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今年2月沙龙政府上台以来,巴以形势越发紧张,双方的武力冲突陡增,暴力活动频仍,和谈陷于全面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文章就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即巴勒斯坦"起义"、以巴双方的和谈立场、巴以局势走向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索,认为巴以谈判不会因为以色列政府更迭而毁于一旦,而是将在有关方面的推动下继续艰难曲折地谈下去,因为和平毕竟是巴以双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是巴以冲突中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在当前巴以和平进程受挫情况下,它渐渐成为巴以和谈的重要议题,且有可能成为和谈的突破口.本文从国际法角度,结合历史,分析了巴建国问题在法理上具备了哪些条件,缺哪些条件,据此对巴建国前景作个预测.  相似文献   

3.
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是巴以冲突中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在当前巴以和平进程受挫情况下,它渐渐成为巴以和谈的重要议题,且有可能成为和谈的突破口.本文从国际法角度,结合历史,分析了巴建国问题在法理上具备了哪些条件,缺哪些条件,据此对巴建国前景作个预测.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相继进行了两场重要的选举。哈马斯出人意料地战胜了法塔赫,在孤立的国际环境中组建了巴勒斯坦新政府。不久,以色列政坛也因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却又突然卧病而发生强震。持强硬立场的哈马斯和继承沙龙路线的前进党上台,使巴以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使巴以局势和中东和平进程蒙上阴影。巴以内部政治势力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决策者在和谈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剖析巴以政局巨变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近年来巴以谈判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而对巴以局势的走向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2006年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相继进行了两场重要的选举.哈马斯出人意料地战胜了法塔赫,在孤立的国际环境中组建了巴勒斯坦新政府.不久,以色列政坛也因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却又突然卧病而发生强震.持强硬立场的哈马斯和继承沙龙路线的前进党上台,使巴以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使巴以局势和中东和平进程蒙上阴影.巴以内部政治势力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决策者在和谈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剖析巴以政局巨变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近年来巴以谈判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而对巴以局势的走向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在巴以冲突中,当中东和平进程遭遇挫折、巴以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时,巴勒斯坦人中频发自杀性袭击,本文在分析此现象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烈士"情结的宗教文化心理及其具体表现,进而揭示出此现象的出现,既是巴以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所致,又是巴人对巴以冲突的非理智反应。  相似文献   

7.
在巴以冲突中,当中东和平进程遭遇挫折、巴以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时,巴勒斯坦人中频发自杀性袭击,本文在分析此现象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烈士"情结的宗教文化心理及其具体表现,进而揭示出此现象的出现,既是巴以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所致,又是巴人对巴以冲突的非理智反应.  相似文献   

8.
综观历史和现状,解决巴以冲突的困难有的来自巴以内部,也有来自外部。通过梳理巴以冲突的历史脉络,作者提出了对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希望各方把握大局,有紧迫感;美国真正能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双方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践;巴勒斯坦内部的团结对达成和平协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综观历史和现状,解决巴以冲突的困难有的来自巴以内部,也有来自外部。通过梳理巴以冲突的历史脉络,作者提出了对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希望各方把握大局,有紧迫感;美国真正能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双方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践;巴勒斯坦内部的团结对达成和平协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将以建立独立的拥有永久边界的巴勒斯坦国而告终.至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建立拥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还是建立独立的拥有永久边界的巴勒斯坦国则取决于巴以和谈的结果.以色列可能有条件地从它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所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土地上撤走,在巴以谈判中以1949年停战线即"绿线"为基础,进行小幅度调整.  相似文献   

11.
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将以建立独立的拥有永久边界的巴勒斯坦国而告终.至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建立拥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还是建立独立的拥有永久边界的巴勒斯坦国则取决于巴以和谈的结果.以色列可能有条件地从它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所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土地上撤走,在巴以谈判中以1949年停战线即“绿线”为基础,进行小幅度调整.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9日,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巴勒斯坦历史上第二次大选终于落下帷幕,反对暴力、主张和谈的阿巴斯最终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随着美国布什总统的连任和以色列利库德-工党联合政府的上台,巴勒斯坦的此次大选已成为影响巴以和谈能否恢复的关键因素。那么,阿巴斯当选后,巴勒斯坦人离实现和平还有多远?和平赢得大选本次巴勒斯坦大选是在原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2004年11月11日突然离世的情况下举行的,也是在巴以和谈陷入僵局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此次大选中,巴勒斯坦人不仅是要通过投票从各政治派别中…  相似文献   

13.
与前些年令人鼓舞的和平进程相对照,1997年中东和平进程陷入严重僵局,以致包括阿拉伯世界在内的多方国际舆论纷纷发出“中东和平进程已经死亡”的断言.客观而言,现在对中东和平进程作出“死亡”判断似乎为时过早,但阿以关系已跌至1991年马德里和会以来的最低谷,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希伯伦协议来之不易尽管在克林顿总统直接撮合下,巴以双方在1996年10月6日恢复了和谈,但由于以方坚持修改原己达成的巴以协议中有关希伯伦的安全条款,故关于希伯伦问题的谈判数月来进展甚微.1997年元旦以军士兵弗里德曼在希伯伦一菜市场枪击巴勒斯坦人的暴行,可说是1997年和平进程的不祥之兆.在美国中东和谈特别协调员罗斯的游说下,1月5日阿拉法特与内塔尼亚胡在埃雷兹秘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占领为巴勒斯坦农业和工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并使巴勒斯坦经济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突出表现为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对以色列的依赖。以色列的占领严重地影响了巴经济的发展,并造成了巴勒斯坦在巴以和谈中的劣势。  相似文献   

16.
1991年初,海湾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尽早开始中尔和谈,公正解决阿以和巴以问题,以实现中东持久和平与稳定.美国为巩固其在海湾战争中的胜利和维护其在中东的主导权和战略利益,积极扮演阿以冲突调解者的角色,中尔和谈再次趋向活跃.  相似文献   

17.
巴以水源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缺水少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目前巴以之间的谈判更多地围绕涉及政治、主权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但双方关于经济,尤其是关于水源的争执和交锋已多次发生.可以预见,随着阿以谈判的不断深入和巴自治进程的实施,巴以水源之争将不可避免地更加趋于激烈和复杂.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后的安全问题令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备受国内外批评,使得后布什时代的美国政府将解决巴以问题作为突破口,一改往日对巴以问题的冷漠态度,转而主动推动巴以和平进程,采用多重"遏制战略"和"平衡战略"以实现自身角色的调整。然而,由于巴以问题的复杂性和美国全球霸权结构的利己性,布什政府的角色调整对于巴以和平进程具有双重绩效。  相似文献   

19.
中东和谈道路坎坷而漫长,虽曾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叙以、黎以和谈僵持不前,巴以和谈严重受挫。掣肘和谈的主要因素是,以色列国内派别和民众政见不同、巴勒斯坦内部各派态度强硬、叙受国内压力牵制,黎奉行与叙共进退的政策等。目前大国作用仅限于调解和适度施压,美国受国内诸多因素牵制,不可能根本左右巴以政策;俄罗斯力不从心;欧盟(尤其是法国)和国际社会其他友好力量相对中立。美以在关键问题上往往唱双簧,因而不能过高指望美国通过向以大力施压来推动和平进程。未来的中东和谈形势依旧风云变幻,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20.
自中东剧变以来,巴以问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巴以问题仍是关乎全局的中东核心问题。中国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依然极为重要。本文认为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使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经验、道义资源,同时当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介入中东和平进程以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中国在巴以问题上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深化角色,力争更好地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