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琵琶行》是我国古诗歌中的经典,诗中大量使用的隐喻使其具有审美价值。《琵琶行》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使得其译本颇多,然而对其译本的研究却不多见,针对译本翻译中的隐喻和美学效果进行的研究则更为罕见。本文通过分析《琵琶行》中隐喻的具体实例,试从隐喻的四种翻译方法及其产生的美学效果方面探讨许渊冲的英译本对诗歌翻译中隐喻的处理手法,指出隐喻的翻译是不仅仅是一个文字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认知转化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颜色纷呈,构成文章风格迥异的主题基调。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基本的认知原则,对于译者把握篇章隐喻的凸显和翻译过程中的句式转换有一定的帮助。《鲁迅小说选》和英译本中的隐喻颇多且多带有色彩变换或重叠,因此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莱尔两个英译本中天色、脸色两大主题颜色隐喻的译法进行探讨,可凸显作品中的篇章隐喻,有效避免翻译中图形背景的错位,进而构成主题凸显的句型,使译本达到和原作一样的篇章隐喻效果,以促进文学译本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中隐喻颇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翻译的难点。基于框架理论,结合鲁迅小说《狂人日记》、《药》杨戴译本和莱尔译本中的隐喻翻译实例,从框架相同和相异两个角度探讨译者的隐喻英译策略。认为翻译框架相同的内容时可采用对等转换策略,对于框架相异的内容可采用移植和增补策略。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在语言中无处不在。通过采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与红高粱有关的主题隐喻的构建、解读与翻译,揭示了“红高粱”主题隐喻的动态构建机制。研究发现,葛浩文《红高粱》译本运用了4种隐喻翻译策略,即保留源域和目标域、替换源域和(或)目标域、解释性译法和省去不译。译者既要知晓语言文化差异,又要增强隐喻机制的识别、解读和重构能力。研究通过揭示主题隐喻的构建机制和翻译策略,旨在为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中,隐喻性的面称呼语主要是指含有隐喻形象的贬称和含有隐喻形象的爱称,而且含有隐喻形象的面称呼语前代词和形容词也有一定的语用预设。"杨译本"和"霍译本"对《红楼梦》中隐喻性的面称呼语分别采用了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并达到了各自不同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的人名或绰号具有鲜明的隐喻意义,即人名是人物,人名是主题。霍译本基本保留了原著人名的这一特征,体现了人名或绰号对人物身份的构建功能。具体表现为人名隐喻是人物身份的标识;人物绰号是人物性格的品评;下人名字是主人身份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拟用弗莱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对《圣经》文体的论述,通过对中英文《圣经》译本的比较,指出了各国读者对隐喻产生共同理解的可能性和原因。通过对圣经的意象和叙事结构的分类、归纳和综述,作者总结了《圣经》中英两个译本的译者在再现原文隐喻的内容和风格方面所采取的相应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转喻和隐喻是人类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转喻甚至比隐喻更为基本。而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却没有像隐喻一样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首先讨论转喻的界定,在对转喻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两种译本,探讨了转喻翻译的四种策略:对等翻译、转喻转移、文外尾注和认知归化。研究表明,转喻理论能比较有效地解释转喻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入手讨论了文学翻译,通过研究董秋斯和张谷若两位翻译家对David Copperfield不同的译本,并借助一些译例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修辞美再现。具体地讲就是主要从明喻、隐喻、转喻、夸张和双关五个方面讨论了译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美。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它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语和俄语中隐喻性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有些基本的概念性隐喻都来自于人类对世界的共同体验。其实在经典文学作品《红旗谱》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隐喻性用法,只是以往的研究者没有从这一角度进行剖析。本文以俄译本《红旗谱》为蓝本,对《红旗谱》俄译本中表达心理情感的空间隐喻结构作了详细的分类和描写,最后从人的认知心理上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名牌大学已成为中国高等学校适应教育国际化潮流、应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样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建设名牌大学要树立品牌理念,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文献时代,除了将传统的版本概念的外延予以延伸使用之外,文本与超文本亦成为重要的关注与研究的对象与范畴了。辨析电子文献文本与超文本概念,比较文本与版本之异同,探究文本、版本与超文本之形态、分类及其功用,对于丰富与发展文献学整体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13.
《论语》英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希勤、赖波、夏玉和等对长期困扰翻译界的厚今薄古,重洋轻中的怪圈现象,提出了挑战,他们合作英译的《论语》对推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译本中也难免存在瑕疵,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对做好翻译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Ei及SCI中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特点,以国内某优秀期刊的两篇摘要及六个来自摘要的句子为例,阐述了科技论文摘要汉译英要根据准确、直观、经济的原则,从词层和句子结构层来优化译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 )对英译汉的要求为标准 ,以分析 1 999年该入学考试中英译汉一题的全文为依据 ,指出该题参考答案中有十余个词、短语甚至句子纯属误译。文章强调 :参考译文的编写者应忠实实践考试大纲提出的原则 ,严格依据上下文 ,力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相似文献   

16.
通过自建中国古代典籍《道德经》的多译本平行语料库,利用Wordsmith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定量分析,以期发现不同译者在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高频词和平均句长所体现的译者风格。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发现:国人Lin Yutang译本比国外Lau译本和Waley译本在词的层面上体现出类符/形符比高、词汇密度大的特点,因而能够比较充分地传递古文中所蕴含的意义;而国外译者Lau译本和Waley译本中,功能词使用频率偏高,在句子层面上体现出"明晰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英译本《TheYellowEmperor’sClassicofInternalmedicine》贴近原作、生动传神 ,很值得国内从事中医英译的学者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哲学版本是在研究《孙子兵法》中的哲学理论体系、哲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孙子兵法》中的哲学内容和逻辑关系重新编辑、构建的,其主要是由孙子人本唯物论卷、势哲学卷、管理哲学卷构成的。《孙子兵法》哲学版本可让读者了解孙子是通过怎样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撰写《孙子兵法》的,从而更易于理解、应用《孙子兵法》,同时也为开创孙子势哲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从庞德英译中国古诗看奈达的“形式对应”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庞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为切入点,追溯了奈达的"形式对应"理论,进而指出这种理论的两面性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求内容信息的对等,而且要尽可能地做到形式对应,因为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体现在其语言的绘画美、修辞美和节奏韵律美等方面。众多英译本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和霍克斯的译本,译者以非凡的文学功底再现了《红楼梦》原作风采,给读者带来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