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     
正"长七"首飞成功6月25日20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中华魂》2020,(2):32-33
一次,女宇航员刘洋接受媒体采访。在谈到航天风险的话题时,央视主持问:你当时有没有做万一回不来的思想准备?毕竟世界航天史不乏这样失败的先例,如苏联先锋TV3火箭爆炸,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等,都机毁人亡,成为航天悲剧。刘洋目光坚毅,言简意赅,果敢而决绝地回答说:"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  相似文献   

3.
每月纵览     
正@中国之声何方:哈尔滨以"火箭"速度建起的大桥如此短命,可笑可叹!最近5年,全国至少有17座大桥发生垮塌事故,200余人伤亡,近六成大桥寿命不到20年,其中有两座桥尚未建成就"夭折"。赵州桥啊,你都1400多岁了,你是怎么建的啊!@heibanxiansehng:首都博物馆和天下收藏栏目从被砸掉的300多件"赝品"瓷器中选了30余件,专家看后称"三成都是珍品"……我看这个  相似文献   

4.
吴志菲 《新天地》2017,(1):18-19
54岁的张柏楠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这位从神舟一号飞船便开始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科学家,个头高大,说话语速很快.每每说到自己,总是语焉不详,“航天的事、飞船的事一个人哪能成,这得成百上千人合作,真谈不到个人”.  相似文献   

5.
张全景 《中华魂》2020,(3):48-51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中国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力量。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月球大开发罗开元随着发射指挥员一声“点火”的命令,新型太空飞船在超高能燃料的火箭推动下直上苍穹。地面渐渐的退去,最后变成了一个蓝色的大球。经过大约3天的太空旅程后,航天导游小姐走来告诉你,月宫就要到了,请做好登月准备。而此刻,率先迁居月球村的...  相似文献   

7.
数字新闻     
《山西老年》2010,(8):65-65
30岁天津大学新选聘54名博士生导师,其中30%为"70后"、"80后"青年,最年轻的一名博导仅30岁。1.4‰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注册护士达到218万人,护士比达到1.4‰。  相似文献   

8.
吴京华 《新天地》2012,(5):38-39
在北京的航天人当中,有一位以跑步闻名的人物——老崔。2011年9月在北京国际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上,老崔在水陆两项男子45岁~49岁组比赛中,获得了国际大排行第22名、国内排名第1名的优异成绩。成为"中国航天第一铁人"。  相似文献   

9.
载人航天工效学涉及到航天员、载人航天器、空间飞行环境三个系统中的问题,是 开展航天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研究领域,它不但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医学研究,还包括系 统工程设计、环境、通讯、数学等领域的研究。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是NASA制定 的空间人素研究计划中的研究范围,着重对舱外航天服、舱内/外活动计算机图形仿真、人/ 信息/自动化交互等人机工效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中国航天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 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宫之旅     
寒假时,我参加了新少年杂志社举办的“道德实践体验教育冬令营”活动。回忆三天的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沈阳科学宫科技展览。我们早上八点半就出发,开始了科学宫之旅。我们首先参观了“长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模拟发射演示、火箭以及卫星的各种模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公布了一段利用战斗机携带的小型火箭发射卫星的视频.从视频可以看到,一架机腹中心携带一枚小型二级火箭的F-15重型战斗机升空了.当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火箭脱离飞机,在第一级火箭的推动下,加速上升.第一级发动机结束工作后分离,脱离火箭组合体.同时,第二级火箭的发动机启动,把小型卫星送人近地轨道.这段视频是美国国防先进项目研究局为了快速地推进他们的飞机助力发射系统(ALASA)计划而制作的视频.如果此计划能实现,将会大大缩减小卫星的发射成本,能够以100万美元的单次发射成本将约45千克重的卫星发射到太空,为低成本小型卫星的广泛使用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研究和开发费用支出的溢出效应理论,本文建立了载人航天产业前向和后向科技费用支出流量系数模型,并据此计算了上海载人航天产业的受益者效应和贡献者效应。结果表明:上海载人航天产业受益者效应的载体主要是航天产业本身,贡献者效应较明显的部门包括运输和仓储业、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未来的养育2010年,最初的80后将要30岁了,而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也刚好执行到了第30个年头。正是这一政策为我们造就了现在作为独生子女而集体成熟的80后,也使得我国的人口增长率迅速的回落,人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23,(2):62-63
浩瀚宇宙,星河灿烂。今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成为我国四度飞天的第一人。在出征前的一次采访中,57岁的景海鹏尤其提到了梦想的力量。为实现梦想,保持随时出征太空的最佳状态,每天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已成为他的标配;70多本飞行手册、操作指南,成千上万条指令,早已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15.
几岁能创立自己的公司?业内人士会告诉你至少要30岁。 而这个年轻的女孩,仅24岁就拥有了自己的猎头公司,她叫杨燕。古人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她有着不甘人后的远大志向,并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坚持,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03,(3)
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了。十六大再度成为时代高昂的主旋律,再度吹响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十六大的旗帜指引我们大踏步走向辉煌,这面旗帜就是"三个代表"。在"三个代表"的旗帜下,祖国的脚步震动着核电、航天风驰电掣般奔向从未达到过的科学高峰。看吧,一枚枚捆绑火箭把卫星送上苍茫天穹,一座座长江大桥跨过九派浩波,三峡工程的截流声映红了十  相似文献   

