府网站与其他各类网站相比具备自身的特色,其中公共关系功能也是非常鲜明的。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经济便走出了长期的短缺经济阴影,经济发展过程中买方市场逐渐形成,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需求约束明显增强,消费和流通取代生产成为制约经济成长的瓶颈,城市成为经济要素中的“短缺”资源,城市的增长对创造就业机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保守估计,10年内中国需要新创造约l亿个就业机会,以吸纳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4000万到5000万劳动力,这就需要今后每年创造800万到900万个就业机会。“九五”期间的数据表明,G D 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只可以解决74万人就业,即使G D P保持7%的增长速度,但每年仍然存在着数百万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资源配置和社会流动带来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社会流动速度大大加快,不仅出现了世界罕见的“民工潮”,即农民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流动,更带来了阶层之间的地位流动,一大批社会的中下阶层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地位的上升和财富积累。然而,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新的转变,“出人头地”越来越困难,变得仅仅停留在想象中,“全民幻想”逐步取代原始财富积累,社会逐步“定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