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股以接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新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正在中国兴起,其背景是国内政治氛围的改善和国际关于东亚伦理的讨论,内在原因是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及其普遍价值。新文化保守主义重在回答中西文化关系及其未来走向问题,出现了契合论、对治论、优越论三种类型。新文化保守主义在历史主题、主体心态、思想旨趣上有积极意义,而在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等方面存在突出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五四”乡土小说作为“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的重要载体 ,表现出鲜明的理性批判的文化精神。其对古老乡村群体存在方式的批判 ,关于反封建文学主题的探寻 ,关于女性命运的文化启蒙 ,以及对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在都市与乡间灵魂漂泊的文化观照 ,都有着独到的发现与艺术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总结“古今中西”之争 ,选择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 ,注意对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发掘和批判继承 ,在文化上的可喜创获不仅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而且为新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写真实"话语蕴涵的调整和"人学"话语的浮现,"新时期"初期小说家初步确立了启蒙者身份,在创作中接通和张扬了"五四"新文学的人学主题.但其对"人学话语"的艺术表现,无法超脱于以"人民话语"为关键词的"新时期"想像,无法绕过既是其展开叙事的"前史"同时又在"新时期"发挥现实功能的社会主义文化."新时期"初期小说的自我认同是个体启蒙认同和人民认同之间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鲁迅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最有价值的。他尖锐的笔触几乎涉及哲学、历史、宗教、法律、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所有文化领域。他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中国创建民族新文化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新文学思潮问题上,新文化阵营极力证明新文学源自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变革;与此相反,文化保守主义者吴宓却拒绝传统因子的流变和更新,认为源于国外浪漫主义潮流的新文学割裂传统。他以笼统而又矛盾的浪漫主义概念批判新文学,机械移植了新人文主义,与新文学产生隔膜,背离了自己标榜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因被统一到"人的解放"议题而得到前所未有的推进.而同时,五四新文化"新/旧"、"个人/家族"及"传统/现代"的文化批判模式,使易卜生<娜拉>一剧旅行到中国之后,其冲突核心的性别等级问题,演变为青年个人自由与家长专制之间的代际冲突,以及迷信与科学之新旧文化矛盾.胡适戏仿易卜生<娜拉>而写的<终身大事>,作为五四女性解放叙述的始作俑者,极富象征性地体现了五四文学个性解放叙述的特征及盲点.鲁迅的<伤逝>,以对五四主流论述的质疑,叙述女性"出走之后"的困境,揭示了五四个人主义价值论中隐含的性别权力,以及新文化启蒙话语中的父权意识,表现出对五四新文化"进化"与"二元"思想模式的警惕与自省.  相似文献   

8.
明确指出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是新的帝国主义批判的话语,在考察了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特征之后,分析了后殖民文化批判对传统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五四”后的文化保守派和新文化启蒙者一样,都把民族的现实危机与民族的文化精神直接联系起来。但文化保守派认为,“西学”的输入打破了传统道德体系,致使道德堕落、世风日下。因而,他们从各个层面用各种手段来维护传统文化,并试图用民族文化精神作为对抗西方的最后一击;在处理历史功利与道德情感二者的关系上,强调后者。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趋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评判、比较,以及对中西文化冲突条件下中国文化发展路径所作的探索过程中,李大钊与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呈现出诸多趋同性:对传统文化都强调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西方文化都强调选择借鉴、洋为中用;在中西文化之比较中都主张融合中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研究和探讨李大钊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及其所展现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观的理论渊源及其思想体系历史发展的逻辑性和继承性,指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具有何种关联,这是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一个核心议题。在"现代/传统"二元对立范畴中,"传统"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化了的话语,与传统相关的文化要素基本上被归入旧世界、旧秩序的符号谱系中。在此分类范畴中,西方文化代表着现代、全新、开放、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则被认为是滞后的、沉重的、狭隘的,因而是需要变革的。作为这种认知方式的实践,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法律改革总体上走的是西化的路子,大规模移植西方社会的法律制度,深嵌了东方主义逻辑。在法律移植的路径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被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项,并且传统文化会阻碍现代法治建设,需要被批判、摒弃。当法律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时,东方主义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习惯于从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层面来寻找原因,如中国人的观念、习惯等。但司法实践一再证明,不受道德和价值观支持的法律系统容易失效,因此,法治建设需要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无视它、摧毁它。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党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浩大工程,搞好党的建设需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而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甚至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不仅对建党及党建初期党的建设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新时期党的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党的建设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注意克服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后期桐城派整体上可以定位为一个主张维新的旧文学流派。其主要人物的思想包含着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的经学立场日趋辨证和开放,对于文道关系的看法明显地表露出与传统经学文论相离异,甚至解构等维新的迹象。另一方面,他们捍卫旧文化与旧文学的立场始终没有动摇。这种既赞同维新又坚决护旧的文化立场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迄今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后期桐城派作家的维新与护旧,两者的终极目标是趋于一致的,他们的护旧思想固然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也包含着合理的内核。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谦恭礼让 ,是群体和谐所要求的重要德行。在道德实践中 ,以义为上 ,见利思义 ,公利为重 ,具有普遍意义。体现着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主体性的深刻理解 ,体现着儒家所说的“得众动天”、“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在中国古代的伦理纲常中 ,天下为公 ,爱国如家集中体现在公忠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上 ,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婚姻习俗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东北的婚俗文化,在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融合中,出现新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婚礼仪式趋向简约文明,新式文明婚姻和自由结婚、自由离婚等新的风俗事象的出现。而促成东北婚俗发生嬗变的历史动因则是由于政治变革、文化潜移和民国政府政策推动等一系列因素合力共振的结果。虽然民国时期东北仍然保留许多的婚俗传统,但是这些新的婚俗事象的出现,无疑为东北进一步的风俗变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并联系客观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主观的鲁迅思想艺术特质剖析人们对鲁迅与儒家文化的复杂关系误读的因由.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汉律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密切关系:女性强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男尊女卑的基本性格;女性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进化;保护女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民主性之精华.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全球化文化语境下,重新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契机已经成熟。无论从现代文化主体的深层心理结构、“五四”以来“盲目西化”的不尽人意还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重审传统文化都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然而,回溯传统并不意味抱守残缺,而是在现代视野中重新理解“传统”的内涵,使优化和升华后的“现代民族传统文化”能为现代民族文学建设和文化复兴提供保障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历史进入现代,"传统"的意义指向、历史形象与古典时期已经有了很大区别。20世纪大多数时期,由于受到西方现代文化意识影响,中国民族传统典重、高贵的身份不断遭到质疑与颠覆,多被描绘为落后、陈腐或残忍的面目,从而被指认为阻碍中华民族再前进的障碍。世纪之交,新的世情变化形成了新的认知体系及价值评判系统,现代汉语文学中的传统形象再次发生了"颠倒",中国作家不约而同地取材与取法民族传统,并以一种诗意的笔触描绘之,民族传统重新焕发出温润美丽的光晕。  相似文献   

20.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但由于两人所处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传统观念她们又作出了不同的反映——祥林嫂对于封建礼教强加于女人的束缚表现出的是驯服和屈从,而苔丝对于男权传统、对于基督教观念却提出了质疑和反叛,这种不同的反映也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