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
福建船政局从1866年创办到1907年停办的41年间,从产生、扩展到衰败,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其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以为,有经营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历史的、时代的原因,例如思想氛围、官场习气、社会教育、文化素质等。本文试就后者对船政衰败的影响作些探讨。一、思想氛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福建船政局的创办,设厂造船制炮以及机器的制造对古老的中国来说,毕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免引起一些人的大惊小怪。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存在着阻力。“非常之举,谤议易兴”。左宗棠在提议办船政时就意料说,船政之创办,有 相似文献
2.
清末福建船政局创办于1866年,停业于清朝复灭前四年的1907年.对这一洋务企业的创办、盛衰成败、经验教训等问题的评价,近几年来学术界论说不少,褒贬不一.笔者仅就其中两个问题,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3.
志诚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
福建船政局和船政学堂历史的研究,素为治史者所注目。建国以来,公开发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约达二十余篇。而1986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庆元所著《福建船政局史稿》,则是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福建船政历史的专著,它对福建船政局的历史得失,作了颇为精辟的剖析。这部专著的发表,无疑将对福建船政史的研究,起着积极的影响。最近,福州马尾造船厂和马尾商船学校等十六个单位主办的马尾船政创办120周年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在福建福州马尾召开。与会者提出了七十五篇学术论文和纪念文章,对船政局历史作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并展开了争鸣。福建船政局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产物,由于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认识差异,所以对福建船政局的历史评价,亦有分歧,本文拟对有关分歧问题,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一八六六年由清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又名马尾船政局),是我国近代机器造船业的开端,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之一。由于它是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有的论者认为它同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一样,是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它的主权又长期被法国帝国主义分子所把持。爰吾读书所得,对此种看法持有异议。本文试就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局的主权问题,提出不成熟的看法,敬请同志们指正。(一) 福州船政局为左宗棠所设。而左宗棠确是双手沾满了太平军战士的鲜血。但他为什么要创办福州船政局呢?请看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五月奏请设局的奏 相似文献
5.
柯托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4)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的目的:一是加强海防,抵抗外侮.虽有"缉盗"的一面,但侧重点始终放在"防洋"上.二是发展运输,以敌洋商.在大规模的农民革命风暴过去之后,左宗棠强调"防海",大讲收海之利,就是继承林、龚、魏的遗志,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左宗棠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坚持自造原则,创办了福州船政局.他搞的是"拿来主义",而决非什么"洋奴哲学".左宗棠是很有民族自尊心的,其创办船政局的方针也很明确,即"欲得其造轮机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既能造船,必期能自驾驶,方不至授人以柄"的自造、自驾的方针.事实证明,他这一方针,在某种程度上是贯彻执行了的.当左宗棠议立船政之初,"中国无一人曾身历其事者,不得不问之洋将",任日意格、德克碑两人为"监督"."监督"的职任是负责通盘设计、制造,权限虽大,但不能随心所欲,独断独行,"每事必请示钦宪(即 相似文献
6.
福州船政局与近代反侵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指导思想出发,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造船的专业工厂——福州船政局,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同时,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它为我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海军人才。福州船政局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它在我国轮船制造、海军建设、技术引进以及科技兴国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予以论述,但对福州船政局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作用,则很少有人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点尝试。以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动机和目的看,有治运的需要,也有防洋辑… 相似文献
7.
8.
9.
福州船政局创建与发展的过程,实现了人才观念、人才的选用、人才的激励制度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从而形成了中国近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曾景春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
本文参考西方近代海军兵器的技术资料和清延官员的有关奏折,对船政局所造船舰及其装备的技术水平作一评估。一、迈向近代海军的突破性进步船政局的设立和兵舰制造,使中国开始有初具规模的近代海军工业.它所造的船舰与旧有水师兵船相比,在技术上是突破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豆、部政局建立之前,清朝旧水师的战船装备状况是:嘉庆以后,由朝廷核定的适于外海的战船,计二十八种。分三类:一是战舰,一是巡辑哨探艇,三是运输送信船。战舰中主要的有大号赶级船。长可八丈至九文六尺,板厚三寸二分至三寸九分。可带兵八十员,排… 相似文献
11.