17.
汪华 《华人时刊》2004,(5):36-37
2004年1月4日,当“勇气号”火星探测器被证实成功着陆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的喷气推动实验室里一片欢腾,其中一位年轻的华裔科学家尤为兴奋,他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火星着陆系统总工程师李炜钧。在这项举世瞩目的航天工程中,年仅25岁的李炜钧能担此重任,引起无数人的好奇,更成为华侨华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18.
阿良 《新天地》2016,(1):50-51
尊重人才 1955年10月,钱学森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回到祖国.不久,周恩来亲自将制定研制火箭、导弹计划的任务交给了他.1957年,中国科学家要到苏联参观,考察原子弹研制的情况.但苏方提出,他们的火箭、原子弹,必须是相当级别的官员或者相当高军衔的人才能参观.当时钱学森没有军衔,如果他无法参加这次考察,将十分不利于国家研制原子弹计划的实施.周恩来得知苏方要求后,立即与毛泽东商议,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19.
我是国资委退休干部,今年72岁,家住北京德胜门外新康街功德林小区,独子在沪工作,是典型的空巢家庭。2016年,6月8日和7月1日两天我家接连遭祸,妻子与我先后突发脑溢血和心肌梗塞,在命系一线的生死关头,社区邻里们争分夺秒把我俩抢送到邻近的火箭军总医院,总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以精湛的医术,把我俩从鬼门关抢救回了人间。妻子张正南今年70岁,高级工程师,是1978年中国科学院首批研究生、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她是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力电子行业的专家。为抢救这位女学者,神脑外科主任张保中博士执刀开颅,经3个多小时手术,次日凌晨妻子安全下了手术台。火箭军总部有关领导十分关心她的病况。手术第二天,胡鹏部长闻讯亲临医院研讨治疗方案。在人民军队医院的全力救护下,妻子第三天就恢复了意识,第五天告别监护室搬入环境很好的单间病房。在院方一级规格的精心护理下,恢复效果非常理想。第十天能举起右手与人挥手告别!7月10日手术后一个月,妻子在护工搀扶下站立起来了!火箭军总医院成功医治大面积脑溢血的奇迹震惊了德外社区。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2008,(6):84-86
几个30岁的人聚在一起谈中年危机,就像6岁的孩子扎堆讲青春期叛逆一样搞笑。但搞笑归搞笑,现实就是那么残酷,70后的中年危机真的是不可遏制地提前到来了。那么,是什么让正值盛年的70后陷入中年的窘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