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主体特别是领导者之主体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息息相关。通过对领导者之主体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的内外原因的探究与剖析,可以看出其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从民主法治建设的大计出发,我们应从领导者的内外因素着眼,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领导者的主体性能得以正确发挥,以促进国家民主法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主体观和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民主法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参与主体的缺失则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主体观的确立、主体性的增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于主体观“一体多元”的内涵,“一体两面”的特质,以及与民主法治的基本要素和建设目标相吻合,使得主体观的确立、主体性的增强成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得以良性循环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4.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解放和人的主体性的科学内涵、现实条件和正确道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主体观揭示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之间、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解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量源泉和根本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人民主体观既吸收了中华文明的合理内核,又借鉴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树立人民主体观,实现人民主体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领导者在政府权威建设中的角色担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任何政府来讲,当它在社会上公开提出某种明确的要求时,就渴望实现与本阶级统治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理想目标,就需要建立政府权威来帮助实施。领导者素质、政策制定水平和领导行为在政府权威的形成、发展和维护当中作用非常重要。政策制定是否具有科学性?领导者在政策执行方面的领导水平如何?具备怎样健全的组织结构和体制保障政府才有作为?这是建设政府权威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预防领导错误和政府权威失去。  相似文献   

6.
段莉 《天府新论》2005,(Z1):36-38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领导者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者创新素质是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领导者职能的内在要求.培养领导者创新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理论学习,二是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加强领导者队伍素质建设中,必须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功能突出表现在它的榜样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固本功能等;它主要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学识、行为等因素构成,不带有强制性;它建立在群众对领导者崇敬、信服的基础上,集中表现为被领导者心悦诚服地承认和接受其领导,能够使被领导者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密感。在日常教育中,是非常需要加强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建设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的基本蕴涵是杨春时在对西方哲学发展的阐释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主体间性文论侧重于对文学的性质进行生存论意义上的界定,而缺乏诸如认识论意义上的明确的揭示,它无法阐释文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同时,这一思想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泛化倾向,没有认识到主体的历史规定性问题。对学界而言,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上,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当前中国的一般历史状况和特定的社会情势下对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作出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徐丽霞 《兰州学刊》2007,(10):149-151
后现代主义是对晚期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一种反思、批判和重新审视,它以批判、否定、并试图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主体作为近现代主流文化的核心范畴,成为后现代主义反思和批判的主要对象。本文对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观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解读:后现代主义反对什么样的主体,后现代主义反主体的原因和后现代主义反主体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民主制度的一项普遍措施,选举事关各阶层利益的表达和权利的实现,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认为,实践中,村民直接选举存在的一些不足,可以通过村务公开、决策民主等措施,让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激发村民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来解决,并适时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巩固和扩大民主法治成果,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时代我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困境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最广泛的实践。网络的发展给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层网络资源的匮乏、网络监管的缺陷和网络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等新困境亟需解决。面对这些新困境,我们应当通过完善基层网络建设平台、加强民主法治意识教育和强化网络监管等路径,进一步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唯物史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出发阐明了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依据,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着眼论述了人民主体作用的基本标志,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维度指明了实现人民主体利益的现实途径,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规定了促进人民主体发展的目标体系,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颇具时代特色的人民主体观。  相似文献   

13.
程金海 《学术研究》2005,(7):111-115
西方当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以及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为中国当代美学突破西方主体性美学的负面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思想在思维方式上与西方主体间性美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在两者的比较对话中发展中国美学,是中国美学拓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人权的普遍性与人权主体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以其普遍性区别于特权。人权的普遍性首先是人权主体的普遍性,不仅要求形式上的普遍性,更要求人权理论揭示存在殊异的人权主体各自的独特性,承认并尊重其对人权的特殊和特定要求。自由主义的人权主体被塑造为理性的、抽象的精英形象,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由权本位的人权体系,这样的人权体系使大量真实的人受到形而上学的人的压迫。20世纪人权主体向真实的具体的经验的人的转型,带来了人权内容的扩张和人权体系的重构。历史上的人权主体经历了形式上的从有限主体到普遍主体的演变,人权的正当性要求着人权主体继续进行实质上的从有限主体到普遍主体的演变,也即从抽象的人向具体的人的演变。能与普遍的、多样的和具体的人相契合的人权才能真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尊严,才称得上是普遍人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体观变革后留出的问题和值得继续探讨的空间: 主体的社会性构成的不断强化, 势必导致社会性以各种形式侵入个人主体, 导致无个性大众人的大批出现; 价值维度上仍未走出主客二分或“我 (们) —它”分析模式; 忽视承担传统主体职能的群体的内部异质性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严重到威胁群体主体能否理性地凝聚为主体的程度; 忽视群体主体中更多社会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主体死亡的思想 ,实际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个性的消亡 ,而是近代以来把“主体”视为具有先验性、普遍性规定的存在或具有支配性、绝对性作用的存在的观念的死亡。后现代主义反主体的观点一方面是对西方传统观念中的主体观念的批判 ,另一方面又是对近现代西方思想中的主体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核心。地方政府财政法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财政民主原则是整个财政法的核心,该原则的发挥也构成地方政府财政法治的重要环节。《预算法》修订在预算编制细化、预算公开、公众参与、加强法律责任等方面推动了财政民主建设;而在该法之外,尚需进一步完善财政分权、公众监督和问责制等法律和制度建设。此外,形成财政民主与财政法治的共识,促使地方政府和公众积极投身于地方财政民主建设,也是构建法治政府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谢风闪 《学术论坛》2002,(6):148-153
领导者要达到与时俱进 ,执政为民 ,必须在五个作力点个上炼就自我 ,即 :在扎扎实实学习上要成效显 ;在勤勤恳恳为“官”上要能力强 ;在兢兢业业干事上要作为大 ;在堂堂正正做人上要境界高 ;在清清白白从政上要形象好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进入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另一方面,在基层民主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时期出现的众多难题,我们既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地摸索基层民主发展的新思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哲学史上,主体概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近现代哲学即奠基于主客二分这一逻辑预设。为了消除主客二分导致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提出了"实体即主体"的观念。但是黑格尔的"主体"与近现代主体性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有很大的差别。从一定意义上讲,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具有去主体化的倾向。这一倾向也影响到马克思主体思想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