也谈左宗棠创立福州船政局的目的及其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中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1)
本文对《福建论坛》1983年第5期刊载的《福建船政局剖析》一文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与作者商榷,并向史学界同仁请教。左宗棠创设福州船政局有无明确的反侵略目的? 《剖析》一文认为,左宗棠建议设局造船,含有军事,漕政两方面的需要,“从军事需要来说,又有对外对内之分”。经过引证分析,作者认为,左氏设局造船,目的在于对内镇压人民,即“捕盗”和“剿贼”,对外“反抗侵略,抵御外侮,并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福州船政局与江南制造局在旧中国生产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
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与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同为洋务运动中创办最早的两个大型近代工业,又同为旧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开端。现仅就福州船政局与江南制造局在旧中国生产发展进行比较,就教于海内外经济史研究的同仁们。福州船政局生产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5.
北魏宗室阶层专指拓跋始祖神元帝力微的全体后裔,身为天潢贵胄,他们是北魏政权的坚强柱石和统治集团的核心力量。宗室是皇权主义的附庸,其对政局的影响取决于二者的具体关系。北魏前期,宗室残存"直勤"对等的君位继承资格,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皇帝对宗室,特别是皇子皇孙,保持既任用又防范的矛盾心态。孝文帝改革宗室家族制度,根据服纪远近配署统治权益,势力膨胀的有服宗亲成为皇权的牢固支撑。宣武帝反其道而行,利用出服疏宗制衡近属。孝明帝兼用近属与疏族,却无法调解双方的纠葛,激烈纷争导致帝国的崩溃。宗室徘徊于亲族与权力之间,是王朝政治生态的特殊产物。 相似文献
16.
自1840年中国被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大门以后,清王朝就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至1912年这个王朝结束,晚清社会都是在动荡中渡过,动荡的社会伴随着动荡的朝局一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1894年的甲午战争对晚清的社会和政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战后清流势力的重新崛起、帝后分歧突出、淮系失势、新兴势力出现等变化,给晚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3 0年代 ,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的言行举止对西南政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胡汉民被扣 ,引发了宁粤对峙 ,形成了西南半独立的状态 ;其次 ,胡汉民作为精神领袖 ,与两广实力派互相配合 ,维持了西南半独立的局面 ;复次 ,胡汉民猝死 ,引发两广事变 ,最终瓦解了西南半独立的态势。胡汉民颇深的政治资历及国民党内部反蒋势力、西南实力派的大力支持 ,是他能够左右 3 0年代西南政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战略指导思想根据福建省情,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交通建设适度超前,改造新建统筹兼顾,增加投入增强活力,相互协调综合发展,合理布局配套成网。(一)交通建设适度超前交通是基础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联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重要环节,是沟通城乡、地区、国家之间的重要纽带,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发展必须交通先行。建国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福建交通运输虽有较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现在本省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运输量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运输量增长速度一般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即运输弹性系数小于1。在经济不发达 相似文献
19.
赖晨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1):64-68
为了抵制英国、丹麦、美国等列强对我国电信主权的侵略,维护国家利益,福建巡抚丁日昌在福州马尾开办了福建船政电报学堂。在1876年4月至1877年12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共培养了140多名电报人才。该校培养的电信人才,不仅在福建、天津、台湾等地的电报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了天津、南京、上海、台湾等地电报学堂的创建工作,并培养了一批后继电信人才,为我国的电信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
福建森林资源丰富,近代木材加工业颇见发展。然由于资料匮乏零碎,学界至今未作深入研究。本文不揣谫陋,对近代福建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作一述论。一、晚清福建木材加工业的发展与机器锯木厂的兴办明人许孚远在《酌免商税行福州府》的公移中曾提到福州许多商行,其中便有杉木大板出口商行,专营杉木大板的贩运。至清前期,据黄叔璥《台海使槎录》的记载,漳泉海商多用海船由兴化贩运杉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