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发展方法论.历代中共领导人都强调发展的综合平衡,但比较而言,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方法是以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这是由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人与人之间的极端不平等和前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等因素决定的;邓小平主要针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把统筹兼顾扬弃为非均衡发展的方法;江泽民针对发展中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与时俱进地为统筹兼顾增添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内涵;胡锦涛概括提升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统筹兼顾思想,把统筹兼顾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就业形势严峻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政策.但由于政策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休闲产业无论从劳动力吸纳能力还是就业的可持续性需求、产业发展潜力以及就业成本方面都对就业有极强的促进功能.因此,要转变发展观念、消费观念、就业观念,促进休闲产业发展,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包括更快更好地发展,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经济各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等三个方面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发展问题"理论是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各国谋求经济发展的产物.发展问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紧迫任务,也是发达国家继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的高度看,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尤其是要坚持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体国情出发,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道路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思想,其具体内容有:当前我国就业压力较大的形成原因;解决就业问题是保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劳动者自身价值的客观要求;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与新农村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在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涉及旅游发展的若干方面,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指明了方向。发展农业旅游不仅"大有文章可做",而且将发挥出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失业率.中小企业、个体户、农村市场是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若能解决好中小企业、个体户、农村的发展瓶颈,就能很好的解决了失业率问题.本文以农村劳动力市场为主线,试图找出比较好的方法,解决好失业比重最大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全面发展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文章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藏社会存在着两大矛盾,决定了发展和稳定是西藏工作的两件大事.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落实好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在西藏的最大实践.基于对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理解,西藏发展要真正强调以人为本,要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要通过统筹兼顾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